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测能力)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测能力)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4 18: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测能力)——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据“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1~3题。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A是(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2.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近400年后,人们才在美洲大陆的中间狭窄部分开凿了一条航道①,既沟通了大洋,又是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3.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但知道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以下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平均半径 B.地球表面积 C.地表海陆比例 D.地球赤道周长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金秋十月,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泰兴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到室外操场上玩踩影子游戏(如图)。读图回答4~5题。
4.随着游戏的进行,小朋友们身体的影子将( )
A.逐渐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5.一天中影子的朝向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自转 B.地球在自东向西不停自转
C.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公转 D.地球在自东向西不停公转
小明全家到某山区旅游,下图是该地旅游区等高线图和公路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小明感觉爸爸开车绕来绕去,走了很长时间的山路。爸爸把该旅游区的公路照片(如右图)让小明看,解释公路绕来绕去的原因是( )
A.缩短距离,快速到达目的地 B.便于欣赏沿途风景
C.减缓坡度,行人、车辆上山更容易 D.连接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7.下列对①②③处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有河流流经 B.②处位于①处东北方
C.③处可以直接看到②处 D.②处与③处海拔相同
我国科考人员发现红嘴鸥迁徙路线。读“红嘴鸥迁徙路线示意图”,完成8~9题。
红嘴鸥迁徙路线示意图
8.读图,判断贝加尔湖大致在银川市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9.图中四段迁徙路线中,用时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
下图为“不同半球海洋所占比例”。读图,完成10~11题。
10.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是( )
①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②陆地被海洋分割为4个大洲
③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其他半球
④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对大洲、大洋描述正确的是( )
A.非洲位于西半球 B.地跨南北半球的大洲共有4个
C.北冰洋跨纬度最广 D.印度洋位于非洲的西部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左图是世界10次大地震的相关信息,右图是世界10次大地震发生地点示意图。读图,完成12~15题。
12.地震主要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处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3.通过图相关的地震信息,可以发现( )
A.震级越大,死亡人数越多
B.这10次大地震多发生在2004年以后
C.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D.全部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4.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在上课时,争先恐后跑出教室 B.在野外时,躲避在山体的陡崖下
C.在家中时,躲避在玻璃窗下 D.在商场时,远离悬挂的广告招牌
15.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脉每年还在继续升高 B.近海的沙滩在涨潮时会被淹没
C.山区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火害 D.世界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二、综合题:共3题,计55分。
16.图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请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6分)
(1)左图中的数字①和②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地球自转围绕着____旋转。E点和F点都处于____(白昼/黑夜)。(6分)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是____,此时全球昼夜____。(4分)
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
(3)若日环食发生这一天,地球正好公转到图中的B位置,此时太阳直射____,河南省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现象。(6分)
17.读冰岛图及其能源构成,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冰岛地处北欧,在面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上非常重视。冰岛政府积极参与欧盟有关的环保问题,积极地参与各国之间、国际组织间在例如气候变暖、海洋问题上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
(1)冰岛是欧洲的一个岛国,周围所临海洋是________。该国成为观看极光的最佳旅游地之一,主要得益于________(纬度位置)。西经20°(20°W)穿过该国,使冰岛成为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4分)
(2)冰岛被称为“冰与火”的世界,该国冰原面积广阔,冰原上的气候终年寒冷,该国众多火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分)
(3)冰岛交通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2分)
(4)试从能源构成的角度,简析冰岛空气质量优良的原因:________。(4分)
(5)材料一中提到的冰岛为何在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上非常重视 (4分)
18.汀溪水库是厦门同安区重要的水源地,某研学团队计划到汀溪镇研学,如图是汀溪镇及周边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分)
(1)图中①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②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汀溪水库位于汀溪镇政府的___________方向。水库的海拔约为___________米。(8分)
(2)研学团队计划从汀溪镇政府出发,前往水库大坝参观,若量得图上距离为2cm,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千米,路上经过的河流ab河段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4分)
(3)研学团队还计划考察汀溪镇西面的山,L1线路和L2线路都是通往山顶A的线路,选择___________线路比较省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山顶俯瞰汀溪镇,该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聚落,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7分)
