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陕西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陕西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3 22: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在本节重点讲述了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陕西省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地形特点;
2、学习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陕西省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和山脉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陕西省的讲解,总结陕西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了解陕西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2、掌握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陕西省的工农业特点。
3、四季的形成。
1、这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
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秦岭—淮河分界线。接下来,我们学习横跨秦岭—淮河分界线的陕西省。
板书:第五节 陕西省
【讲授新课】
师: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南北狭长,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陕南的秦巴山地、关中的渭河平原、陕北的黄土高原。秦岭山脉横贯陕西省南部,南北两侧呈现完全不同的区域特色。请同学们试着举出两侧的差异。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课件展示)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1)找一找与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生:学生分组讨论,边看边讨论。
师: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2)在图中找出流经陕西省的主要河流。结合《地理图册》,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水系。
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3)自北向南,说出陕西省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生:分组讨论总结。
师:接下来我们分别学习陕西省的3大地形区。首先,我们学习陕南的秦巴山地。 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著名的汉江谷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大巴山脉是陕西省与四川省、重庆市的天然分界线。结合图文资料,说一说秦巴山地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关中的渭河平原。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由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这里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渭河平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图7.75上找出宝鸡、咸阳、西安,并看一看有哪些铁路干线经过?2.搜集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些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古迹。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古人选择在陕西西安建都的原因。
生:讨论回答。
师:读第66页图7.75和图7.80,结合所学知识,填写68页表。
生:自主填写,抢答。
师:我们最后探讨一下陕北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半干旱区,降水较少,雨量集中。由于人类的长期砍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近年来,陕西省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大力进行生态治理,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逐渐恢复。根据“案例”,说一说西部大开发使榆林在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是通过什么措施发生的。
生:讨论回答。
师:(结论)地理区域的思维导图。
板书: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陕西省的气候、耕作制度、工农业各有哪些特点?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各有哪些特点?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