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测基础)——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读图完成1~4题。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D.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2.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海南省的海口市乘船到天津游玩,他们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
A.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B.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3.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
A.蒙古 B.印度 C.泰国 D.朝鲜
4.下列有关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
C.广东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区) D.云南省南临南海
读图,完成5~8题。
5.四省区中,既临我国一个内海,又临一个边缘海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住竹楼,跳孔雀舞”的民族分布在我国( )省。
A.甲 B.乙 C.丙 D.丁
7.呼麦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是( )省的文化代表。
A.甲 B.乙 C.丙 D.丁
8.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位(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0.下列有关“胡焕庸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胡焕庸线”即漠河—腾冲一线
B.我国人口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C.“胡焕庸线”以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D.“胡焕庸线”以东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较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省区纷纷调拨人力、物力驰援湖北。人民日报报道了各省区援鄂医务人名单,以此向每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致敬。以下是部分新闻标题:①同“新”协力、②“湘”互扶持、③“青”囊相助、④兵“桂”神速、⑤竭“晋”全力、⑥力“皖”狂澜。据此,完成11~12题。
11.抗击疫情期间,湖北省收到了大批牦牛肉干和酸奶,这些特产最有可能来自( )
A.力“皖”狂澜 B.“湘”互扶持 C.竭“晋”全力 D.“青”囊相助
12.同“新”协力——指的是( )
A.② B.① C.③ D.④
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1月份,北京冰封雪掩、银装素裹,而广州花市的花卉争妍斗丽,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经度位置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5.海南省的椰子通过海运销往日本,需要依次经过的海域与海峡是( )
A.南海→东海→台湾海峡 B.东海→南海→台湾海峡
C.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二、综合题:共3题,计55分。
16.读中国部分民族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____(填“满”或“傣”)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省;蒙古族主要分布在____自治区和青海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____省;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自治区北部,该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10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3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图1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读图1可知,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主要受到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增幅________(上升/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_______(大/小)。(6分)
(2)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4分)
(3)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国策,在不断调整,主要是为了( )(2分)
A.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B.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C.均匀人口分布,调整房价 D.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4)图2中,①地所在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填省区名称),这里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8分)
18.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中国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少部分位于________,纬度适中;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________,海陆兼备。(6分)
(2)中国陆上国界有2.2万多千米,在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________,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B__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是C________。(6分)
(3)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濒临的四个海洋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________;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D________。(4分)
(4)中国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________省(填字母)。(2)
(5)试解释下列现象与中国疆域辽阔的关系:(4分)
①每天,当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年立春前后,北方的松嫩平原还是冰天雪地,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A错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正确;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错误;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领土跨热带、北温带,没有北寒带,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我国东部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海南省的海口市乘船到天津游玩,大致自南向北,他们依次经过的海域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不与我国接壤的是泰国,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B正确;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区),C错误;云南省不临海,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内蒙古自治区,乙为云南省,丙为山东省,丁为广东省。既临我国一个内海,又临一个边缘海的有丙山东省和丁广东省,山东省濒临内海--渤海,边缘海--黄海,广东濒临的琼州海峡是内海,濒临的南海是边缘海,C正确;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是内陆省区,A、B、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住竹楼,跳孔雀舞”的民族是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B正确。故选B。
7.答案:A
解析:呼麦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呼麦是蒙古族的文化代表,A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据2018年统计,达到33356家,D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由图中我国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行政区是①所示的青海省和④所示的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人口密度均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其余省区均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上,两省区因地处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生存条件恶劣,人口十分稀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关于“胡焕庸线”的叙述,“胡焕庸线”即黑河—腾冲一线,A错误;我国人口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东南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北部则相反,B正确;“胡焕庸线”以西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承载力低,C错误;“胡焕庸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较多,农业发达,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以上四个省区中,力“皖”狂澜中的“皖”是安徽省,“湘”互扶持中的“湘”是指湖南省,竭“晋”全力中的“晋”是山西省,“青”囊相助中的“青”是青海省,D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同“新”协力中的“新”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上四个省区中,①表示的云南省,②表示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表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④表示的是吉林省,B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和④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其中①渤海是我国的内海,A正确。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我国最北端为53°N,最南端为4°N,南北跨约50°,受纬度因素影响,越往北气温越低。北京位于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1月份,冰封雪掩、银装素裹;而广州位于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1月份,花卉争妍斗丽;造成这种季节差异的原因是两地的纬度位置差异,C正确;造成这种季节差异与海拔高度、经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无关,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与我国隔东海相望;海南岛濒临南海,海南岛的菠萝通过海运销往日本需要依次经过南海、台湾海峡、东海,C正确。故选C。
16.答案:(1)满;内蒙古;吉林;新疆维吾尔;维吾尔族;
(2)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该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17.答案:(1)计划生育;下降;大;
(2)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腾冲一线;
(3)A
(4)藏族;山东省;地形平坦;气候温和;
解析:(1)读图1可知,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人口增幅下降,主要是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之后虽然人口增幅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
(2)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我国人口独立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为界。
(3)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计生政策始终处在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每一次计生政策的调整都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A正确;对于调整人口性别的作用较小,B错误;不能均衡人口分布,C错误;不是为了刺激消费,D错误。所以选A。
(4)图2中,①地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②地山东省。这里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历史悠久、沿海交通便利等。
18.答案:(1)北温带;热带;太平洋
(2)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
(3)渤海;日本
(4)C
(5)①由于中国东西跨经度广,地方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出现东西部同一时刻的不同景象。②由于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北方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南方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因此在同一季节出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解析:(1)中国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纬度适中;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2)中国陆上国界有2.2万多千米,在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代表的俄罗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B代表的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是C代表的印度。
(3)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濒临的四个海洋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渤海;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D代表的日本。
(4)中国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C代表的黑龙江省。
(5)①由于中国东西跨经度广,地方时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当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②由于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北方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南方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因此在同一季节出现了北方的松嫩平原还是冰天雪地,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这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