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知道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总路线及意义。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和意义。
2、识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的史实。
3、简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探究: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日劳动,不得温饱。
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 地法大纲的决议》
农民生活条件恶劣
内容讲解
1.政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措施: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人民着手丈量土地
推倒地主立的界碑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最后一碗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
中共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这对战争胜利有何影响?
3.作用: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时间:
1947年夏
影响:
1.刘邓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曾经说过: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1)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2.三大战役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1948年9—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东北
思考: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①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
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
③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④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2)淮海战役
黑虎掏心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3)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北平、天津、张家口)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①和平解放能减少人民伤亡,是人心所向。
探究 :平津战役中,中共为什么采取和平解放北平的策略?
傅作义
北平人民庆祝解放
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②保护北平城市和文物。
①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
②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战 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 47万余人 55万余人 52万余人
作战方针 关门打狗 黑虎掏心 瓮中捉鳖
战况 解放东北全境 基本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时间:
结果:
意义:
3.渡江战役
探究: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得出的启示是什么?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
作战方针明确,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20
万人
430
万人
内战爆发时 1946年6月
孟良崮战役后 1947年5月
373
万人
195
万人
挺进大别山后
1947年8月
280
万人
365
万人
310
万人
290
万人
辽沈战役后
1948年11月
1946—1948年双方兵力对比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
启示:
①得民心者得天下
②党的正确领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归纳从1927年到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并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影响,谈谈对我们今天两党关系发展的启示。
1924—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内战再次爆发,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第一次合作
分 裂
分 裂
第二次合作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以及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国家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两党更须以民族利益为己任,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三大
战役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渡江战役 1949.4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解放南京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时间:1947年
文献:《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作用:①激发农民积极性②人力、物力保障
课堂小结
1、“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真正实施是在( ) A . 1945年 B.1947年 C.1956年 D.1949年
B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C
3、下列对南京解放意义的总结,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在全中国取得了胜利 B.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C.标志着全新的统一民主政权诞生 D.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B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