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09:5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
2、过程与方法: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去阅读文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增强阅读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去阅读文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增强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PPT、教材、学习单、道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旧知,激起兴趣。
1、引导学生复习文章脉络。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这两幅图,摆在溪水里的是什么?(课件出示两张搭石图片)
生齐:搭石
师:你们知道摆在河里的搭石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方便人们过河)再读题目——《搭石》,本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说一说本文围绕“搭石”写了哪几件事。
生: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师贴卡片)
生齐读
2、复习方法,巩固知识。
师问刚才最先举手发言的同学
师:为什么你刚才读得又快又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快速阅读的方法吧。
(抽生答,师板书: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师强调不仅要读得快还要读懂意思(如答不全,可多抽个学生答),生齐读阅读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比一比,看谁既读得快,又能读懂内容,还能积极思考和发言。
二、运用方法,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体会心灵美
出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搭石》是作者刘章写下的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他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万里长城,九寨沟。可为什么这么几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就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用心品味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师指板书,学生齐读),默读2—4段,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这个画面的语句,反复读,标出关键词,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或体会(比如,你从中体会到乡亲们的什么美好品质?)!
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2—4段(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2)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用“ ”勾画出描写这个画面的句子;
⑶ 反复读勾画的句子,用小圆点标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或感受。
(师巡视,大概2—3分钟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师:好,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和你的体会或感受。开始讨论起来吧!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汇报,人人参与;
(2)当有人发言时,组内其余成员认真听,适当做记录。
(大概4分钟左右)
3、汇报交流,感受画面美,体会心灵美
(1)预设:画面一 摆搭石
师:谁先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生读摆搭石的句子(点击图画一出现相关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为什么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生:因为我感受到这里的人们都很勤劳、善良的、为他人着想……
师:你是通过哪些具体的词句体会到的?
生:早早地、无论,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
(假如生没有找完整,另找人帮帮他找完整)
师:文中有哪些词在具体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动作?
生:发现,放下,找来,踏上,离开。(一起读)
师:你从这一连串的动词体会到什么?
生:细心、细致、很认真、严谨……
师: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入句子中去读一读,好好感受一下老人的美好品质吧。(女生读)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文中摆搭石的老人,当你发现了一块不平稳的搭石,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想到万一有人从这里经过可能会踩不稳,掉进河里。那多危险呀,我得把它摆放平稳。(可抽2个人回答)
师:(对不同的学生说)我明白了,您真是一位(乐于助人/为别人着想/善良)的老人呀。
师:如果你是家乡的乡亲,当你看到那些上了年岁的人,不顾自己的身体,挽起裤脚,赤脚站在凉凉的溪水里,弯着腰吃力地为大家摆放好搭石,你的心里感动吗?——感动
师:除了感动,还会有怎样的情感?
生:赞扬,敬佩,内疚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一读吧。
师:人们摆搭石是随便找块石头放进河里吗?(不是)你是从文中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师:你从这儿又体会到什么?(很认真、很讲究、为别人着想)
师:你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体会到的?(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 横着)
师: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平整方正的石头?为什么要按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摆?
师:多么细致/认真的乡亲,考虑得真周到呀!你们觉得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这句话?
(男生读)
师:在作者的家乡,乡亲们的心里都装着别人。 难怪作者会说——(课件出示,指导齐读:“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画面二 走搭石
师:还有谁愿意来分享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出示几幅图画,学生朗读句子后点击画面二。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为什么这儿给你印象最深?(很美)
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很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你透过这两个词看见了怎样的画面?(答不出来: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画面:黑龙滩划船:清澈的溪水荡漾着波纹,人们排成一排协调有序地走在搭石上,人影倒映在溪水中,随着碧波一摇一晃。)
师:这是你用眼睛看见的( 画面)美,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什么美?(声音美)
哪句话体现了声音美?还有什么美?
(动作美),从哪个词能看出来?
