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21:10:39

文档简介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否则无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16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6分)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从冬奥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运动健儿,到广mào田野上艰苦奋斗、建设美丽乡村的年轻面孔,到碧海蓝天间翱翔天宇、捍卫主权的空中卫士……广大青年向我们展开了青春亮丽的风采,也感召着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在追梦的路上,有温情的师长相随,有真zhì的友谊作伴,有浩瀚书籍引路,我们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的底色,矢志不渝,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翱翔( ) 浩瀚( )
(2)根据拼音写汉。(2分)
广mào___________ 真zhì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2分)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宫里面陈列了许多稀世珍宝,图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B.妈妈做的连衣裙,天衣无缝,穿在身上特别好看。
C.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看到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
3.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8分)
(1)《卖炭翁》中揭露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3)《小石潭记》中描写潭西南的溪水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的语句是: “,
(4)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5) 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6分)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2分)
最新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但当体育“撞上”学习时,家长的想法又会怎样呢?据《中国青年报》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民意中国网对3144人进行的“阳光体育公众调查”显示,87.1%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其中64.9%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仅1.7%的家长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尽管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让孩子有个好身体,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旦体育锻炼和学习发生冲突,65.5%的家长还是要求孩子以学习优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5. 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表,写出你的发现。(2分)
‘’
6.小明同学因体重超标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作为班长的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2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4分)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10、11题。(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请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这首诗先写狂风破屋的焦虑,再写面对 ① 的无奈,接着写遭受夜雨的痛苦,最后将苦难加以升华,表达诗人 ② 的情感。
8.本诗对恶劣天气的描写很精彩,请发挥想象描绘画线句展现的画面,并简要说说这一句的作用。(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10分)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逍遥游(节选)
穷①发②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注释】①穷:尽。②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穷发之北 马之千里者《马说》)B.其名为鹏 不知其善也(《虽有佳肴》)
C.去以六月息者也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D.南冥者,天池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志怪者也志( ) (2) 抟扶摇而上者抟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2.【甲】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2分)
13.【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什么飞到“南冥”,到“南冥”目的是什么?(2分)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0分)
(一)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7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链接材料】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4.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15.结合文段的内容,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链接材料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2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3分)
扫码时代 袁省梅
①小城不大,城南的早市也不大,倒是挺红火。从早上一直到中午,都是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李老汉的菜摊也不大,有两步宽吧,倒是位置好,在早市的入口处。
②李老汉摊子上的菜是应着季节卖的,春天是白蒿、荠菜、扫帚苗,都是地里栈边长的野菜。现在的人们喜欢吃这些野菜。过上几天,天暖和点儿,老汉菜园子的菜就能卖了,菠菜、芫荽、油菜、茼蒿、山葱,接着是茄子、辣椒、西红柿,立秋后,刀豆角和花皮南瓜就能卖了,一直到了处暑,地里的萝卜苗、胡萝卜苗又疯长开了……李老汉的菜该嫩的嫩,该老的老,一棵比一棵鲜嫩,一棵赛一棵精神,是有一股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后的茁壮劲儿。往往是,老汉刚把各样菜摆在摊上,就有人蹲下来挑拣。人们说,大田地里的菜比大棚里的菜味道好,正,各是各的味。
③早市上,还有几家卖大田菜的,但好像都不如老汉的菜好。人们认为,李老汉和婆婆两个人都是一副笑眉眼,买不买菜,对人都是笑呵呵的,有时,已经称好了,还会再搭上三棵两棵。你别小看这三两棵不值钱的菜,会让人顺心开心。这样,李老汉菜摊子上的菜就卖得好卖得快。
④那是谷雨过后的一天早上,李老汉和婆婆刚把菜摆好,有人就蹲了下来,还没问价,手上已经抓了一把菠菜。菠菜称好了,二斤,五块钱。客人掏出手机,给李老汉要“码”。李老汉却拿不出码。一旁的婆婆急得在菜堆里找,在包里翻,就是不见那个系着一根蓝色带子的码。老汉却不急,笑呵呵地说,今个忘牵“马”了,给现金吧。
⑤买菜人就把挑好的菜放下来,嘟囔了一句,哪有现金啊。站起来走了。
⑥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哪个出门带现金?买一块钱的东西,是用手机扫码付款,买三十五十成百上千的东西也是用手机扫码付款。
⑦老汉要现金的话推走了好些顾客。婆婆不乐意了。婆婆说,码呢?码呢?你把码藏哪儿了?
