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清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召开的内容和影响。
3.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学习目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充分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于是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导入新课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国际: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充分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
国内: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内容讲解
李大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主要著作: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2、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3、1920年9月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知识分子走向工人群众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地名 成员代表 成立时间
上海 陈独秀 1920年8月
北京 李大钊 1920年10月
武汉 董必武、陈潭秋 1920年8月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1920年冬
广州 陈独秀 1921年春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1921年春
巴黎 周恩来 1921年
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奋斗目标:
党的名称:
(陈独秀任书记)
大会最后一天由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只游船上举行
思考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2.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3.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
起者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
焕然一 新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最终奋斗目标
党的最低纲领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林 祥 谦
施 洋
1923年2月4日,林祥谦下达罢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2月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直系军阀逮捕,他们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34岁。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诞生条件
中共一大和党的成立
时间
代表
地点
内容
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失败教训
意义
课堂小结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C
2、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召开 B. 中共七大召开
C. 遵义会议召开 D. 中共八大召开
A
随堂检测
3、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他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召开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召开 D. 井冈山会师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