(协调有序)
师: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生读,抽生评价
师:你觉得美吗?那请你来读得更美一些吧(生评价,有点美)谁能读得再美一些?(生评价,跟着她读)
(连抽两个学生读得不美)
师: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你们想听吗?(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生评价
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你们想象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吗?(配乐生齐读,强调要慢)
师:大家读得太好了,我陶醉在了你们朗读的画面里。多美的音乐,多美的画面,难怪作者会说(课件出示,指导齐读:“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预设:画面三 互相谦让走搭石
师:谁接着再来分享一下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出示图片课件,学生读句子点击画面三
 师:为什么这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因为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谦让,很友好。
师: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生:总会,招手示意,让,等,再说,才(适当做补充)
师: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回句子中去读一读,感受一下乡亲们的友好谦让吧!(男生读)
师:假如你就是河边其中一个想过河的乡亲,你看见河对面那个老乡,你会怎么跟他打招呼,又会怎么礼让呢?现在请同桌两人各自扮演河两岸的一个村民,相互演一演,说一说。
(同桌表演)
(抽学生表演)
师:河这边的老乡,你想对河对岸的老乡怎么打招呼?说些什么呢?
师:河对岸的老乡,听到对岸的招呼,你会怎么说?
生评价:礼貌谦让
师:(另抽生)等对岸的老乡过了河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和他聊些什么家常话?
指名说
师:你会对这位老乡说:
师:(另抽生)你又会对对岸的老乡说:
师:多么谦让友好的乡亲们,难怪作者会说(课件出示,指导齐读:“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预设:画面四
师:还有谁愿意来给大家分享吗?
出示画面课件,学生读出句子点击画面四
师:为什么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生:因为我感觉这里的年轻人很善良、尊老敬老。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们身上美好的品质的?
生:俯下身子、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呢?
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河看作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
师:想一想,村里的年轻人除了背老人过河,他们还会帮助哪些人过河呢?(抱小孩,扶孕妇,背残疾人)
师: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此时你的内心会充满了——温暖、感动,让我们带着这情感再读一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
师:多么淳朴善良的乡亲呀,难怪作者会说(课件出示,指导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四、透过搭石悟人情,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段,体会表达的情感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生齐读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理解的?
抽生答
师: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搭石吗?
生齐:不是
师:他还赞美了谁?
生齐:乡亲们
师:是啊,作者不仅仅是在赞美搭石,更是在赞美像搭石一样(师导读)——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乡亲们,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用最美的音、最深的情来颂扬乡亲们这种伟大的人性美吧!
生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我们透过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感受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这种通过描写一种事物来表现人的精神品质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学期还学过哪一篇课文也用到了这种写法?—《落花生》,希望同学们能多学习这样的写法,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能为你的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五、拓展阅读,提高速度,理解内容
学生拿出提前备好的学习单——《搭石》的类文阅读《暗香》,记录阅读时间,完成相关问题。
师:在我们生活中,不仅这平凡的搭石值得我们赞美,还有那小小的、不起眼的桂花也值得被人们称颂,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按照阅读要求,再通过屏幕上的计时器完成阅读,读完后填上具体的阅读时间。
阅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还要读懂文章的内容。
2、记录。读完后,在学习单上记录具体的默读时间。
生阅读,约三到四分钟后,采访一竖排的学生阅读完用了多少时间。
师:请问你读完这篇文章用了多长时间?
生:我用了 分 秒。
师:看来大家基本上能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但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读得快还要读懂。下面,我要考考大家:《暗香》一文的作者通过写桂花赞美了什么呢?
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总结本课
师:我们这一堂课不仅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还在短时间内读懂了文章,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希望今后大家能将这种阅读方法(生读: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六、作业布置:
用心观察,仔细寻找生活中平凡事物里展现的人性美。仿照本文的写法,写在本子上吧!
七、板书设计:
默默无闻 集中注意力
无私奉献 不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