⑧老汉却咬定说是忘带了。
⑨婆婆不信,气咻咻地骂老汉耍啥花招哩。婆婆说,你是想把菜再背回去?老汉铁着一张脸不说话。
⑩货卖一张皮。何况他们的菜都是青菜,到了下午就不是十分地水嫩了,谁还愿意买呢?婆婆叨叨着让老汉把码拿出来。老汉却嫌婆婆心急,他悄声劝道,还早哩,买菜的人多着呢。
老汉不愿意让人扫码付款。老汉想收现金。
原来,一直用的收款码是孙媳妇的。老汉和婆婆没有智能手机,他们用的是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手机。
老汉第一天摆摊时,旁边的人就提醒他要弄个“码”。老汉思来想去不知要谁的码,要儿子的吧,儿子好喝酒好打麻将,钱打在他手机里,喝了赌了,咋办?儿媳妇倒是不喝不赌也不乱花钱,可是太抠,一根柴火棒拿到她家,休想再拿出来。那要闺女的码?人常说,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闺女跟父母贴心,家长里短,啥话都能说,一分一厘也好张嘴。可婆婆不同意,说是怕儿媳妇知道了,会有意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啊。
思来想去,老汉就要了孙媳妇的码。孙子去年结的婚,孙媳妇在镇上蛋糕店打工,过几天就会给老两口送三五块蛋糕啦一小包酥饼啦,说是自己做的,让爷奶尝尝。老汉心里说,把钱打在孙媳妇手机里,她肯定不会昧了。用孙媳妇的码的第一天,老汉算了,码上存下了三十五块钱,手里收下的现金只有八块钱。回家见到孙媳妇,孙媳妇喜滋滋地夸爷奶会卖菜,半天就挣下三十多块钱。孙媳妇问爷奶,是眼下把钱给他们还是攒多了再给?
老汉和婆婆一听这话,都不好意思叫孙媳妇马上给钱,都说不急不急,等攒多了再说。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都过去了,孙媳妇都没给他们现钱,见了他们,只是说忙,说等闲了到银行取钱。老汉和婆婆呢也就不好意思催了,心里呢真的有些急了,他们指靠那点儿钱买油盐酱醋、走人情礼路的啊,还有头疼脑热的药,也指望卖菜的那点儿钱。
这样,老汉卖菜时就先问人有没有现金,没有现金了,才让扫码,而这天早上,老汉干脆把码收了起来。可是,眼看着太阳走到头顶了,菜还没有卖出去多少。
趁摊子前没人的时候,婆婆叫老汉把码取出来。老汉还是不愿意,要再等等看。婆婆悄悄说,往常孙媳妇手机上三块五块不停地进,这半天了,一分钱也没有叮当,孙媳妇问起来看你咋说。
咋说咋说?人家都给的现钱嘛,我有啥法?
老两口正吵着,过来几个买菜的媳妇,竟然都是给的现金。她们说,知道你们要现金,为了买你的菜,我们专门拿的。
老汉把钱递给婆婆,嘿嘿地笑,看吧看吧,人都爱见咱的菜,就会给咱现金。婆婆白了他一眼,接了钱,没说话。老汉就又笑模呵呵地叨叨,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正准备收摊,孙媳妇满脸通红地跑来了,说今天换岗,正好有工夫去了趟银行。说着塞给奶奶一个鼓鼓囊囊的银行信封,又说怕二老着急,我先把钱取回来了。婆婆捂着孙媳妇的手,白了老汉一眼。老汉也笑了。
(选自2022年第21期《小小说选刊》)
17. 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3分)
18. 选文 - 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9.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4分)
(1)往往是,老汉刚把各样菜摆在摊上,就有人蹲下来挑拣。
(2)婆婆捂着孙媳妇的手,白了老汉一眼。
20. 小小说,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4分)
【链接材料—】
《生命时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人,每月都会遇到二维码的困扰,至少有10%的老人完全无法使用二维码。
【链接材料二】
“请扫码付款!”“我们餐厅是扫码点餐!”“请先扫码预约!”……近年来,二维码这种“黑白小方块”已成为通向智能时代的一把“钥匙”,便利了生活,扫码支付也一度被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可这对老年人来说,却是冰火两重天:会用的,可以通过二维码满足衣食住行一切需求;不会用或没有智能手机的,反而遭遇了更多困难。
——《生命时报》
(1)选文和链接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现象)?(2分)
(2)针对这一问题(现象),你有什么解决办法或建议?(2分)
五、名著阅读(共4分)
2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2)小题。(4分)
他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他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
(1)以上这段文字选自《水浒》的哪个情节? ,选段中加点的“他”的绰号是 (2分)
(2)联系小说其他章节,请说说该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分)
六、写作能力展示(4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追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海滩上,一个小男孩在欢快地追逐浪花,一旁的妈妈笑着对爸爸说:“这毫无意义的事,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爸爸正色道:“追逐快乐不也是意义吗?”
