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单选题
1.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
A.C、H、O、N B.K、Ca、S、Mg C.Mn、Mo、Cu、Zn D.K、Ca、Fe、Mg
【答案】B
【详解】A、题干“NH4+、PO43-和CO2”中已经含有了N、O、C、H、P,这些都是大量元素,A错误;
B、K、Ca、S、Mg是大量元素,且题干中没有给出,B正确;
C、Mn、Mo、Cu、Zn都是微量元素,C错误;
D、Fe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结合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肽键中
C.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D.蛋白质结构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其功能的多种多样
【答案】A
【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以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的方式结合起来的,A错误.
氨基酸中N元素主要在氨基中,脱水缩合后氨基大都形成了肽键,所以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肽键中,B正确.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如不同哺乳动物的胰岛素的结构是有区别的,但都是降低血糖的作用,C正确.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结构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其功能的多种多样,D正确.
3.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D
【详解】判断元素是否必需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在人工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除去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说明该元素不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果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出现特定的缺乏症状),且只有补充了该种元素(其他元素无效)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说明该元素是必需的矿质元素。
4.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B
【详解】A、胆固醇是动物组织中其它固醇类化合物如胆汁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A正确;
B、糖原属于糖类,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
C、脂肪与糖原都属于储能物质,C正确;
D、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的五碳糖不同 B.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链接方式不同 D.组成的碱基相同
【答案】A
【详解】A、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A正确;
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
C、核苷酸之间的链接方式相同,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C错误;
D、组成两者的碱基不完全相同,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D错误。
6.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甘油可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脂肪
C.磷脂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并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C
【详解】A、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A正确;
B、脂肪是甘油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的,B正确;
C、磷脂是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具有脂质,C错误;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脂质运输,D正确。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聚体水解后的产物是它的单体
B.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所以CO2和H2O是脂肪的单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单糖
D.DNA和RNA单体的分子组成不同
【答案】B
【详解】A、多聚体由单体聚合而成,水解后的产物是它的单体,A正确;
B、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且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均由葡萄糖构成,故其单体都是单糖,C正确;
D、DNA和RNA单体分别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故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D正确。
8.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
C.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
【答案】D
【详解】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其基本单位应为氨基酸,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肽链中肽键数=氨基酸数—1。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
C、H3Z口服时会被消化酶消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C错误;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1+3×3+5×5=35,D正确。
9.下列关于RNA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和蛋白质分子都含C、H、O、N四种元素
B.RNA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D.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答案】A
【详解】A、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S,A正确;
B、RNA是核糖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合成时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NA在细胞中合成时是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叶绿体主要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进行转录和翻译时候形成的蛋白质不一样,C错误;
D、RNA聚合酶是以DNA分子为单链为模板,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单链RNA分子的酶,D错误;
10.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详解】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有些水还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氧呼吸,A错误;
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
C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能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如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错误、D正确。
11.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答案】C
【详解】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细胞中的油脂,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呈现橙黄色的小液滴,A选项错误;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单位膜的基本骨架为脂双层,由磷脂参与构成,B选项错误;胆固醇安插在质膜的结构中,为质膜的结构提供稳定性,使细胞膜具有刚性,C选项正确;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不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D选项错误。
12.下列有关细胞生物及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
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
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答案】D
【详解】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依次为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但肽键没有断裂,B正确;
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C正确;
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储存,D错误。
13.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答案】C
【详解】A、胆固醇和磷脂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
B、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
C、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C正确;
D、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而不是蛋白质类激素,D错误。
14.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答案】A
【详解】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A正确;
B、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
C、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脂肪中的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C错误;
D、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
15.图中甲、乙、丙可组成生物体内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一个由两个巯基()形成的二硫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甲有21种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如果甲中的R基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详解】分析题文描述与题图:甲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乙为由271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含有α、β、γ三条肽链、四个二硫键。丙为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甲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乙为蛋白质分子,因此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甲有21种,A正确;
B、乙含有3条肽链、共含271个氨基酸、4个二硫健,在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后,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与形成4个二硫键时脱去的8个氢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而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271-3)+1×8=4832,B正确;
C、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1分子甲中含有9个H原子,由2分子甲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二肽)过程中,脱去1分子的水,因此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H原子的个数等于2分子甲含有的H原子数的总和减去1分子水含有的2个H原子,即9×2-2=16个,C正确;
D、乙是蛋白质,丙为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前者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后者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核酸,D错误。
二、综合题
16.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X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物质P以________的方式相互结合,连接两个P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Ⅳ种类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小分子物质X、Y、Z、P生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________。
【答案】 P N 葡萄糖 脱水缩合 —NH—CO— 构成Ⅳ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水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其中可知,Ⅰ的组成元素是C、H、O且是能源物质、为糖类,X是大分子物质Ⅰ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葡萄糖;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Ⅲ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A代表的元素是P;Ⅳ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P是氨基酸,B代表的元素是N。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表示的元素是N、P,B表示的元素是N。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Ⅰ是糖原,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X是葡萄糖。
