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2024高考
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
△
△
PART 01
知识点讲解
X
翻译方法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
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译
“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定”。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
(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
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
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
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介词“在”
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
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
(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译时要调整到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
“你太不聪明了”“沛公安在?”,译时宾语应回到谓语的后面,“沛公在哪
里?”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奉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台阃委以
县事。时岁凶,部卒并饥民作乱,仲微立召首乱者戮之。籍闭粜,抑强籴,一境以肃。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
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日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然莫省为仲微也仲微见之日:“吾
何心哉?吾何心哉?”质明,首僧无疾而死。寓公有诵仲微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者,仲微受而藏之。逾年,
其家负县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迁海监丞。
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寝食公署旁,日与父老樵竖相尔汝,下情毕达
吏无所措手。通判黄州,职兼饷馈,以身律下,军兴赖以不乏。制置使上其最,辞曰:“职分也,何最之
有?”迕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言罢。久之,起知惠州,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轮对,言;“禄
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似道
怒,又讽言者罢夺其官。久之,叙复。时国势危甚,仲微上封事,其略日:“战之罪不专在于庸阃、疲将,
君相当分受其责。天子若日‘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追悔既往尚愈于迷。惟君相幡然改悟,
天下事尚可为也。转败为成,在君相一念间耳。”乃出仲微江东提点刑狱。德祐元年,迁秘书监,寻拜殿中
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
(选自《宋史·陈仲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