人生路上,有多少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追逐,有多少激励我们上下而求索的追逐,有多少让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逐啊!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5)如选题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选题二,请自拟题目。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16分)
1.(6分)(1)翱翔áo 浩瀚 hàn (2) 袤 挚 (3)把“展开”改为“展现”(或“展示”)
2.(2分)B
3.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2)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月是故乡明 (5)凫雁满回塘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6分)
4.(2分)所拟题目符合内容,抓住两个关键词语“学习”“体育活动”来拟标题即可。如:当体育“撞上”学习
5.(2分)示例一:年轻人运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减脂,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关注健康。示例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对于塑形、增肌而运动的兴趣都不高。
示例三:以减脂为目的进行运动的人最多。(言之有理即可)
6.(2分)示例:小明同学,你好!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促进学习,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还能帮助你有效瘦身塑形,让我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好吗?(言之有理、言之有礼即可,其中人称1分,内容1分,语言1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4分)
7.答案示例:
①群童包茅去(群童抱茅)②忧国忧民/关怀民生疾苦(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8.答案示例:
画面: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一团一团、一层一层叠压着,像墨一样黑。远远望去,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颜色渐渐地越来越暗了。
作用:写出了雨水将至的压抑之感,渲染了作者凄苦、焦灼的心境。(2分,其中描绘画面1分,诗句作用1分)
9. B(2分) 10.(2分)(1) 志 :记载 (2) 抟 :盘旋飞翔
11.(2分)(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是悬挂在天空的云。
12.(2分)通过写“变鱼为鹏”表现其志在高空,通过写“飞往南冥”表现其志在千里。
13.(2分)借助海运和风力飞到南海,到理想的境地去追求精神自由。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0分)
(7分)
14.(2分)“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5.(3分)说明方法 :举例子。(1分)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分)
16.(2分)说明了高下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二)(13分)
17.(3分)文中老汉是一个勤劳的人,他的菜四季不断;他是一个种地好手,种的菜该嫩的嫩,该老的老,好吃好卖;他面善和气,对人是一副笑眉眼 ;他对家人了解不够,孙媳妇晚送钱就误解了她,等等。
18.(2分) 选文12—15段插叙(交待)了老汉的家庭情况,亲人关系;揭示(写出)了老汉不想让人扫码付款(想收现金)的原因;也为下文老汉收码、孙媳妇送来银行信封伏笔。(答两点,意近即可)
19. (4分)(1)“往往”,强调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刚”,说明时间短。老汉才把各样菜摆在摊上,马上就有人挑拣,写出了老汉人好、菜好、生意好。(意近即可)。
(2)“捂”一方面写出婆婆对孙媳亲厚,另一方面传达了老人此刻心中的感谢、欣慰、歉意;“白”写出了婆婆对老汉差点错怪孙媳的责备。(意近即可)。
20. (4分)(1)扫码时代,老年人不得已被“边缘化”,生活困扰重重。(扫码时代,如何让老年人过上正常生活,安享便利?)(意近即可)
(2)示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老人、家庭、社会通力合作。老人要学,老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从心理上接受新事物,不能拒绝再学习;家人要帮,子女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教会老年人尽量掌握必要的应用技能;社会要管,政府部门应精准施策,必要场所建立“无码绿色通道”,提供人工帮扶。
五、21.名著阅读能力展示:(1)杨志卖刀、青面兽(2分)
(2)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急功近利,谨慎机警。(2分)
六、22.写作能力展示(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