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故事二则》第一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故事二则》第一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21: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故事二则(第一课时)
扁鹊治病
扁鹊
华佗
李时珍
张仲景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家,精于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相传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这四大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我会认
bài
huán hóu



几剂
皮肤
热敷
拜见
蔡 桓 侯

热敷
suǐ
骨髓
识字方法
加一加
换一换
齐 +刂 = 剂 甫 + 方 + 攵 = 敷
恒 - 忄+ 木 = 桓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扁鹊拜见蔡桓侯, 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 到不理睬,到最后很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 无药可医。

病入膏肓
很不高兴
你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结果
起因
经过
扁鹊看出蔡桓侯生了病,想为他医治。
多次向他说明,蔡桓侯根本不听。
蔡桓侯病死了
读1、2自然段,体会扁鹊第一次拜见蔡桓侯的情形。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点出扁鹊的身份是医生
只是站了一会,就知道蔡桓侯有病,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病在皮肤上
你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蔡桓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傲慢
自以为是
阅读3、4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蔡桓侯的病情怎么样了?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病在皮肉之间
病到肠胃里
读扁鹊的三次劝说,体会扁鹊的心情变化。
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一次比一次焦急
第一次
第三次
第二次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不相信
很不高兴、不理睬
非常不高兴
蔡桓侯根本就不相信扁鹊,可扁鹊一次又一次劝说蔡桓侯治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扁鹊一次次的坚持和担心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扁鹊医德高尚。
阅读5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为什么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掉头就走呢?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说明扁鹊已经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应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问扁鹊缘由,扁鹊是怎样回答的?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从扁鹊的话语中,你觉得扁鹊是一个怎样的医生?
医术高明
道德高尚
根据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侯的病例。
时间 病在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肠胃里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服几剂汤药可治
热水可敷治
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蔡桓侯最后有没有后悔?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从《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听从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中。
主旨概括
《扁鹊治病》通过写扁鹊四次要给蔡桓侯治病,均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 ,学会 。
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防微杜渐
知识扩展
简要复述
概念: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讲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课文的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把重要词句组织起来。
方法:
(1)读懂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中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2)分清文章主次,把握重点。
课后扩展
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者同学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