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候课准备
坐姿端正
安静观看才艺展示。
准备好红、黑双色笔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题用7分钟的时间认真看课本12-17页的内容,并用笔进行勾画重点。
思考题:(1)什么叫做生态因素 分为哪些类型
(2)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能够影响到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3)举例说明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物是怎样影响环境的
自学检测
5分钟独立闭卷完成。
自学检测答案
1.生物 环境
2.生存空间 影响因素
3.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4.温度 水分
5.捕食 竞争 合作 寄生
6.适应 影响 改变
7.环境 生物
一、生物圈:
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仅仅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想一想:
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阳光、温度、瓢虫、蚜虫、蛇、杂草、土壤、空气、田鼠、蜘蛛、蚯蚓等。
小麦田示意图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态因素
什么是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这说明_____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阔叶林
针叶林
(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温度 水分
温度
这说明 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水
昼伏夜出的动物——蝙蝠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朵朵葵花向太阳”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作出假设
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
如果你翻转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俗称潮虫。这些小动物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
鼠妇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体表是黄色的,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食堆中。黄粉虫幼虫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容易饲养,因此常用来作为鱼类的饵料。你也可以探究光照条件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
黄粉虫
金鱼是大家熟悉的。饲养金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过观察它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内鳃盖张合的次数),来探究温度对它生活的影响。
金鱼
合作交流
思考讨论4分钟并完成填空。
合作交流答案
1.提出问题
2.会(不会)
3.纸板 玻璃板 等量 暗 正确
4.观察
5.光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光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作出假设的依据:
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实验思路: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到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限,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方法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min。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时间(分钟)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阴暗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以鼠妇为例说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01
提出问题
02
作出假设
03
制定计划
04
实施计划
05
得出结论
06
表达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的结论,与你们小组的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竞争关系
(1)捕食关系(最常见)
(3)合作关系
(4)寄生关系
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狐狸追捕老鼠
蜘蛛捕捉蝗虫
棕熊捕鱼
2.竞争关系:不同种或同种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
野牛的争斗
水稻与杂草
2.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他们都能正常的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c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c
3.合作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蚂蚁合力搬食物
麝牛群护幼
4.寄生关系:俩种生物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菟丝子
蛔虫
5.互利共生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是如何适应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呢?
阅读资料分析并思考:
①骆驼、骆驼刺、海豹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②它们要适应怎样的环境?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来适应荒漠环境。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起到保温的作用)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大树底下好乘凉”夏日炎炎,大树周围的空气却格外的湿润凉爽。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自学指导
5分钟,独立闭卷。
当堂训练答案
1. D 2. C 3. D 4. A 5. B 6. B 7. D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寄生关系
影响
生物
环境
适应、影响
日清任务
1.做好课堂笔记。
2.完成课后习题。
3.预习下一节内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