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同学们,假如你面对这样荒凉的土地,你会做些什么?
13 植树的牧羊人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01
必备知识
02
必记字词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教学目录
07 积累拓展
06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学会默读课文,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词句。(重点)
学习掌握文章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
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
必备知识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他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武娟译,崔维燕校译。有删改。选入课文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原来的题目为《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据介绍,这篇短篇小说原是让·乔诺在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虚构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主人公的精神却鼓舞了无数的人。
文体知识
四大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
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 人物 (中心) 对人物的描写主要包括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和侧面描写。
情节 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 说
读读写写
栋 拣( ) 戳( ) 慷慨( )
帐篷 废墟( ) 坍塌( ) 呼啸
滚烫 张扬 溜达( )琢磨( )
微薄( ) 酬劳 硬朗 水渠( )
流淌 光秃秃(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
沉默寡言( )
薰衣草( )干涸( ) 山毛榉( )白桦树( )
挺拔
jiǎn
chuō
kānɡkǎi
xū
tān
liūdɑ
zuómo
bó
qú
tū
páo
必记字词
ɡuǎ
栋梁
分拣
戳穿
字形巧记
竹木支帐篷
蓬蒿指野草
左边为“氵”
xūn
hé
jǔ
huà
多音字
( )刨根问底( )刨冰
刨
páo
bào
( )琢磨
( )雕琢
琢
zuó
zhuó
【串句记忆法】 他这几天一直在琢( )磨怎么能把这个木刻雕琢( )得更精巧。
zuó
zhuó
以义辨音
琢磨(zuó mo):思索,考虑。
琢磨(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形近字
淌( )流淌
倘( )倘若
坍( )坍塌
彤( )彤云密布
戳( )戳破
戮( )杀戮
勠( )勠力同心
tǎnɡ
tǎnɡ
tān
tónɡ
chuō
lù
【串句记忆法】 坍塌( )的院墙,砸伤了院子里的果树,将树上果子糟蹋( )了不少。
tā
tà
lù
合力
词语集注
慷慨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微薄
沉默寡言
连锁反应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 这里用作动词,长庄稼。
比喻盘问追究事物的根由、底细。
微小单薄,数量少。
形容人性格沉静,很少说话。
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大方,不吝惜。
多用于书面语
也说“盘根问底”。
反义词:丰厚
少。
干涸:侧重指原来有水的河道、池塘等无水见底,常形容河道、池塘等。
干枯:指缺少水分或光泽的状态,常形容树木、头发等。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牧羊人的形象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2-20)
第三部分(21)
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引出下文。
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及高原上的变化。
赞颂了牧羊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一位牧羊人,在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35年如一日地在那里种树,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我”目睹了荒地变成沃土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描述出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一个人住在石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自信、平和而神秘;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机;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再见牧羊人
身体还很硬朗;不再放羊,改养蜂蜜;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最后一次相见
八十七岁;住在原来的地方。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们搬了过来,处处呈现出幸福与安适的景象。
2.分析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前后的景物描写构成对比。
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总说。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牧羊人的形象。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分析人物形象
牧羊人的住处收拾得很整齐,生活用具干干净净,仪表、穿戴也非常在意,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积极、细心认真、勤劳、执着的人。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戳”“放”“盖”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牧羊人种树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牧羊人种树时态度的认真和动作的娴熟,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④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通过“我”和牧羊人的对话,交代了牧羊人种树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突出了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荣利的好人。
⑤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 种白桦树。
体现了牧羊人的执着和顽强的毅力。
2.结合前面分析,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
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伟大节操的人……
3.作者是怎样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①第1段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 ,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作者观察了牧羊人数十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一
句,概括地点明了人物形象。
②下文通过叙述故事,一步步丰富这一形象。其中有直接明确的评价,直接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如从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颗一颗选择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
他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做事态度。又如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不知道,更不关心,这样的叙述表现了他一心种树,毫无私心。
③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直接歌颂牧羊人,表达敬佩之情。
1.精读课文,找出描写牧羊人种树前高原的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体会文章中的环境变化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芜凄凉、毫无生机的情形,与后文长着大片挺拔树木的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夸张、比喻。将“狂风呼啸”比作“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突出了当地环境的恶劣。
2.精读课文,找出描写牧羊人种树后高原的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灰灰的薄雾”指牧羊人在高原种的树,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描绘出高原的变化,暗示牧羊人种的树已初具规模。
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干旱无比的地方有了溪水,可见牧羊人种树的非凡意义。
④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将以前“猛烈而干燥的风”和现在“飘着香气的微风”进行对比,写出了牧羊人植树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⑤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在村庄的生机活力与三十多年前村庄的荒凉破败进行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造福大众的巨大成就。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牧羊人把荒漠变成绿洲这件事情的记叙,表现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和顽强毅力,同时也告诫人们:只有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写作特色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如从牧羊人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橡子中,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从“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中,可以看出牧羊人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恰当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写作特色
采用第一人称,更加真实可信。
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的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纪实笔法来写,曾一度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物,甚至有人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牧羊人。这就是第一人称行文的妙处,让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写作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文章主题。
作者初到普罗旺斯地区的阿尔卑斯山地,见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经过艾力泽·布菲的不懈努力,荒原最后变成了绿洲。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就可以创造奇迹”的主题。
板书设计
一见:选橡子、种橡树
三见: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
植树的牧羊人
二见:高原上满是树木
赞美牧羊人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三见牧羊人
再赞牧羊人
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慷慨自私
不图回报
积极乐观
“六老汉”——三代人创造绿色奇迹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肆虐的风沙,吞噬了农田,毁坏了家园,黄风吹响了生态灾害的警笛。20世纪80年代初,饱受风沙之苦的六位老汉毅然在联户承包合同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经过反复摸索,他们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后来,六老汉的第二、三代人接过接力棒,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垦300亩荒地,种上经济作物,以农促林,以副
养林,探索出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
40年来,“六老汉”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5.2万亩,管护
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谱写了一曲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时代壮歌。
积累拓展
左公柳
无论是在张掖、酒泉还是玉门镇上,你都可以见到几人合抱的大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人们称之为“左公柳”。
清朝末年,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左宗棠主动请缨,率部收复新疆失地。他不仅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在征战中,他率领湖湘子弟兵植树造林。他们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并且动员百姓分段看管。终于在千里戈壁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