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不倒翁—平衡(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小不倒翁—平衡(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9-14 13: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不倒翁—平衡》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结合体育课堂的现实情况,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体育活动,建立空间意识和身体平衡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运动技能和运动体能,并且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平衡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水平一基本运动技能中的非移动性技能。经常进行平衡性练习,对发展平衡、力量、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主要以平衡为学习内容。学生学习了静止与移动状态下的平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手段让学生初步掌握知识,本节课以“平衡”为主教材,单元共安排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学习内容:1.本领一:平衡盘上摆造型;本领二:平衡盘上练抛接。2.拓展练衡盘上移动抛接3.游戏:“不倒翁”游戏。重点:重心稳定,肢体协调。难点:在多种障碍设定下,维持身体平衡。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但自制力和注意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中教师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不易集中的身心特点,本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创设多种游戏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新颖有趣的平衡盘创设了各种练习,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通过个人体验、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和集体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衡”的动作要领,了解平衡的基本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平衡技术,发展身体机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品质。
五、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热身活动阶段:1.教师导课:教师通过语言情景的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2.热身:①跑动练习②模仿练习最终达到充分热身的目的。让学生们掌握更多平衡的知识,同时渗透平衡技术。
技能学练阶段:1.通过情景的导入直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练习;2.尝试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带着刚才的问题仔细观察教师的正确动作的示范;开始练习本领一“平衡姿势”3.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练习对动作的理解和学生对教师示范动作的认识,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进行提问并让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编小口诀,从而引出平衡在本节课学习的重点;4.带着小口诀进行平衡的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衡动作;5.引导学生学习本领二“平衡抛接”,巩固动作;6.引申拓展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移动过程中平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体能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械进行各种体能游戏的创编和练习,以发展协调、灵敏等综合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学习及任务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意识和场上形势的判断意识。
恢复放松:放松身心,在优美的音乐和轻松的环境中,师生之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策略: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完成教学任务。
七、课堂效果预设:
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各个练习与游戏,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练习密度在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