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能追上小明吗【学习目标】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做一做:
1.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秒能
跑_____米.
2.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
(每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
_____米/分.
3.小明家距离火车站1500米,他以4
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火车站需
_____分钟. 202006.25想一想,试一试[例1]小明和小彬每天早晨坚持跑步,
小彬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
(1)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
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2)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跑处,小彬站
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
秒后小明能追上小彬? (10秒)(5秒)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同学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丢三落四.常害得父母亲操心.小明今天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小明的爸爸立即为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问:(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根
据题意,得:
180x=80x+80×5
化简,得100x=400
x=4
所以小明的爸爸用了4分钟追上小明.
(2)因为爸爸追上小明行驶的路程为180×4=720米,1000-720=280米.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本节课中主要用的知识有:
1.路程=速度×时间,即s=v·t.
2.速度=路程÷时间,即v=s/t.
3.时间=路程÷速度,即t=s/v.
4.1米/秒=3.6千米/小时
1千米/小时=5/18米/秒
说明:Ⅰ.在小学时,对于“s=v·t”中速度与时间在书写时的前后位置比较注重,而中学中此概念较淡化.
Ⅱ.对于速度单位“千米/小时”,在许多题目中会出现“千米/时”,意义相同. 看谁的思维最开阔 育红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2)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2.后队用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前队? 3.联络员骑自行车不停地在两队之间来回进行联络,那么这位联络员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程?1.联络员追上前队用了多少时间?提供参考参考练习
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解:(1)相遇前经过x小时,甲、乙二人相距32.5千
米,根据题意,得:
(17.5+15)x+32.5=65
x=1
(2)相遇后甲乙继续前进,设从出发到相遇后经过x
小时相距32.5千米,根据题意,得
(17.5+15)x-32.5=65
x=3
所以经过1小时或3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2.在一直的长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由A地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到通知需立即返回到C地执行任务,甲船继续顺流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小时7.5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A、C两地间的距离为10千米.如果乙船由A地经B地再到达C地共用了4小时,问乙船从B地到达C地时,甲船驶离B地有多远? 解:设乙船由B地航行到C地用了x小时,那么
甲、乙两船由A地航行到B地都用了(4-x)小时.
(1)若C地在A、B两地之间,有
(4-x)(7.5+2.5)-x(7.5-2.5)=10
解,得x=2
10×2=20千米
(2)若C地不在A、B两地之间,有
x(7.5-2.5)-(4-x)(7.5+2.5)=10
解,得x=10/3
10×(10/3)=100/3千米.
所以乙船从B地到达C地时甲船驶离B地有20千米或100/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