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开学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开学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15: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
高一语文
2023.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该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
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
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向城吃
莱”。
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
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
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
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
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养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
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
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
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
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
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
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
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
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
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
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欧树、不填湖、少
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
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尊重文化记忆、承续历史、滋养心灵、
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有删改)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