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4 11: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出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及保存、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3)说出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尝试制作米酒或酸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和小组内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提取信息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制作米酒;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视频,制作米酒的视频或图片,发霉的馒头、腐烂的苹果、腐败的肉汤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自己提前做好的米酒分发给同学们品尝。提问:同学们知道米酒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这跟微生物的发酵有关。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就可以回家自己尝试制作米酒了。
(二)互动授课
1. 演示酵母菌发酵实验(可用PPT展示发酵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展示做好的实验结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温开水?
学生:为酵母菌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温度。
(2)为什么要加入糖?
学生:为酵母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
(3)为什么要进行搅拌?
学生:使酵母菌与糖充分混合,利于发酵的进行。
(4)小气球鼓起来了,小气球内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
学生:小气球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利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取下小气球,会从瓶中闻到什么气味?为什么?
学生:会闻到酒味。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教师讲解说明:制作馒头、面包和酒利用的是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制作酱、酱油利用了多种霉菌;制醋利用了醋酸菌。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讲解酵母菌、乳酸菌、霉菌、醋酸菌等的发酵原理。
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86页的“制作”,观看制作米酒的视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制作米酒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学生:浸泡→蒸煮→降温→加曲→搅拌→压实→挖坑→密封→培养。
(2)酒曲中主要含有哪种微生物?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酒曲中主要含有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3)糯米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提供有机物。
(4)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冲淋蒸熟的米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为了降温,防止酒曲中的菌种被高温杀死。
(5)为什么要搅拌?
学生:为了使酵母菌与糯米充分混合,利于发酵。
(6)为什么要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
学生:压实是为了排出糯米饭中的空气,创设无氧环境;挖坑是为了使酵母菌初期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7)将容器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将容器密封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是为了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8)如果制作米酒失败,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①容器不清洁;②酒曲中含有杂菌;③密封不严;④经常打开容器,杂菌进入等。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讲解制作酸奶的方法与步骤,并鼓励学生自己在家制作酸奶或米酒。
4.展示已经变质的多种食品,如发霉的馒头、腐烂的苹果、腐败的肉汤等。提问:这些食品为什么会变质?我们应该怎样保存食品才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的文字和图片,联系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学生: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图中的食品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保存?
学生:罐头——罐藏法;牛奶——巴氏消毒法;肉肠——真空包装法;蘑菇——脱水法;咸菜、咸蛋——腌制法。
(4)试着说出这些保存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学生:脱水法、腌制法——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罐藏法——采用高温消毒,防止食品与外界的细菌和真菌接触。
(5)除上述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学生:渗透保存法、酶制剂法、烟熏法、冷藏法、冷冻法等。
教师补充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有的还需要氧气或不需要氧气,所以我们要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只需要破坏它们的生存条件即可。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建议:加防腐剂的目的是将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但是近年来科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我们尽量少吃含防腐剂的东西,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可能选择安全食品。
5.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第一自然段。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抗生素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2)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细菌生产药品的?
学生: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
6.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的“科学·技术·社会”,让学生思考:①科学家的工作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③超级细菌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关注生物技术在医药生产方面的应用。
7.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第二自然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了解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的利用情况。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能产生沼气的是哪种细菌?它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学生:能产生沼气的是甲烷菌。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甲烷菌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2)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和草履虫净化污水的原理相同吗?
学生:某些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细菌和草履虫进化污水的原理不同,草履虫能净化污水是因为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