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中物理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课堂导入
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和五颜六色的液体?
难以看懂的符号?
危险?
毒药和爆炸?
化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炸掉学校和毒死室友的学科?
×
什么是化学?
1.字面上解释:化学是一门“变化的科学”。
2.正统解释: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为什么研究化学?
神奇的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能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换。
课堂活动
化学如此重要,它能改变世界。
认识材料
讨论一:请观察教室内的物质那些是通过化学方法
人工合成的?那些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呢?
天然材料:自然界本就存在或只经过物理过程而制得
人造材料:通过化学变化而制得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信 息 科 学
化学涉及的领域
功能材料研制
耐高温材料
能阻隔2200 ℃的高温
化学涉及的领域
能源开发利用
氢燃料汽车
燃料电池客车
可燃冰
化学涉及的领域
污水处理 消除污染物
环境保护
化学涉及的领域
生命过程探索
化学涉及的领域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二者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堂活动
怎样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要求 实验现象
1.点燃镁条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在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锌粒逐渐溶解,表面有大
量气泡产生
产生蓝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 、 、 、 等现象。
发光 发热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思考: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是 。
是否生成新物质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化学能
电能
热能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光能
热能
光能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闻到水果的香甜味
闻到到花香味
闻到香醇的酒味
这说明有一些看不到的粒子挥发到空气中进入到了你的鼻孔。
课堂活动
一滴水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能有一种仪器能把水分子放大到一定程度,你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结构。
分子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原子
水分子
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
原子
氧分子
2个氧原子
O
O
氧分子(O2)
物质构成的奥秘
H
H
氢分子(H2)
分子是由 构成的。氢气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原子
氢分子
2个氢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到原子、分子,并且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课堂小结
1.什么是化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2.为什么研究化学?
3.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4.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 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联系 说 明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物质的外形、状态
发生变化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小结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水分子(H2O) 氧分子(O2) 氢分子(H2)
氢原子(H) 氧原子(O)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可以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
2.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③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使粮食产量提高;④汽车新能源与新型电池的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3.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C
4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玻璃 B.塑料 C.棉花 D.不锈钢
C
6.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C
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
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受热沸腾 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 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 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 西瓜榨成汁
7.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C
A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B
10.根据微粒模型,用化学符号填空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和 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而成。氢气球中氢气是由大量 聚集成的,氢分子是由 自相结合而成.急救病人的氧气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氧分子是由 自相结合而成。由此可知,不同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同种原子也可自相结合。
H2O
H2
H
H
O
O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