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9-14 17: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寻找美的踪迹
课 题 《寻找美的踪迹》 课 时 1 课 型 造型.表现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
课 标 要 求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为: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绘画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 材 分 析 《寻找美的踪迹》是六年级下册第2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横向分析教材,本课与第3课《记录色彩》的内容联系最为紧密,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用身边常见的相机来发现美的踪迹,引导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物体的表面肌理,运用不同工具、材料和方法进行拓印,以此收集各种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拓片,为拼贴作业准备材料。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提升自身的审美判断能力,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学情 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加强学生的发现意识,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
学 习 目 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发现能力、观察能力,总结美术元素及形式美的原理。 2.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3.开拓视野,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积极参与造型活动,并乐于与同学合作。 2.能否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元素,进行联想和创作。尝试多种形式的表现方法。 3.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述。
本课所需条件 教材资源 课本、教参
媒介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具资源 1、自己喜欢的摄影作品(不同题材)、2、树叶、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彩笔、墨水、宣纸等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导入:(完成目标一) 播放视频《镜头下的美丽瞬间》。 1.请学生欣赏镜头下的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这些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寻找美的踪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学习活动二:讲授新课:(完成目标二)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 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3、分享你寻找的美 师:还记得咱们课前拍摄的“美的踪迹”的照片吗,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让我们快来看看吧。(出示图片)用生动的语言形容一下图片的美。 教师总结:看似平常的身边事物、校园一花一草,却被同学们的相机镜头捕捉得这么美轮美奂,老师为你们竖起大拇指,给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4、教师作品讲解展示 师:老师也用相机寻找到了一组美的踪迹,不过这可多亏了我的一位大自然中的朋友。(出示图片) 提问:欣赏了老师这组作品后,你知道它是谁吗? 生:(略) 师:对了,它就是大自然中的“风”,老师借助风的神奇力量,拍出了柳条随风摇曳的线条美,而且每张照片所呈现出的韵律感也都不一样。我把它拼贴成册,偶尔翻阅欣赏起来,可真有趣儿呢。 师:同学们咱们还能用哪些方法留住生活中的美,升华生活中的美呢? 学生讨论回答…… 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寻找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师小结: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在排好的银杏叶上涂上颜色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方法。 5、教师用实物投影演示吹、点、刮、画等绘制方法。 首先把墨汁用吸管导入素描纸上,然后用吸管吹出枝干的样子,其次是用棉棒沾取颜料并且用与往常不一样的方式点入画纸上,形成梅花的样子,最后我们用牙签刮出梅花上的纹路,其意义是培养学生们的创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讨论 小结:枝干可以用吸管吹 点也就是梅花的样子可以用棉棒和颜料点出 5、欣赏其他学生作品(PPT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学习活动三:学生实践:(完成目标三) 师:现在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吧,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吧。但是,请注意几点哦。 1.呈现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2. 教师读评价任务、评价标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任务是什么?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适时展示有创意的作品,以激励学生的创价热情。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四:欣赏讲评(完成目标四) 师:好了,让我们一起走到光影中,来欣赏一下同学们找到的美的踪迹吧。 组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依据评价标准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在互评时,需根据评价标准讲出好在何处。如果得不到三颗星,作品如何改进。 师:是不是瞬间觉得同学们都太牛了,一个个都是寻找美的小能手啦!看来同学们还真是能活学活用呀。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学习活动五:总结拓展(完成目标五) 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胆的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积极地去发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尝试、实现与创造。培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能力。) 在生活中看到的美。 提问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美,概括内容正确全面 欣赏图片,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欣赏图片,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从自然的景色中,也隐藏着许多美的踪迹 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小组分享各自寻找的美的踪迹 开拓学生思维,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学生说出这作品的不同感受吗?
作品描绘了什么? (带着问题欣赏) 还能用哪些方法留住生活中的美呢?(带着问题继续欣赏) 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寻找肌理制作的方法。 通过欣赏的教学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学会说出对美的感悟,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同桌间根据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答案是评价标准),在小组内说一说肌理方法有哪些?互相评价,说的对还是不对? 欣赏同龄人作品,说一说有哪些多样的绘制方法?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后,老师给予鼓励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信息,教师适时引导或再出示图片欣赏体会。 作业要求: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所带的媒材,用剪贴拓印、磨印或其他的方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主题不限。比比谁的照片拍的好,谁的图片做的好。 积极参加活动,表现突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优秀) 引导学生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喜好,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意唱反调,敢于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 表达准确、流利、 (优秀) 能积极发言,但表达不是很全面(良好) 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感受(优秀) 表达不全面(良好) 每说出一个排比句得一颗星(★) 能积极发言,用生动的语言形容一下图片的美。(优秀)能积极发言,但是语言描述欠缺(良好) 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优秀) 表达不全面(良好) 表达准确、有创意 自然美和肌理之间缺少过度。 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 每说出一种方法得一颗星(★) (1)巧妙运用自己所带的媒材,大胆创作(★) (2)画面主体突出,有创意(★★) (3)色彩搭配协调,内容丰富。 (★★★)
板 书 设 计 寻找美的踪迹 找素材 巧绘制 重创新
教 学 反 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