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用“ASA”和“AAS”判定三角形全等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角边角”(ASA)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2] 熟练掌握“角角边”(AAS)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过程,观察并归纳出ASA定理。
[2] 通过结合ASA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出AAS定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学习AAS,ASA定理,运用其进行几何证明,在逻辑推导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 ASA,AAS判定定理。
2.2 教学难点
[1] 数学语言表达和证明三角形全等。
[2] 区分ASA和AAS定理,避免在证明过程中标错原由
3 专家建议
ASA和AAS定理非常相似,只是相等的角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强调这两个定理的区别,防止学生混淆定理运用错误。此外,用数学语言证明全等也是一大挑战,学生因为此前的几何基础还不牢固,需要强调和巩固。
4 教学方法
观察归纳——得到结论——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5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尺规,学生课前准备好尺规。
6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AS定理,大家还记得么?
【生】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那如果相等的角不是夹角,能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生】不能,没有边边角定理。
【师】没错。那我们今天来继续学习两种新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板书】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三课时
6.2 新知介绍
[1] 探究活动:带走哪一块玻璃碎片最方便
【师】毛手毛脚的小明又回来了,这次他打碎了教室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请大家看投影,现在只有这三块碎片,如果小明要再配一模一样的,至少要带走哪块儿呢?我们一块一块地来分析,首先看,只带走第一块可以吗?
【生】相当于只知道一个角,只带第一块不行。
【师】那只带走第二块呢?
【生】也相当于只知道一个角,只带第二块不行。
【师】那只带走第三块可以吗?
【生】能确定一个唯一的三角形,这次可以了。
【师】那你们的从这里面看出来点什么吗?为什么单单第三块玻璃才能用来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呢?
【生】因为第三块玻璃就确定了两个角,一条边,前面的都只有一个条件。
[2] 探究活动:画全等三角形
【师】既然大家刚才通过观察,发现了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就能再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到底这样确定下来的三角形和原来是不是全等的。请大家看投影,还是和前两堂课一样,先任意画出来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得AB=A′B′,∠A=∠A′,∠B=∠B′ 。到底应该怎么画呢?
【生】(讨论和交流)。首先把等边画出来,再利用这条相等的边画出来两个相等的角。
【师】没错,这个思路是对的。由于时间所限,我们这里就不演示尺规作图的画法了。大家直接拿出来量角器,画出等角,之后画出全等的三角形。
[3] ASA判定定理
【师】△A′B′C′一定和原来的△ABC全等吗?大家可以用剪刀把刚刚画好的△A′B′C′剪下来,看看能不能和△ABC重合。
【生】能重合,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师】那大家从刚才的尺规作图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知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都相等,还知道这两条角的夹边相等,就可以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了。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心,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三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角边角”定理。(板书给出解释和正式说明)
【板书/PPT】
一、角边角(ASA)定理
1. 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角边角”)
【师】现在大家能仿照之前学过的SSS、SAS数学语言,自己写出来ASA的数学语言表达吗?大家试试看。(引导学生完成ASA数学语言的书写,使其能独立写出证明步骤,逐渐地脱离帮助。)
【板书/PPT】
2. 数学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D
AB=DE
∠B=∠E
∴△ABC ≌△ DEF(ASA)
【师】很好,大家刚才的证明过程严格按照了三步法去书写,那我们下面来看一道例题。(PPT给出教材上例题,学生思考后,老师给出答案,意在进一步补充解释ASA定理的运用。)
[4] AAS判定定理
【师】刚才我们介绍完了SAS定理。在运用“角边角”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相等的边必须是相等的两角的夹边。现在我们多打一个问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也就是说,存在AAS定理吗?
【师】下面我们给出一道具体的例题,来让大家看一下,究竟存不存在AAS定理。请大家看投影。这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现在只给出两个角相等,还有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怎样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给出教材例4,用于推出AAS定理)。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还知道两个角都相等了,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相等的边看做是夹边,用ASA定理。
【师】很好!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投影给出证明过程)那现在老师问大家,通过刚才的证明,你们知不知道,到底有没有AAS定理呢?
【生】有。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第四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角角边”定理。(板书给出解释和正式说明,并引导学生写出其数学语言)
【板书/PPT】
二、角角边(AAS)定理
1. 定理: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角角边”)
2. 数学语言:
∵在△ABC和△ DEF中
∠B=∠E
∠A=∠D
AC=DF
∴△ABC ≌△ DEF(AAS)
【师】这里老师要题型大家区分ASA和AAS定理。这两个定理告诉我们已知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就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但是,ASA中的相等的边必须为两角夹边,AAS中相等的边必须为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大家在证明相关结论的时候,不要弄混。
[5] 一个小结:学过的四个判定定理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介绍了哪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呢?
【生】SSS,SAS,ASA,AAS。
【师】没错。这里老师要再次强调的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组合有两个,也就是AAA,SSA!不存在角角角定理和边边角定理,大家千万要注意。
[6] 课堂小结(投影,给出知识脉络图)
6.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1] 课堂练习
1. 如图,线段AD,BC相交于点O,若OA=OB,为了用“ASA”判定△AOC≌△BOD,应该补充条件 。
2. 如图,AB⊥BC,AD⊥DC,垂足分别为B,D,∠1=∠2,求证:AB=AD。
3. 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D,AC=DF,且AC∥DF。试证:△ABC≌△DEF。
4. 预习提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7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三课时
1、角边角(ASA)定理
1. 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角边角”)
2. 数学语言:
∵在△ABC和△ DEF中
∠A=∠D
AB=DE
∠B=∠E
∴△ABC ≌△ DEF(ASA)
2、角角边(AAS)定理
1. 定理: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角角边”)
2. 数学语言:
∵在△ABC和△ DEF中
∠B=∠E
∠A=∠D
AC=DF
∴△ABC ≌△ DEF(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