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文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2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文档属性

名称 学导文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2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2-28 19:59:36

文档简介

3.2.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d);
3、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学习重点]
1、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知识准备]
1、解方程:
【自习自疑】
1、阅读教材第88页至第89页思考并填空:
设这个班有名学生,若 每人分3本,需要 本,加上剩余的20本,则这批书共 本,若每人分4本 ,需要 本,减去缺的25本, 这批书共
本,根据题中相等关系得方程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 .
2、填空: 叫“移项” .
“移项” 时应注意 .
3、方程-2x +20=30-3x移项正确的是( )
A、-2x-3x=30+20 B、-2x+3x=30+20
C、2x-3x=30-20 D、-2x+3x=30-20
4、解方程。
(1)x-3=3x-5 (2)-2x-3x+20=30
5、公交公司购进了100辆公交车准备分给两个车队,第一车队分得的车辆数比第二车队的2倍少5辆,两个车队各分得多少辆?
我要问:
等级: 组长签字:
【自探】
活动一:
1、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解方程(1) (2)
小结:解此方程用了几个步骤?每一步各应注意什么?
针对性练习:判断下列变形是否正确
(1)由 得
(2)由 得
(3)由 得
(4)由 得
(5)由 得
活动二:若关于的方程与方程 的解相同,则= .
【自测】
1、对于方程3x+4=5x-6,进行移项正确的是( )
A. 3x+5x =4-6 B. 3x+5x =-4+6
C. 3x-5x =4-6 D. 3x-5x =-4-6
2、方程的解为x=-1时,的值为( )
A. 10 B.-4 C.-6 D. -8
3、解方程:
【自结】 1、移项要改变 号,跨过 号。
【总结反思】3.2.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会通过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ax+bx=c型);
3、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学习重点]
1、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知识准备]
1、合并同类项:
2、用等式性质解方程:-3x-1=2
【自习自疑】
1、阅读教材第86页思考并填空: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台,
根据题中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经过合并
得方程7=140,把 化为1, 得=20。
2、仿照例1,解方程:
3、解方程:(1) (2)
4、我要问:
等级: 组长签字:
【自探】
活动一:解下列方程:
活动二: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4,16,64,256,1024,….其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3312,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自测】
1、解方程:
2、李奶奶用一段10米长的篱笆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已知宽为米,长是宽的1.5倍,求养鸡场的长和宽。
3、已知关于的方程3 x+ a = 0的解比方程2 x –x = 3+ 5的解大2,则= 。
【自结】
1、合并同类项是把 相加减,字母及其指数 。
2、合并同类项的理论依据是乘法 律的逆运算。
3、系数化为1 时,应把系数作为除数,不能把分子分母颠倒了。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