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4 15: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了解萍浏醴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叙述武昌起义的经过。
2.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学习目标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孙中山是为缔造中华民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最大功绩和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革命就是辛亥革命。
导入新课
资产阶级革命
北洋政府统治
1894
兴中会
成立
1905
同盟会成立
1911.10
武昌起义
1912.1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3月
2月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二次革命
1913
1915
袁世凯复辟
1916.6
护国战争
袁世凯逝世军阀割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讲解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1900-1901
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1915
1919
五四运动
1856—1860
1894—1895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文化运动
1840-1842
洋务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材料一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材料二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 华兴会 黄兴、
宋教仁
1904 光复会 蔡元培
1905 同盟会 孙中山
材料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思想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时间 领导人 起义名称 结果
1906年冬 萍浏醴起义
1907年 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1910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 归纳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的奋斗。
刘道一、蔡绍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徐锡麟
安庆起义
孙中山、黄兴
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
秋瑾
失败
材料链接革命烈士
徐锡麟,光复会会员,1907年夏,发动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四小时后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秋瑾,得知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拒绝一起撤离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907年7月13日被捕,15日从容就义,时年32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911年,广州起义,同盟会牺牲的会员有可考者86人,找到72具遗骸,殓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插上黄花作记号,地名改为黄花岗,又称“黄花岗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虽然都失败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谋划起义
计划被泄
星夜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主力: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1911年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
光复三镇
武昌首义的古城楼“起义门”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支持革命,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三、意义
材料一:1912年,《时报》上刊裁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变化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的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意义:
性质:
一次自下而上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共主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辛亥革命
革命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广西起义;1911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
起义经过: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结果:起义成功。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独立。
性质:一次自下而上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小结
对比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比较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宪制,保留皇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历史背景 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陷入民族危机之时 目的 都为了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有既反帝又反封建的革命要求,都有软弱妥协 最终结果及原因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比较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起止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1898年 1911年
领导阶级及派别
目的 性质 学习侧重 积极影响 局限性 只学习技术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退让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维护清朝统治
救亡图存,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
自救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西方资本入侵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的传播;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 )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
2.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A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