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东印度公司设立的销往中国的鸦片仓库
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1800—1838)
1.英国为何大量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有哪些危害?
3.清政府如何应对鸦片泛滥?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工业产品--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葱 岭
巴尔喀什湖
巴勒喀什池
西 伯 利 亚
外
兴
安
岭
库页岛
洋
平
太
台湾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东沙
南 海
南
海
万
里
长
沙
千
里
石
塘
西 藏
新 疆
乌里雅苏台
唐
努
乌
梁
海
科
布
多
黑 龙 江
吉
林
盛京
古
蒙
内
直
隶
东
山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广
东
广
西
云
南
四
川
贵
州
湖
南
湖
北
江
西
安
徽
河
南
山
西
陕
西
青
海
甘
肃
河
黄
黑
龙
江
长
江
中俄《尼布楚条约》
待议地区
清
京师
乌里雅苏台
伊犁
喇萨
准噶尔
回 部
清朝疆域
出超
卖出>买入
入超
卖出<买入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怎样改变?
鸦片走私
1.鸦片走私原因
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
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1821至1840年间,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和从鸦片走私中收受贿赂,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鸦片走私的危害?
清政府当朝对于鸦片形成了“弛禁”与“严禁”两个派别。
道光皇帝
严禁派
代表人物:林则徐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弛禁派
代表人物:许乃济
“鸦片难以禁绝,不如允许纳税进口。官兵吸食,依例严惩;百姓吸食,听其自便。”
3.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8年,道光帝派遣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若鸦片一日未决,本大臣一日不回。
3.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到达广州之后,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10多万千克。并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结合下列图片,思考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人民英雄纪念碑石雕
3.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的么?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纺织中心曼彻斯特致函外交部:“要利用这个机会,把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
----《英国蓝皮书》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1.鸦片战争的原因
1840年6月—1841年5月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封锁珠江口
陷定海
逼天津
林则徐撤职查办,
同英军谈判。
占香港岛,攻虎门
(关天培战死)
进吴淞(陈化成牺牲)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的过程
1841年2月26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炮台守卫战中力战殉国
1841年10月1日,定海总兵葛云飞在定海保卫战中奋力拼杀壮烈牺牲
1842年6月16日,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保卫战中浴血搏杀直至战死
1841年5月30日,广州三元里数千名乡民自发组织起队伍手持武器向英军据点发起进攻,借大雨倾盆之势掩阵冲杀,直杀得英军丢盔卸甲。
民众不畏强,武将不惜死。为何战败?
清军兵力 约25万8千人
英军兵力 最高:约2万余人
清朝 约3000万两白银
英国 约900万两白银
中英兵力对比
中英经费投入对比
(数据统计于茅海建:《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历史研究;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鸦片战争中国为何战败?
步枪 枪长 射速 射程 点燃装置 刺刀
中国 2.01米 1-2发/分钟 100米 前装滑膛火绳枪 无
英国 1.16—1.42米 3-4发/分钟 200—300米 滑膛燧发枪 有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提出了一连串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至国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李志茗《鸦片战争前后的“研究西方热”评析》
材料一:“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
VS
工业革命,世界强国
船坚炮利,制度先进
装备落后,制度腐朽
闭关锁国,落后愚昧
根本: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内因(主观):
清朝政治腐败,妥协投降,经济、军事落后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外因(客观):英国强大,武器先进。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1.时间:
2.性质(地位):
3.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年8月
内容 影响
通商
割地
赔款
关税协定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加剧了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茶叶出口的老港口
茶叶出口的老港口
盛产名茶“大红袍”
丝绸出口
的老港口
控制长江的咽喉要道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清政府还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条约 签订时间 获取特权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完成表格。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国、法国享受英国在华取得各项特权,扩大侵略权益;
【探究】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从1840年开始, 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英国、葡萄牙对香港、澳门的霸占,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也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霸占中国神圣领土的贪婪欲望。
在此后的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边疆危机迭起,大面积领土沦丧,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更大的损害。
——摘编自姜涛《中国近代通史》
②(政治上)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经济上)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 盾
革命任务
社会经济
社会思想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反侵略反封建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客观上促进经济近代化
开眼看世界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1、鸦片的危害:①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②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 地点: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根本) 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抗争事例: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陈化成、关天培等抗英
4、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3、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补充: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