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21: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诗词的意境,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该词借古抒怀的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4.体会诗歌的豪迈气势,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旷达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语言,感受豪迈之情。
难点: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正式上课前想和大家玩个脑筋急转弯,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只要你读宋词,就绕不过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只要你练书法,就绕不过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练书法不读宋词,怎么也得吃饭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东坡肉。这个人是谁呢?——(没错,他就是苏轼,苏东坡,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以及他的生平经历。)
二、作者背景
1.播放苏轼一生的视频;
2.补充乌台诗案: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苏轼创作这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两年多了,心中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只能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和诗词歌赋当中。现在,就让我们来走进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首先看题目。
三、题目解读
1.“念奴娇”:词牌名
2.赤壁怀古:题目
3.题材: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四、朗读诗词,整体感知
(一)朗读指导:
1.总体:音调高亢,激昂有力
2.具体: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音浑厚,情感激昂。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抒情,平淡,缓慢。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语调慷慨激昂,情绪饱满,重读形容词和动词。
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落寞伤感、惆怅失意
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豪放旷达洒脱。
(二)给全词划分层次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引出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下阕:塑造周瑜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慨。
五、再读诗词,描绘画面
(一)齐读上阕
(二)提问释义:淘、风流人物、故垒、雪
(三)分组讨论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从意象、表达方式、诗歌结构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明确:词一开篇,时间空间交错,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描绘展开铺垫。
2.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字,并说一下它为什么好?(从字的释义、字的作用、修辞等角度进行思考)
明确:乱-岩峰错列的态势(险峻,高俊险拔);穿-夸张手法,陡峭山崖直插云霄(高俊);惊-写出浪涛的惊人的汹涌澎湃(汹涌);拍-拟人手法,表达江水与岸击的力度之大;卷-写出波涛力量的浩大;雪-比喻手法,水色纯白和浪花的汹涌
(1)结合三国历史及周瑜形象来谈谈穿“穿”字的作用。
明确:在赤壁之战前,曹操一统中原大地,蜀、吴两国国力微弱,时刻有被吞并的风险,时局混乱,周瑜站了出来,成功地指挥了赤壁之战,打破曹魏争斗,开创三国鼎立的局面。“穿”字写出了周瑜挺身而出改变时局的坚挺形象。
(2)这样的赤壁美景,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明确:雄奇壮阔、雄奇壮美。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词起到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承上:“江山如画”是对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画江山,非多情之人,眼中岂有如此之江山。启下:“一时多少豪杰”如画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驰骋征伐之处。
六、再读诗歌,追忆故人
(一)齐读下阕
(二)提问释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故国、尊、酹
(三)自主思考:
1.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从内在、外在两个角度思考)
明确:外在:雄姿、羽扇纶巾、谈笑-外表英俊,气质儒雅,从容镇定;
内在:应发、樯橹灰飞烟灭-意气风发,年轻有为。
2.前面说到“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作者想到的是周瑜呢?
明确:到此景点,和自己现在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3.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年轻有为(迎娶小乔和赤壁之战相隔十年,目的突出其年轻有为);②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③苏轼也在被贬杭州前,经历丧妻之痛。
七、赏读诗歌,感悟情感:同桌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积极之情还是消极之意?
补充资料:苏轼的主要政绩——
①杭州:主持疏浚运河、成立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
②徐州:治理黄河水患,修建黄楼镇水,开发煤炭资源;
③密州:引导民众科学灭蝗抗旱,有效治理盗匪问题;
④颍州:防患洪水灾害,申请减免赋税徭役振济淮浙难民;
⑤定州:修盖禁军营房整饬军政,降低米价赈济灾民及部队;
⑥惠州: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饮水问题。
八、总结分享:本词的豪放体现在哪里方面?
1.景物描写: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地描写,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2.周瑜形象: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智慧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生动形象。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正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
3.情感表达:生不逢时,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教后反思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所作的,是流传千古的豪放词代表作,更是一篇艺术性思想性都很强,非常值得探讨的教学名篇。备课期间,我阅读了手中的教参和知网上的论文,决定尝试从探讨赤壁的雄奇江景和周瑜的风流形象入手,通过探究作品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去感受作者苏轼的内心复杂矛盾的情感。课堂上,因为预习充分,学生能紧跟教师思路,与老师紧密互动。对于我而言,一节课下来,有得有失,总结如下:
优点:教学设计较为清晰,能有效设置问题,且环节之间衔接得当,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
缺点: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是需要留白的,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会使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教学内容,也会使学生思考的更为全面、深刻。课堂最后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来感受苏轼的乐观旷达、作品的豪放风格。但是我因为时间紧迫,没有给予学生多少思考时间,致使学生在仓促中回答。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教学设计中写作背景的插入的顺序,一方面了解此时苏轼被贬的现实,一方面提醒学生苏轼思想的矛盾性,他的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