(4)汀溪镇政府计划开发攀岩旅游项目,甲乙丙丁四地中你认为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地点是___________。(2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大洋位于非洲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亚洲以南,为印度洋,C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航道①位于美洲大陆中部,它既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又沟通了西侧的太平洋和东侧的大西洋,为巴拿马运河,D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A、B、C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这三个数据可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表海陆比例不能说明地球的大小,C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描述:“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随着游戏的进行,其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因此小朋友们身体的影子将逐渐变长,A正确。故选A。
5.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引起太阳光一天内照射方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A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此旅游区公路建成“之”字状弯曲,可以减缓坡度,行人、车辆上山更容易,公路基本沿着等高线修建,这样上下山可以更省力,C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据图和图例可知,①处没有河流;②处位于①处的西北方向;③处与②处之间存在大于900米的等高线,故③处无法看到②处;②处与③处海拔相同,都为900米,D正确。故选D。
8.答案:D
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图可知,贝加尔湖大致在银川市的北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线路从3月上旬向北迁移,4月初到,用时一个月;②线路3月上旬向北迁徙,5月下旬到达,用时2个多月;③线路从4月初到6月左右到达,用时近2个月;④线路从4月出发,6月左右到达,用时2个月左右,最长的是2线路,用时2个多月,用时最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①正确;陆地被海洋分割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②错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其他半球,③正确;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
11.答案:B
解析:非洲位于东半球,A错误;地跨南北半球的大洲共有4个,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B正确;北冰洋跨经度最广,C错误;印度洋位于非洲的东部,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世界10次大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所以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板块内部结构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比较10次大地震可以发现,我国地震灾害严重,C正确;并不是震级越大,死亡人数越多,A错误;这10次地震的时间2004年前后都有发生,B错误;世界两大地震带都有地震发生,D错误。故选C。
14.答案:D
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所以平时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识。地震来时,若是在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更不能恐惧从窗户跳下。在野外,不能躲在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与山崩、滑坡的垂直方向跑,尽快撤至安全地区。处于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玻璃窗下等处也不安全;在商场,远离悬挂的广告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A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每年还在继续升高是由于板块的不断挤压造成的,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A正确;沙滩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由于月球的引潮力造成的,泥石流是自然灾害,天气变化是自然现象,它们都与板块构造无关,B、C、D错误。故选A。
16.(1)②;地轴;黑夜
(2)赤道;等长
(3)北回归线;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极夜
解析:(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②正确。读图可知,此时E、F点都处于夜半球,为黑夜。
(2)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中A位置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3)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中B位置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河南省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17.答案:(1)大西洋;地处高纬,靠近北极圈
(2)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位于沿海地区(呈环状)
(4)冰岛能源以可再生能源(地热和水能)为主,清洁无污染
(5)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将上升;会淹没冰岛沿海平原。
解析:(1)读图可知,冰岛是欧洲的一个岛国,周围所临海洋是大西洋。该国成为观看极光的最佳旅游地之一,主要得益于靠近北极圈,纬度高,因为极光分布在南北两极附近的高空。由于20°W穿过冰岛,而20°W正好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所以冰岛成为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2)冰岛被称为“冰与火”的世界,该国冰原面积广阔,冰原上的气候主要特征是终年寒冷干燥。冰岛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所以该国有众多的火山。
(3)读图可得,冰岛交通线分布的特点是位于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因为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4)读图可得,冰岛空气质量优良的原因是冰岛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和水能)为主,清洁无污染,所以空气质量良好。
(5)据材料可知,冰岛地处北欧,在面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上非常重视。冰岛在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上非常重视的原因是气候变暖会使两极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将上升,会淹没冰岛沿海平原,造成国土面积的减少,所以冰岛非常重视环境问题。
18.答案:(1)山顶;山谷;东北;50~100
(2)1.3;自东向西
(3)L1;L1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
(4)乙
解析:(1)据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且①处标明了山峰图例,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中可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汀溪水库位于汀溪镇政府的东北方向。图中等高距为50米,水库的海拔约为50~100米。
(2)据图中比例尺1:65000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65千米。若图上距离为2cm,则实地距离为2×0.65=1.3千米。路上经过的河流ab河段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
(3)读图,L1线路和L2线路都是通往山顶A的线路,选择L1线路比较省力,因为L1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在山顶俯瞰汀溪镇,该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聚落,其自然原因有该地海拔低于50米,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4)汀溪镇政府计划开发攀岩旅游项目,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地点是乙,因为乙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适宜开展攀岩运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