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四篇。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及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本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教材之中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在此课之前,教材介绍了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和对中央集权的巩固,对外关系的发展以及明朝时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课之后则介绍清朝时的巩固措施和对边疆的治理。明朝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万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最终李自成起义推翻了它276年的统治,与此同时,女真崛起,建立后金,后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最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清兵入关,开始了清朝三百年的统治。因此,要把本课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学校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历史学习,基本上具备了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比如说历史朝代顺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但在运用的熟练程度和技巧上还比较欠缺。同时,由于年龄尚小,知识储备很有限,史料阅读与理解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授课中,我将配合使用导学案。对于学习目标较难达成的部分,我将通过多种方式,如小剧场、小组讨论等,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协作完成。
三、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朝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背景、口号、过程、影响;满清兴起和清军入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阅读有关明朝末年社会状况的材料,学会从不同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反腐倡廉和注重民生的重要性。四、教学重难点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个漫画人物朱元璋和朱由检的对话导入
朱元璋:朱由检,你这个不肖子孙,我现在都不想正眼瞧你,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么就毁在你手里了呢,不如当年继续当和尚,让你没有出来的机会。
朱由检:老祖宗,我冤枉啊,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纵然我勤于政事,也是无力回天啊……
朱元璋:你休要狡辩
朱由检:并非是我狡辩,事实如此啊,您要是不相信,那让同学们来给我评评理……
【设计意图】
两个漫画人物本身就非常吸引学生关注,再加上两人风趣的语言,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学习积重难返 篇
学习目标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根据课本p84-p85内容,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1.政治腐败的表现:
2.社会动荡的表现:
【教师讲授】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宦官专权,结党营私;兼并土地。抛出问题: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有何关系?
(因果关系)
学习目标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自主学习】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李自成起义的概况(口号、政权、结果)
【教师讲授】灾荒严重到何种程度(借用材料)
【学生活动】历史小剧场明朝百姓:我们好饿啊,想吃饱饭,想过好日子。
崇祯:众位爱卿,记住朕的话了吗?要保护好百姓。
大臣:记住了。
下朝后的大臣:崇祯的话就随便听听吧,还是捞钱最重要。
明朝百姓:我们还是好饿啊,诶,那里有人说可以均田免赋诶。
李自成:让我们一起推翻明朝,大家过好日子吧。
明朝百姓:来了,算我一个。
【合作探究】明末流行这样的歌谣: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外疾之忧 篇学习目标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自主学习】
1.满洲兴起:,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_______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观看视频】清兵入关稽古振今 篇
【学生活动】由学生阐述对反腐败的理解
【教师讲授】
重民生:武汉疫情发生之时,国家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医务人员和960多公共卫生人员支援武汉,当地医疗设施场地严重不足时,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国各级财政部门更是在截至2020年11月就已为疫情买单4000亿元。到今天,我国新冠疫苗费用就已累计支出1200亿元,就连我们新冠病毒的检测费用也历经六次降价!如今,单检已不超20元每次!陕西疫情时,国家财政部紧急拨款6.5亿,各级财政更是投入28.2亿;上海发生疫情,财政部仅为帮扶货车司机就紧急拨款6900万,派出4万名医务人员......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展示结果】学完本课,帮朱由检评评理教师展示自己的小结
【设计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算成功,学生掌握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可以帮助对本课内容加以提炼梳理,完全内化为自己的储备信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落实了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当堂检测
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B.政治腐败C.天灾人祸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3.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B.大顺C.大齐D.大蜀
4.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B.明成祖C.崇祯帝D.努尔哈赤
5.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D.明朝灭亡
6.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政治腐败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朝政腐败,宦官专权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⑤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教学反思
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看,本节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从课堂效果来看,与自己曾预设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课堂讨论上显得比较单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教师讲解略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略少,对以后知识渗透不足。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太少,教师指导还不到位,只照顾到个别小组。因此在回答问题和小剧场时,个别小组不太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