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三、教学分析
针对学生在习题检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不能灵活掌握而设置的,针对一道典型的实验问题,提出具体的教授目标,分层次完成教授任务,给学生经典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具备独立性、示范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提问
教师: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怎么测量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呢 能测量加速度么 本节课,我们探究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师: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怎么测量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呢 能测量加速度么 本节课,我们探究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活动2【讲授】教师提问
小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活动3【活动】猜想
学生猜想: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速度越来越大,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变化的越来越快等等。
活动4【活动】设计实验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本和资料,设计实验,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知道实验的具体步骤,写在实验报告上。
学生活动:汇报本组的具体步骤。
学生活动:讨论各组的异同,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5【讲授】教师评价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小组讨论内容,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视频。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学生电源,刻度尺纸带钩码小车细绳
实验步骤:
1. 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2.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面。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启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关闭电源
4.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提出注意事项(课件展示):
1.要让长木板上的滑轮伸出桌面外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与 4~6V 低压交流电源连接; 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小车及滑轮,要避免它们被碰坏或跌坏。
2.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木板上掉下来。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小车另一端所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各段位移无法区别,从而使误差增大
3.选择纸带的原则:点迹清晰且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大致相等。
4.注意计时点和计数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