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剑桥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生物(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剑桥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生物(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28 08: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肥剑桥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
高二(文科)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考试时间:70分钟;命题人:郑倩倩
题号


总分
得分
?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2.?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是(??? )
A.?初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者????
4.?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生产者????
5.?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仅限于绿色植物???? B.?仅限于自养生物????
C.?全部植物及细菌和真菌???? D.?全部自养生物及部分异养生物????
6.?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7.?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一样????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8.?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 )
A.?裸岩阶段→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C.?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9.?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  )。
A.?种群和生物群落???? B.?种群和生态因素???? C.?生物群落和种群???? D.?群落和生态因素????
10.?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11.?水稻与稻株旁的杂草,水稻同稻田里的蝗虫,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  )。
A.?互利共生、捕食、寄生???? B.?竞争、寄生、捕食????
C.?竞争、捕食、寄生???? D.?竞争、捕食、捕食????
12.?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小????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竞争中获胜???? D.?大草履虫在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内斗争中失败????
13.?下面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14.?下列各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J”型增长的是(  )。
A.?当只有食物条件受到限制时???? B.?当只有捕猎者不存在时????
C.?环境一开始适合于这一个物种,后来却不适合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
15.?下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17.?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4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A.?46??????????????? B.?24??????????????? C.?12 ?D.92
18.?现有A.B.C.D四个种群,其年龄组成分别如下图所示,其中最可能灭绝的种群是(  )。
A.????? B.????? C.????? D.?????
19.?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
20.?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 )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21.?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顶芽存在,有利于侧芽生长???? B.?除去顶芽,有利于侧芽生长????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被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被抑制????
22.?“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
2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
24.?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病菌????
25.?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传染途径是注射、输血、握手等???? B.?HIV的潜伏期较短????
C.?可以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D.?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2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调节准确、快速???? B.?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7.?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28.?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元???? D.?轴突????
29.?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
A.?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30.?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乙酰胆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10分). 向一有限的环境中引入一小白鼠种群,给予充足饮水和定时恒量食物。经一阶段观察统计,获得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 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___型曲线。(2)这个鼠群繁殖最快在__________点上。(3)鼠群数量最大在____________点上。 (4)鼠群繁殖开始受限制在D点上,原因是____________ 有限。 (5)从E点到F点,出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32(16分).?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图中兔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
33(14分).下图所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 (2)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 (5)生长素的浓度10-10mol/L~10-1mol/L,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来看,总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肥剑桥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次段考
高二生物(文)答案
1.[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B、D仅仅是能量流动的一个方面。
2.[答案]?B ???[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可见能量的流动首先从生产者开始。由于食物链的每一环节上的生物本身通过细胞呼吸消耗了一部分的能量,所以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逐级递减,呈金字塔形,生产者位于塔基。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根据裸岩上的群落演替的特点,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因为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同理,依次应为更为高大的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
9.[答案]?A ???[解析]?种群是同一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C ?????[解析]?由甲图可看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大于大草履虫,说明双小核草履虫的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在混合培养时,可借此优势在竞争中获胜。由乙图两曲线变化趋势看,符合竞争关系曲线,因此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注意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不是一种生物。
13.[答案]?B ?????[解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根据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知,共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个体数出现彼此同步消长,平行发展的变化规律,所以甲图表示的关系是共生;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于被消灭。根据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知,丙图表示的关系是竞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根据对这一要领的理解,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一种生物个体数量增多(或减少),另一种生物的个体数亦随着增多(或减少),故乙图的关系是捕食。
14.[答案]?D ?????[解析]?略
15.[答案]?C ?????[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一般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为“S”型曲线;两条曲线之间的数量差异就是由于环境阻力而造成的。其中不仅有迁出率和死亡率的升高,还有出生率的下降。在“S”型曲线中,随种群数量的增长,资源、空间的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从而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的最大承载量即环境容纳量( K值)时,维持相对稳定。
16.[答案]?B ?????[解析]?“S”型曲线的特点是:开始时经过一个适应环境的停滞期后,随即进入指数增长时期,种群密度增加,然后增长速率变慢,最后增量和减量相等,种群不再增长而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时种群的数量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的增长速率为零,此时的环境条件刚好维持生物的生活,所以种群的数量暂时会保持稳定。
17.[答案]?
D
?????[解析]?
设该地段全部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数为M,再捕个体数为n,再捕个体中标记数为m,则N∶M=n∶m,即N= 。在本题中,根据公式得:N= = =92。
18.[答案]?D ?????[解析]?略
19.[答案]?A ?????[解析]?决定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而现有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也是决定现在种群数量的因素,人口男女比例可以影响人口数量,但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是年龄组成。
2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21.[答案]?A ?????[解析]?略
22.[答案]?D ?????[解析]?考查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引起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向光一侧分布少,这样背光一侧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23.[答案]?B ?????[解析]?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又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部位。
24.[答案]?B ?????[解析]?略
25.[答案]?D ?????[解析]?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造成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其重要特点是潜伏期长;艾滋病病毒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
26.[答案]?D ?????[解析]?略
27.[答案]?A ?????[解析]?考查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即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
28.[答案]?C ?????[解析]?略
29.[答案]?B ?????[解析]?略
30.[答案]?A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31. (1) S型
(2)C (3)E (4)生存资源 (5)等于
32. (1)食物网?? ?3 (2)兔、蚯蚓、蚱蜢??????? (3) 三个
(4) 竞争???? 捕食
33. (1)10-8???? 不促进也不抑制 (2)促进 (3)不促进也不抑制 (4)不同?? ? 不同 (5)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