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三中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红晕(yùn) 折腰(shé) 娉婷(pīng) 成吉思汗(hán)
B.黎明(lí) 风骚(sāo) 鲜妍(yàn) 还看今朝(zhāo)
C.摇曳(yè) 妖娆(ráo) 枉然(wǎng) 数风流人物(shǔ)
D.冠冕(guān) 分外(fèn) 丰润(yùn) 稍逊风骚(xù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B.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C.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暮色 戈壁滩 严惩不贷 转瞬既逝
B.诀窍 口头禅 入不敷出 汗流浃背
C.皈依 笑吟吟 苍海桑田 殚精竭虑
D.蓦然 文绉绉 不可名状 眼花瞭乱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凄凉 百废具兴 静影沉壁 铺毡对坐
B.胜状 满目肃然 宴酣之乐 悲欢离合
C.诲明 琼楼玉宇 玉盘珍羞 山肴野蔌
D.婵娟 沙鸥翔集 迁客骚人 沉舟侧畔
5.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_ _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 ;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 让人欣喜, 让人着迷。
A.唤醒 勇气 不仅 还
B.震撼 勇气 虽然 但是
C.震撼 喜悦 因为 所以
D.唤醒 喜悦 即使 也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 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北方》《冥想》《等你,在雨中》《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C.《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9.名句默写。(15分)
(1) , ,欲与天公试比高。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4)后来啊,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6)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8)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 ,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10)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2)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阅读理解
(一)读《行路难》回答问题。(6分)
10.小深对《行路难(其一)》ABCD处进行了批注,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依恋之情。
C.借“垂钓渭水”“乘舟梦日”,表明诗人对政治前途仍怀有信心。
D.诗人在沉郁中振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11.对《行路难》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尽管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人借助两个比喻
C.本诗感情基调豪迈乐观,诗人在诗中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二)读《酬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3-17题。(10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C.颈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痛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尾联看似平淡,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14.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诗的标题看,这是作者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回赠之作。
B.首联中的“凄凉地”点明了作者是被放逐,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C.颔联中诗歌借用两个典故把自己对亲朋凋零、世事沧桑的伤感表达得委婉、含蓄。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之情。
15.“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
16.诗的首联,以“巴山楚水”表现贬谪地方之偏远,以“① ”表现贬谪时间之长久。诗人并没有直接倾诉自己身遭贬谪的辛酸与愤懑,而是用“凄凉地”和“② ”这些富有感彩的词语渲染,让读者感同身受。(2分)
1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借意象言情,富含哲理,是千古传颂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以表达怎样的情感 (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11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或异二者之为
③不以物喜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C.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结构相同,整齐对称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2分)
(四)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12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4.翻译句子: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2分)
译:
2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26.请在原文处填上舟子所说的话,并说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4分)
三、名著阅读。(22分)
27.艾青,原名 ,号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2分)
28.“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 》(2分)
29.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2分)
30.“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 。(2分)
3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 ,他的绰号是 。(2分)
32.阅读语段,在下面横线上填空。(3分)
林冲因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陆谦买通押送公差董超、薛霸,欲杀害林冲。
A得知林冲被流放沧州后,一路相随。在野猪林,两公差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A出手教下林冲,一路护送他安全到达沧州。
语段中的A指的是 ,从中可以看出他 、 的性格。
33.请根据圈点内容,对鲁达做点评。(3分)
《水浒》选段 点评
鲁达又道:“①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家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②便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来,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退还你。”……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提条凳子。③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① ② ③
34.《水浒传》中有关宋江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②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③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④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⑤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
A.①③②⑤④ B.④③①⑤② C.②①⑤④③ D.③①④②⑤
35.《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这些“造反者”的反抗行动,既有个人的反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4分)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三中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
1.【答案】C
【解答】A.有误,“折腰”的“折”应读“zhé”;
B.有误,“鲜妍”的“妍”应读“yán”;
C.正确;
D.有误,“丰润”的“润”应读“rùn”。
故选:C。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A.有误;
B.有误;
C.正确;
D.有误。
故选:C。
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A.书写有误;
B.书写正确;
C.书写有误;
D.书写有误。
故选:B。
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A.有误;
B.有误;
C.有误;
D.正确。
故选:D。
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此题解答,首先要通读句段理解语境,”前面可选用“唤醒”最恰当;后面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
故选:A。
6.【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故选:D。
7.【答案】B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冥想》是穆旦的诗。
故选:B。
8.【答案】D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故选:D。
9.【答案】见解答。
【解答】答案:
(1)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重点字:驰)
(2)江山如此多娇
(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重点字:得)
(4)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5)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6)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重点字:寓)
(7)山雨欲来风满楼
(8)春蚕到死丝方尽
(9)小园几许
(10)露从今夜白
(11)湘水无情吊岂知(重点字:湘)
(12)云横秦岭家何在
(13)鸡声茅店月(重点字:茅)
二、阅读理解
(一)【答案】(1)B
(2)C
(3)C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ACD.正确;
B.有误,“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依恋之情”理解有误、失望的情绪”。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ABD.正确。
C.有误,“闲来垂钓碧溪上,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蹻溪上钓鱼,助周灭商,后被商汤聘请。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而不是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故选:C。
(3)本题考查了句意及作者的情感理解,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唱出了无穷忧虑。
故选:C。
答案:
(1)B
(2)C
(3)C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心中郁闷;拔出宝剑环顾四周。想渡黄河;想登太行山。像姜尚垂钓溪;又像伊尹做梦。人生道路多么艰难;歧路纷杂?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横渡沧海!
