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3 23: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洋人好比一只鹰,
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
洋人怕的红头军。
太平天国运动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复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3.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4.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第1课 鸦片战争
主题一: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晚清篇)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自主学习:太平天国
一、背景/原因 P13
二、经过(起止兴衰)
1843、1851、1853、1856、1864
三、纲领文件(内容、评价)P15/16
四、地位 P17
五、意义 P17
洪秀全
阅读洪秀全生平事迹,说说为何他会造反,他想建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他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实现“人人平等,各享太平”的“小天堂”。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砸毁孔子牌位和神像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著书立说《原道醒世训》,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清]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特点①:借助西方宗教的外衣,内核为传统儒家思想与平均主义理想
①自然灾害频发,
农民苦不堪言。
直接原因
材料一:晚清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晚清广西大蝗灾就有21次,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 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②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民族矛盾)
材料三 五口通商后,广州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衰落,……这使得许多以此为生的水手、纤夫、搬运工等相继失业。同时,湖南、江西至广州的商路也变得萧条,数十万人失业。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更为猖獗,……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愈低。
③内部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尖锐(阶级矛盾)。
根本原因
材料四 在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号召和组织下,大批底层民众纷纷加人拜上帝教,致其势力大增。
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做了组织准备
①自然灾害频发,农民苦不堪言。
自主学习:太平天国
一、背景/原因 ①②③④
二、经过(起止兴衰)
1843、1851、1853、1856、1864
三、纲领文件(内容、评价)P15/16
四、地位 P17
五、意义 P17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四有两无”
《天朝田亩制度》
请阅读课本15页第3段,归纳《天朝田亩制度》有哪些内容,如何评价,能实现吗?
前期 1853年
主要内容:
土地分配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目 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四有两无
评价:
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违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否定了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无法
实现
1853年
P18
1843年
1851年
创教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1856年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①逼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⑦亡
“朝中无人,国中无将”——元气大伤
“人间天国”?“天王的天国”!——军心涣散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的发生是偶然吗?
材料:天王府在原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扩建“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王府中“碗筷皆以金,筷长近尺,沐盆亦以金”、“净桶夜壶具以金造”。
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必然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为扭转颓势,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政治上: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主张兴车马舟楫技艺之利,鼓励制造轮船火车和各种器皿,准许专利;兴银行,准富民集资设立,以利于商贾士民;兴宝藏,准民探矿开矿;兴邮亭、书信馆以通公私书信;兴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兴市镇公司以司工商水陆关税;兴士民公会,由民办理救济、教育事业;兴医院、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等以济民间疾苦,等等。这是一幅发展资本主义和使中国近代化的蓝图,与洪秀全早年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旨趣大不相同。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措施。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这个方案能付诸实践吗......
但在当时,它并非太平天国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天国的群众中激起用拜上帝会造小天堂那样的反响,也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实行的必要社会条件。
为扭转颓势,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干领
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843年
1851年
创教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1856年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
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1860年
安庆沦陷
1862年
围困天京
围剿太平军的势力有哪些?
北伐西征
新特点: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
1843年
1851年
创教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1856年
1860年
安庆沦陷
1862年
围困天京
1864年
天京沦陷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运动败因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及本课所学,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从主观内部角度和客观外部角度分析)
1.主观上: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科学革命纲领;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根本原因)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与联合绞杀。
材料一: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已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太平天国的失败,由洪、杨的内讧。他们为着争权夺位,勾心斗角,弄虚作假,争把自己扮成上帝的使者,引起流血事件,大损国家元气。
——朱勤杰
材料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决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农民阶级自发的太平天国革命……不得不在中外反革命联合压迫下宣告失败。
——范文澜
对比求知
对比下表,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农民起义有何不同之处?
农民起义 历时 规模 反抗对象 其他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秦朝 /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东汉 /
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明朝 /
太平天国起义 14年 几百万 清朝及西方侵略者 利用外来宗教组织
历时久
规模大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地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外来宗教组织
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学完本课你有何启示?
启示:
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材料一: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另一面
材料一: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
——田秉锷《大国无兵》
消极:造成人口锐减,对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材料二:入金陵后,太平天国曾大规模地搜书和烧书……曾国藩因此而谓之“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的变革该由谁领导?近代悲恸的中国该何去何从?
课堂小结
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1843
1851
1853
1864
1856
《资政新篇》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
拜上帝教
准备
开始
全盛
衰落
失败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当堂巩固
1.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是(  )
A.都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 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C.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4.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5.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 封建统治
6. 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剥削
B.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D.自然灾害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