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9-14 17: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浮雕》课时设计
课 题 《浮雕》 课 时 1 课 型 造型.表现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
课 标 要 求 课标对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为: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本课设计引导学生欣赏大量的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造型能力有所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创造力丰富。 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活动。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学 习 目 标 1.深入学习浮雕,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浮雕作品的特点,对雕刻作品中的圆雕和浮雕的区别理解的更加深入。(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1的内容。) 2、通过自己实际动手制作泥浮雕作品,让学生真正的去接触浮雕制作,了解泥浮雕的制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塑造力。(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2的内容。) 3、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激发了学生表现美的欲望,能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会用美术技巧去美化生活,点缀生活。(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3的内容。)
本课所需条件 教材资源 课本、教参
媒介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具资源 辅助课件做出的美术教具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深入了解浮雕(完成目标一)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一块较大体积的纪念币,让学生观察纪念币上面的图形是如何呈现的?(可以让学生触摸,感受纪念币上浮雕的凹凸感) 学生:雕刻出来的浮雕 师:对,是浮雕。在进行新课前我们在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雕刻知识。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课件出示,圆雕和浮雕的作品)欣赏的这两个雕塑作品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小结:圆雕是三维立体的。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塑凸起的形象,也是一面欣赏的。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前,你要知道你这节课要学会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目标。 3.出示学习目标 ①.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②.学习用泥塑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4.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浮雕》一课。 (板演课题,泥浮雕制作的课题“浮雕”)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的去介绍浮雕,让学生对浮雕有更好的了解) 二.学生自学,小组合作 1.出示学习提纲 阅读教材第8页,拿出笔画出浮雕的概念及分类,讨论高浮雕和浅浮雕怎么区分?(出示更多有代表性的高浮雕和浅浮雕的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观察高浅浮雕作品的区别) 师: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纪念币上的浮雕是浅浮雕。(在让学生看看摸摸纪念币,感受浅浮雕的凹凸感) 教师总结按照表面凸起的厚度把浮雕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 观看课本第9页技法点击下方的步骤图,同学互助,理解制作时还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及步骤。 2.小组学习探讨 三.展示交流,合作创新 1.学生汇报结果 揭示“浮雕”的概念。 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出凸起的形象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板贴概念) 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 用堆、揉、搓、捏、压、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板浮雕大的形体,还可以加一种方法,那就是加法造型(堆塑)。 3.根据同学们学的这些知识,我们一起欣赏浮雕作品。 4.看课题《浮雕》你发现了什么?(“浮”字是高浮雕,堆;“雕”字是浅浮雕,刻。) 3.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那怎样做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及区分浮雕分类。) 学习活动二:了解浮雕的制作步骤(完成目标二) (微课播放)教师演示制作一朵花的泥浮雕。 制作高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浮雕底板,首先“揉”出圆形,然后“压”扁,“抻”开。 (2)制作花瓣,“揉”出圆形,用手指肚“压”成扁圆形,同样方法“揉、压”其他几个扁圆形,堆在花心的四周。 (3)制作花茎,用手指“揉”出一个长泥条,“堆”上去,进行整理。 (4)制作花叶,将粘土“搓”出胡萝卜的形状,“压”扁,借助工具“压”出叶脉。用“推、压”的方法固定花叶。 (5)整理底板外形,最后进行装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更直观的学习制作全过程,对后进生有很大帮助。) 学习活动三:尝试制作浮雕(完成目标三)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已经初步学会了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同学们想自己创作浮雕吗?因为我们刚开始学习制作浮雕,尽量不要创作太复杂的作品,像我们刚才所看到的一样,浮雕的题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浮雕。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如果是两人合作创作浮雕,一定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刚才,老师看大家做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在粘花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粘,只是放到泥板上边,先喷上水作为粘合剂,把图案放在泥板上,压两边,尽量不要压图案的上方。大家继续认真做。 老师看到大家装饰的花纹太乱了,在装饰中不论是花纹或肌理要有规律,就像是我们画画的背景一样。 完成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下心得。 1.呈现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2. 教师读评价任务、评价标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任务是什么?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3.学生自由创作 4.组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依据评价标准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在互评时,需根据评价标准讲出好在何处。如果得不到三颗星,作品如何改进。(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取长补短,以促进今后的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拓展延伸:欣赏纸浮雕作品,了解更多的浮雕表现形式 泥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浮雕作品,这就是美术的神奇。你们知道吗,纸也拥有特殊的魔力。大家看这个不一样的浮雕,漂亮吗。它就是纸做成的纸浮雕。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掘、利用身边的材料,作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设计意图: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鼓励尝试、实现与创造。) 进一步的让学生了解圆雕和浮雕的区别,知道圆雕是立体的,浮雕是半立体的。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高浮雕和浅浮雕的区别。在课本中初步了解一下浮雕的制作技法。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视频的演示,学生能进一步的理解浮雕制作的各种制作方法的具体使用技法,在具体的制作作品时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的作品开始制作,设计作品时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事物形象入手,主体形象完成后再进行装饰背景。 创作要求: 能按步骤去制作浮雕作品。 再制作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各种制作技法。 作品制作完整,主体突出。 回答问题积极,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简单概况(优秀) 自主学习,交流积极,通过讨论能发现问题,在与老师交流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优秀) 能够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能准确的概况出高浅浮雕的区别。(优秀) 观看视频认真,善于归纳总结,并能及时反馈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向老师提出询问(优秀) 设计新颖,简单易做,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的深入装饰作品(优秀) (1)能掌握浮雕的制作步骤,设计简单的浮雕形象(★) (2)作品的形象完整,使用的制作技法熟练(★ ★) (3)作品形象细致完整,主体和背景分明,作品整体构图完整。(★ ★ ★)
板 书 设 计 浮雕 高浮雕 技法:堆、揉、搓、捏、压、刻、画 浅浮雕
教 学 反 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