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中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指出:
1.内容要求:探索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除法,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
2.学业要求: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初步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内容
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情境是美丽的大森林里,动物们正在聚会的情景。由熊猫提出的“怎样分竹笋呢?”这个问题引入对平均分的认识,再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分其他物体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做游戏的情境。通过解决小动物提出的“我们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和“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的问题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个数平均分)。
第三个信息窗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小动物被水围困,狮子率队去营救的情境,通过狮子队长提出“救小鹿需要几条船”的问题,初步认识除法。
第四个信息窗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猴子捞月”为素材设计的一幅情景图,一只小猴子喊“快来捞月亮分,分月亮啊”,以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月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除法。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和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教材编排分为两段:一是认识平均分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二是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有利于学习除法计算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本单元教材思维导图:
二、单元学习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零的除法。
2、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初步进行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三、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1、认出法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2、理解除法与乘法的联系。
3、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4、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二)难点
1、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2、感受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必须特别
四、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充满童趣的素材。
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以发生在森林里的小动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森林聚会”、“动物联欢”、“水中救援”、“猴子救月”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2、合理编排知识结构。
本单元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结构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安排知识结构的重要根据。
3、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正是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但对于怎么“分”才是公平的,学生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对于“平均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进而理解除法的意义。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知除法。
除法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森林聚会—平均分认识(一) 1
森林聚会—平均分认识(二) 1
森林联欢—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
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 1
猴子捞月-0的除法。 1
回顾整理 1
合计 6
六、课时设计
课时主题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森林聚会—平均分认识(一) 1.结合森林聚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分一分等活动, 说出6个竹笋可以怎样分成两份,说清楚分的过程及结果; 2.借助学具,观察分类结果进行分类,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想法正确。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任务一:说一说,分一分: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6个圆片来代替6个竹笋,帮两只熊猫分一分吧,边摆边说你是怎么分的? 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
任务二: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习题,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出判断的依据。怎样的变化是平均分 1.解决“怎样分竹笋呢?”问题,先说一说6个竹笋可以怎样分给两只熊猫.取6根小棒,分成2份,可以用几种方法分,把分的过程及结果说给同位听。看着分类结果,两份中每份分得不同样多的是一类,分得同样多的是一类,后一类叫什么分。(检测目标 1)2.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完成评价样题,解答正确。(检测目标2)
森林聚会—平均分认识(二) 1.继续结合森林聚会情境,通过实际操作,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探究不同分法的过程,感受平均分的意义。2.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能准确清晰说出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个一份进行的平均分,语言清晰有条理。 任务一:分一分:“如果平均分,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用小圆片或小木棒分一分,可以有几种分法? 任务二:1.用学具分一分,有24个萝卜,每只小兔分6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1.通过动手摆一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说能说出这两种平均分的异同点。(检测目标1、2)2.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想法正确。(检测目标3)
森林联欢—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结合动物联欢的情境,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等学习活动,能进行多种不同平均分的分法。 2.通过观察、交流以及对比等学习活动,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讲解两种情况的平均分。3.运用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一:交流: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任务二: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解决问题“16只松鼠分组做游戏,每组只数相等,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 1.通过解决“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和16只松鼠分组做游戏”的问题,先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12只小熊平均分成3组,每组4只”“16只松鼠每4只一组,能分成4组”以及其他不同分法的过程和结果。(检测目标1)2.引导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构建“平均分”的两种数学模型。(检测目标2)
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 1.结合水中救援情境,通过摆一摆 圈一圈,列出除法算式,说出平均分方法。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交流,说出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3.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一: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任务二: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把10只 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1根据情境图,能找出图中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3.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并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猴子捞月-0的除法。 1.结合猴子捞月情境,通过摆一摆 、圈一圈等活动,能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有关0的除法算式的意义。2.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初步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能正确计算。3. 通过评价样题,体会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0的除法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结合情境图,解决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到几个月亮?”列出算式,为什么这样列?观察算式说一说它们计算的规律。 任务二:通过评价样题,合理运用0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解决“把捞到的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月亮?”的问题,列出算式,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观察算式发现并正确说出0的除法算式的规律,初步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并能正确计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森林聚会
2只小熊怎样分6只竹笋呢?
平均分的定义
信息窗2
动物联欢
每只小兔分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子?
认识平均分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按份数平均分
信息窗3
水中救援
松鼠可以每几只一组?每组几只?
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按每份进行平均分
平均每组几只狮子?
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信息窗4
猴子捞月
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按份数分
按每几个一份分
平均分两种情况
除法意义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的除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4课时 除法的意义
青岛版(63制)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1.结合水中救援情境,通过摆一摆 圈一圈,列出除法算式,说出平均分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交流,说出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复习旧知
1、什么叫平均分?你能举例说明吗?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把一些物品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一: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全面的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2、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语言表过清楚完整。
活动一:找信息,提问题
新知导入
数学信息:
1、有15只小鹿,每条船能坐3只
2、10只小狮子,平均分成5组
3、有8只熊,每条船能坐2只
数学问题:
1、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每组几只狮子?
3、救熊需要几条船?
活动一:找信息,提问题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二:
1. 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2.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评价标准(最高)
能正确摆一摆、画一画,条理清晰的说出平均分的过程以及结果。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15只小鹿,每条船能坐3只,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求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
合作探究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借助学具分一分:
每3只小鹿一条船,一共需要5条船。
也就是说15里面有5个3
合作探究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15 ÷ 3 = 5
被分的总数
每份的数量
分成的份数
知道了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合作探究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如何读除法算式?
15 ÷ 3 = 5
读作:15除以3等于5。
除法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
除号(读作:除以)
合作探究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15只小鹿需要救援,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救小鹿需要几条小船?
