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3.2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折线型图象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总授课第( )节
教 学 目 标 1.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借助图象表示实际情境中所蕴含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图象的探究、分析,进一步感受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思想.
重点 在给出的图象中发现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能获取图象中的信息..
难点 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任务1:复习并思考: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小明一家周末骑自行车去杨时公园踏春,小明用学过的变量知识绘制了一幅图(如图)来表示他们当天的行程.其中横轴表示离家的时间t(分),纵轴表示他们骑自行车的速度v(千米/时). 同学们,你能想象出他们去杨时公园路上的情境吗? 任务2:速度变化的表示 (认真观察图象,小组合作完成) 1.每一辆汽车上都有一个时速表用来指示汽车当时的速度.你知道现在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 2.上图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3、认真观察图象并讨论: (1)图中的“水平线”表示什么意思? (2)图中“上升的线”表示什么意思?“下降的线”呢? 4.看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 (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 (3)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4)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5.小结:怎样通过图象判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任务3:路程变化的表示(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然后在班内交流展示 ) 1.如图表示的是汽车行驶的路程s(km)随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 (1)在2 h之内,汽车总共行走了120km; (2)汽车的速度是60km/h; (3)汽车是在匀速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2.小明一家周末骑自行车前去黎安公园踏春,小明用学过的变量的知识重新绘了一幅图,表示当天从黎安公园回家的行程.其中横轴表示离家的时间t(分),纵轴表示他们骑自行离家的路程s(千米). (1)图象中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离家的路程; (2)第18分、33分时小明离家的路程分别是6千米,2千米; (3)小明途中休息了3分钟; (4)求小明从休息后直至到达目的地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解:6÷(39-21)=(千米/分). 小结:归纳识图技巧。 任务4:根据情境选择对应的图象 完成随堂练习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任务5: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交流,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任务6:练习巩固 1.“龟兔赛跑”中兔子跑得快,一开始领先,但它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再继续跑;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比赛的过程?(B) 2.小文要去参观博物馆,他骑车从家出发,途中因故耽误了一会儿后他又继续骑行,3 h后到达博物馆.小文离家的距离y(km)与出发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小文两次骑行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B.小文家距博物馆15 km C.小文骑行途中因故耽误的时间为1 h D.小文从家到博物馆共用时3 h 3.如图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图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食堂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家到食堂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 (3)食堂离图书馆多远?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读报用了多少时间? (5)图书馆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食堂离小明家0.6 km,小明从家到食堂用了8 min. (2)小明吃早餐用了25-8=17(min). (3)食堂离图书馆0.8-0.6=0.2(km),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28-25=3(min). (4)小明读报用了58-28=30(min). (5)图书馆离小明家0.8 km,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0.8÷(68÷58)=0.08(km/min). 4、作业 必做:教材习题3.4第1,2,3,4题. 选做:《绩优学案》“能力提升”“素养练”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