(二)【答案】(1)B
(2)B
(3)白居易 增长,振作
(4)①二十三年 ②弃置身
(5)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引用这联诗句,以表达积极乐观的情感。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诗的颔联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
ACD.正确;
B.有误,“弃置身”点明了作者是被放逐。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回归洛阳,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据此可知“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白居易,“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意思是: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其中“二十三年”点明自己贬谪时间之长,暗含出诗人长期被贬内心痛苦与愤慨。
(5)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哲理。
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以沉舟,固然感到惆怅。沉舟侧畔;病树前头。面对诸多同辈的升迁,刘禹锡以沉舟,以千帆比喻世事的流逝,既惆怅,表现出自己不屈服于现实而豁达的胸怀,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以表达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引用此句来振奋自己的精神,勇往直前。
答案:
(1)B
(2)B
(3)白居易 增长
(4)①二十三年 ②弃置身
(5)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引用这联诗句,以表达积极乐观的情感。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三)【答案】(1)①探求。
②或许。
③因为。
(2)C
(3)C
(4)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5)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或许。
③句意:不因外物好坏而喜。以:因为。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进行比较。
A.第一个“际”;第二个“际”。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第一个“薄”;第二个“薄”,轻视。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第一个“国”;第二个“国”。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D.第一个“景”;第二个“景”。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BD.正确;
C.有误,本文写景不是为了抒情,强调要向古仁人那样有胸怀抱负。
故选:C。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不遗漏,译文要通畅,以直译为主。
句中重点词有:政,政事;和;百废。具,同“俱”,都、百姓和乐。
(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先天下之忧而忧,体现了他把国家,为祖国的前途,表现的是吃苦在前,显示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
答案:
(1)①探求。
②或许。
③因为。
(2)C
(3)C
(4)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5)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
(四)【答案】(1)①哪里;还。
②痛快;指酒杯。
(2)(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疤”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
①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焉,哪里;更,还。
②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强;白,指酒杯。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
重点词:对,相对,相对而坐。
(3)本题考查方法的使用和情感地分析。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句中“喜”是神态描写;“拉余同饮”是动作描写,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本题考查内容的补写和理解。
有原文可知,应补写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此句借舟子之口;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把一个“痴”字写透,并非减损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大惑不解之状,如见其人,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余味无穷,来展示他钟情山水。
答案:
(1)①哪里;还。
②痛快;指酒杯。
(2)(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
(3)神态、语言,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三、名著阅读
27.【答案】见解答
【解答】答案:
蒋正涵 海澄
28.【答案】见解答
【解答】答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9.【答案】见解答
【解答】答案:
大堰河 大堰河——我的保姆
30.【答案】鱼化石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感情的体会能力。“活着就要斗争,当死亡没有来临。”表面写鱼化石、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答案:
鱼化石
31.【答案】史进 九纹龙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可知,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32.【答案】鲁智深 侠肝义胆 粗中有细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A得知林冲被流放沧州后。在野猪林,A出手救下林冲,A是鲁智深,鲁达得知林冲被高俅陷害,一路相随,语段中的A指的是鲁达(鲁智深),所以一路相随,两公差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救下林冲。由此可知。
33.【答案】①直爽、侠义心肠②慷慨大方、仗义疏财③粗中有细、思虑周全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联系“老儿,你来,鲁智深是一个热心肠。
②联系“便去身边撰出五两银子来”可知鲁智深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的性格特点。
③联系“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坐了两个时辰”可知,说明坐的时间长,他粗中有细,足可说明,想的周全。
34.【答案】D
【解答】①“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中宋江与武松初次见面的情节是第二十二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三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是第十八回,锦毛虎义释宋江”是第三十二回,宋江三败高太尉”是第八十回。
故选:D。
35.【答案】个人反抗示例:林冲从最初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最后的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集体反抗示例:智取生辰纲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单位把握。如个人反抗的有:高衙内调戏林冲的妻子,以求平安无事,以致林冲蒙受冤屈,接受了刺配沧州的现实,脱离险境后,仍然幻想着回东京,险些丢了性命,再也无法忍耐,此时的林冲已走投无路。
集体反抗: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第一次有计划的集体反抗朝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