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限时练
姓名 班级 小组
基础知识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与它的 和 的乘积之比,用符号 表示。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
(3)水的比热容:c水= J/( kg ℃),表示的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是 J。
(4)特性: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5)水的比热容较 ,应用和现象:暖气用水作介质、热水袋、内陆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等。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那么Q吸= 、Q放= 。
能力提升
1、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就是________,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在热传递中,高温物体将能量向_______传递,直至各物体_______________。
2、水的比热容c=4.2×103 ,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 (填“改变”或“不变”);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J。
3、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的特点。一段时间后水量减少,剩下的水比热容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汽车散热器散热时,通过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4、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较大;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 ____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温度升高的多。
5、将一瓶质量为0.5 kg、温度为25 ℃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 ℃,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
6、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 )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7、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8、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因此比热容相同
D、将一个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也必减半
9、下列各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10、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水的凝固点较低
11、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不同物质A和B,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象可判断,A的吸热能力强 B.加热相同时间,A吸收的热量多
C.A、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多 D.A、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多
12、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4、2×103 煤油2、1×103 铜0、39×103 沙石0、92×103
酒精2、4×103 冰2、1×103 水银0、14×103 铝0、88×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能力提升
13、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把他们贴在一起(已知C铁A.温度从铁块传向铝块 B.热量从铁块传向铝块
C.热量从铝块传向铁块 D.它们之间无热传递
14、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15、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2:3,放出的热量之比是3:1,它们降低了相同的温度,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A .9:2 B .2:1 C .2:9 D .3:1
1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 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比热容 ] ( )
A. B.
C.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探究拓展
17、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海陆风成因及流动情况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中:
(1)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2)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
(3)实验中可通过 反应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这是科学探究中常见的方法为 法;
(4)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填“甲”或“乙”)
(5)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19、如图甲所示,小红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1)在烧杯中需要分别装入 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用 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红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更高,由此可知, 的吸热能力更强。
(4)水在第10min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2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80℃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c水=4.2×103J/(kg ℃)]
(1)其温度升高到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5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c铜=0.39×103J/(kg ℃),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