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静电的利用与防护课件 (共28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静电的利用与防护课件 (共28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4 08: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三 第一章第五节
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课程目标
物理观念: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有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的实际行动。具有与静电力、电场强度相关的相互作用观念和物质观念。
科学思维:能用与静电力相关的知识解释常见的静电现象。
科学探究:能撰写与静电现象相关的小论文,能了解并交流相关内容。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讨论中既能坚持观点又能纠正错误;能对公众利用和防护静电的一些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进行科学普及的兴趣和责任感。
复习回顾
1.你知道哪三种起电方式?它们的实质是什么?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自由电荷的转移。
2.为什么金属是良好的导体?
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被电到的经历吗?
电离与放电
空气电离:强电场使空气分子中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场源电荷向外放电: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会向相反方向移动,空气中剩下与场源同种的电荷。
静电的危害:燃爆——防护
静电的危害:燃爆——防护
飞机轮胎
油罐车车尾的导电拖地带
静电的危害:雷击——防护
当带电云层接近地面时,地面上的物体因静电感应而带异种电荷。
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强烈的火花放电,这就是雷击。
静电的危害:雷击——防护
带电云层靠近时,避雷针感应出电荷。通过尖端放电,把雷电引到自己身上,再流入大地。
在《建筑物防雷规范》中,已经放弃了避雷针这一称呼,代之以“接闪杆”这个名称。
一位葡萄牙来华传教士安文思著书《中国的十二大奇迹》,该书于1688年被译为法文和英文。书中记述了他所见到的中国建筑避雷装置。他说,中国屋宇的屋角以龙头装饰,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巨兽的舌头指向空中,其腹内穿过金属条,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这样,闪电发生时就不致伤害任何人。
富兰克林是在1753年发明避雷针的。
静电的危害:雷击——防护
在印刷厂内,有了静电,纸张就会吸附在一起,相互粘连。
轻则给正常的输纸、收纸和齐纸造成障碍,重则无法开机。
静电的危害:粘连——防护
静电的危害及其防护
这些燃爆、雷击、粘连等静电的危害,它们的防范措施,其本质都是将电荷传导走。
如果我们人体身上带了电,可以用哪些措施来导走我们身上的电荷?
静电的利用:静电植绒/静电喷涂
静电的利用:静电植绒/静电喷涂
喷枪喷出的漆滴带电,将工件带上异种电荷,漆滴就在静电力作用下吸附在工件上。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
静电的利用:静电复印
静电的利用:静电复印
一个电中性的导体(金属板)放在匀强电场中,金属板内自由电子会移动吗?如何移动?
E外
拓展: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
E外
-
-
-
E内
-
-
-
-
拓展: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
静电感应:将导体放在外电场中,导体一边感应出负电荷,另一边感应出正电荷。
由于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部会形成一个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电场强度为E 内。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导体内的电场强度等于E 外和E内的叠加。当导体内部总电场强度为零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定向移动。
静电平衡:导体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如果这个导体是中空的,当它达到静电平衡时内部合场强为零。这样,导体的表面就会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拓展: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
拓展:静电屏蔽的利用
你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静电屏蔽的利用实例吗?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在装载作业中,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请解释原因。
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问题?
2.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如图所示。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带电尘埃带正电荷
B. 电场方向由收尘极指向电晕极
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 在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随堂练习
BD
随堂练习
3. 在下列各种措施中,属于利用静电的是( )
A. 静电除尘
B. 静电喷雾
C. 激光打印
D.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
4.为防止静电的危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油罐车有一条拖在地上的导电拖地带
B. 在加油站脱化纤衣物
C. 尽可能保持印染厂空气的干燥
D. 飞机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制造的轮胎
ABC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