15÷3=5(条)
答:救小鹿需要5条小船。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1. 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把10只 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列出除法算式
并说明理由。
2. 根据列出的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评价标准(最高)
正确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把10只 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
求每组几只 ,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借助学具实际分一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合作探究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用 代替 分一分:
把10只 平均分成5组,每组2只 。
合作探究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10÷5=2(只)
答:每组2只 。
合作探究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10 ÷ 5 = 2
商
…
除数
…
被除数
…
你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合作探究
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
你知道吗?
17世纪,瑞士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他用一条横线分开两个圆点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便产生了除号“÷”。
达标检测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把12根 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12÷ =
3
4
达标检测
2.填一填。
(1)10枝百合花,每2枝插一个花瓶,可以插( )瓶。
(2) 10枝百合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 )枝。
= (瓶)
= (枝)
10
2
5
5
÷
10
5
2
2
÷
达标检测
3. 圈一圈,填一填。
= (个)
= (盒)
(1)每盒有( )个 ,有( )盒,一共有( )个 。
(2)有( )个 ,每盒( )个,放了( )盒。
6
5
30
6
×
30
6
5
6
÷
5
30
30
5
达标检测
3. 圈一圈,填一填。
= (个)
(3)有( )个 ,平均放在( )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 )个
30
5
6
30
÷
5
6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基础题(必做)
把8个足球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几个?
8÷2=4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拓展题(选做)
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
10
÷
2
=
5
课后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有16名同学要到河对岸去,河边只有一种小船,
,船上每次只能带4人,至少需要几艘小船才能把所
有同学带过河?
16÷4=4(艘)
答:至少要4艘小船才能把所有同学带过河。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1、知道了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10 ÷ 5 = 2
商
…
除数
…
被除数
…
作业布置
课本第69-70页 第1-5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题 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中关于进一步认识平均分有如下要求:1.内容要求: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能正确理解平均分的两种情况。2.学业要求:初步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水中救援情境,通过摆一摆 圈一圈,列出除法算式,说出平均分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分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学生认识除号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应该不难,但是在除法的读法上可能会把除以读成除。意思就完全变了,所以在读法上应该进行强调。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评价 1根据情境图,能找出图中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3.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并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重点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建议 本课时的重点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充分感知连环画中的两幅画。然后编一个数学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图中所包含的信息,从而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解决第一个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用学具进行操作,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引导学生理解“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明确这个问题是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数学问题,然后明确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可以写成除法算式。第二个问题“每组几只狮子”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同时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这样既能解决这节课的重点,也可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我们的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进行了聚会,并且它们还举行了联欢会,又跳又唱的,我们也学习什么是平均分以及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下面我来找同学问问还记得吗? 1、什么叫平均分?你能举例说明吗?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并举例指名学生回答 通过简单的提问复习,以此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新知导入 同学们,森林里雨季来临了,大雨淹没了小动物们的家园,它们的住所变成了一片孤岛。狮子警长马上组织船只进行救援。它们应该怎样逃生呢?请看大屏幕,完成学习活动一。 大声回答“好” 小动物遇难了,小朋友们的心也跟着紧张,激发了救它们的愿望,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一)课件出示课本67页情境图,并且出示学习任务一,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一: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分析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评价标准(最高) 1、能正确全面的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2、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3、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二)梳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数学信息: 1、有15只小鹿,每条船能坐3只 2、10只小狮子,平均分成5组 3、有8只熊,每条船能坐2只 数学问题1、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每组几只狮子?3、救熊需要几条船? 活动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体会除法的意义 (一)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二:1. 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2.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评价标准:能正确摆一摆、画一画,条理清晰的说出平均分的过程以及结果。(二)解决问题 有15只小鹿,每条船能坐3只,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1、分析: 求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2、借助学具分一分: 每3只小鹿一条船,一共需要5条船。也就是说15里面有5个3 3、知道了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15 ÷ 3 = 5 4、如何读除法算式?除法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15 ÷ 3 = 5 除号(读作:除以) 读作:15除以3等于5。活动三: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意义(一)课件出示情境图,并出示学习任务三和评价标准。学习任务三: 1. 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把10只 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2. 根据列出的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评价标准(最高) 正确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解决问题:1、把1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2、分析:求每组几只,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借助学具实际分一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3、用 代替 分一分: 4、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10÷5=2(只)5、你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10 ÷ 5 = 2 找一个学生读学习任务,认真观察课件,明确学习任务同桌间互相讨论交流寻找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学生汇报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相互补充订正。找一名学生读学习任务二和评价标准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分成后同桌间相互交流,互相订正会读、会写除法算式找一名学生读学习任务三和评价标准。学生思考问题,利用手中的学具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体验按每几个平均分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展示动物们的活动场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出相关的问题,有序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可以按照份数平均分让学生结合实际操作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老师示范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达标检测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把12根 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 )(根))2.圈一圈,填一填。(1)10枝百合花,每2枝插一个花瓶,可以插( )瓶 ( ) ( )=( )(2) 10枝百合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 )枝。( ) ( )=( )3.摆一摆、填一填。(1)每盒有( )个 ,有( )盒,一共有( )个 。 ( ) ( )=( )(2)有( )个 ,每盒( )个,放了( )盒。 ( ) ( )=( )(3)有( )个 ,平均放在( )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 )个( ) ( )=( ) 学生动手做,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地方熟练,哪些地方还不懂,以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或者课堂上统一进行补习,弥补知识上欠缺。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基础题(必做题)把8个足球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几个? ( ) ( )=( )拓展题(选做) 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个。( ) ( )=( )综合实践类作业 有16名同学要到河对岸去,河边只有一种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带4人,至少需要几艘小船才能把所有同学带过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1、知道了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板书 除法的意义 10 ÷ 5 = 2
商
除数
被除数
商
除数
被除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