(3)题图中的P、Ⅳ分别是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经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简式是-CO-NH-;蛋白质多种多样,从氨基酸分析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4)由小分子物质X、Y、Z、P形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均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在此过程中的共同生成物是水。
17.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表示有机高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X代表什么元素?_____。
(2)a的结构通式为_____,由a→A的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的水分子数=_____分子数_____数目。
(3)A可分为A1……A4,其原因从a分析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从A分析是因为_____。
(4)A1是_____;A2是_____;A3是_____。
(5)若7种氨基酸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通过_____的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每种只取一个),此过程可形成_____个肽键,得到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
(6)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改变其中_____,就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7)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
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
(8)脑啡肽可用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色。
【答案】 N 氨基酸 肽链 种类不同 数目不同 排列顺序不同 多肽链在数目和空间结构上不同 酶 生物抗体 血红蛋白 脱水缩合 6 6 108 氨基酸排列顺序性 多肽 若口服此药物,在消化道内药物被消化液分解,失去药效 双缩脲 紫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化合物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为-CH2-C6H5-OH、-H、-H、-CH2-C6H5、-CH2-CH(CH3)2,据此答题。
【详解】(1)分析题图:高分子A具有催化、防御、运输氧气等功能,说明A是蛋白质,则小分子a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因此图中X代表的元素是N元素。
(2)a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肽链数目。
(3)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从氨基酸的角度表现在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4)蛋白质分子具有催化(酶)、免疫(如抗体)、运输氧气(血红蛋白)等功能。
(5)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7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一条肽链,脱去6分子水,形成6个肽键,相对分子量减少了6×18=108。
(6)如果肽链长度不变,改变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可以改变肽链的性质。
(7)脑啡肽是多肽(蛋白质)类物质,口服会被消化,多肽结构被破坏,失去原有功能。
(8)脑啡肽含有4个肽键,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
三、实验题
18.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__(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出现__________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____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______(填“是”或“否”),呈现__________色。
【答案】 洗去浮色 脂肪 橘黄色 砖红色 等量混合均匀 蓝 双缩脲试剂 否 紫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1)检测脂肪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脂肪可被苏丹Ⅲ溶液染成橘黄色。
(2)检测还原糖实验中,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NaOH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使用,且需要现用现配。蔗糖不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不会出现颜色变化,呈现出的是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
(3)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19.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2)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答案】(1)缺镁
(2)生长发育状况
(3) A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不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出小叶病(实验结果必须描述B、C两缸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可只描述B缸或C缸一种)
【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锌、镁的有无,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对照组应用全素培养液培养,实验组分别用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培养,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判断小叶病与镁和锌的关系。
(1)由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否含有锌元素和是否含有镁元素,实验还应遵循对照原则,因此实验分为三组,一组是全素营养液作为对照,一组是缺锌的营养液,一组是缺镁的营养液。
(2)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所以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3)结果预测和分析:A缸是全素营养液,因此A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①如果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小叶病苹果,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②如果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则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没有小叶病。③若B、C两缸内的幼苗都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有关;④若B、C两缸内幼苗都不表现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锌和缺镁都无关。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单选题
1.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
A.C、H、O、N B.K、Ca、S、Mg C.Mn、Mo、Cu、Zn D.K、Ca、Fe、Mg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结合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肽键中
C.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D.蛋白质结构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其功能的多种多样
3.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4.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的五碳糖不同 B.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链接方式不同 D.组成的碱基相同
6.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甘油可与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脂肪
C.磷脂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D.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并参与血脂运输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聚体水解后的产物是它的单体
B.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所以CO2和H2O是脂肪的单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单糖
D.DNA和RNA单体的分子组成不同
8.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3Z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
C.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若H3Z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
9.下列关于RNA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和蛋白质分子都含C、H、O、N四种元素
B.RNA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D.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10.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1.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12.下列有关细胞生物及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
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
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13.基于对脂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14.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15.图中甲、乙、丙可组成生物体内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一个由两个巯基()形成的二硫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甲有21种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如果甲中的R基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综合题
16.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X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物质P以________的方式相互结合,连接两个P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Ⅳ种类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小分子物质X、Y、Z、P生成大分子物质Ⅰ、Ⅱ、Ⅲ、Ⅳ的过程中,有一共同的生成物是________。
17.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表示有机高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X代表什么元素?_____。
(2)a的结构通式为_____,由a→A的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的水分子数=_____分子数_____数目。
(3)A可分为A1……A4,其原因从a分析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从A分析是因为_____。
(4)A1是_____;A2是_____;A3是_____。
(5)若7种氨基酸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通过_____的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每种只取一个),此过程可形成_____个肽键,得到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
(6)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改变其中_____,就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7)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
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
(8)脑啡肽可用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色。
三、实验题
18.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__(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出现__________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____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______(填“是”或“否”),呈现__________色。
19.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2)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