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2023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答案不全)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2023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答案不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3 19: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 000倍。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
A.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B.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因停电而熄灭,一分半钟之后,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美国本土东部地区,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遭遇同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2.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
A.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辐射减弱
C.太阳耀斑爆发 D.太阳爆炸
3.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题。
4.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
5.①②③④四个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最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①②③④岩层具有的特征是(  )
①含有生物化石②有较多的气孔③岩层致密坚硬④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7.该钻井 (  )
A.深达莫霍界面 B.未穿透地壳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8.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  )
A.沉积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侵入岩
枫树湾距离丹东120多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7%,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秋季,其独特的枫叶景观,灿烂似锦,形成亮丽的风景线。据此完成题。
9.枫树湾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益于 (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10.该景观说明 (  )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各地球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渗透
C.地球各圈层独立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D.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1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
12.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13.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D.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14.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15.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16.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  )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17.图示观测时段内 (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18.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原因是绿洲 (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
20.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21.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2016年11月10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22.图示时刻,合肥市最可能吹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3.图文信息可以反映此时 (  )
A.西宁晚风习习
B.南宁阴雨绵绵
C.北京春风送暖
D.长沙艳阳高照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完成
24.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
A.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我国河流总体上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 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26.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7.“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有利于 (  )
A.储水 B.散热
C.耐寒 D.防沙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28.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29.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的地理环境是 (  )
A.荒漠水乡 B.荒漠C.森林 D.草原
30.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寒冷潮湿 D.温暖湿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析阿拉伯海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海域之一的原因。(6分)
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一号”在太空中飞行大约7个月后,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6分)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4分)
33.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指出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分析布哈河的水文特征。(6分)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4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1522年9月6日成功返回,历时1 082天,航线全长60 440千米。下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示意图。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分)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大渔场的名称,从洋流角度说明四大渔场的成因。(8分)
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D C B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B B D C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A D A D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