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1《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本课指向 2022版新课标当中的第 1个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为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内容要求是通过学习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学业要求:能说明某些材料的导电性,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等特征及其主要用途。围绕本学科核心概念,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并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通过多次动手实验,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证实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发现灯泡亮起来更多的奥秘。
二、教材分析
《灯泡亮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电的本领》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指向 2022版新课标当中的第 1个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为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本课主要是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走进电的世界。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并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通过多次动手实验,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证实电可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发现灯泡亮起来更多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灯泡发光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除了必要的夜间灯光照明,课前让学生对电灯的用途进行了扩展调查。学生们对灯泡产生的光亮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激烈的探究欲望。教师紧抓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做小实验、爱探究,喜欢在做中学的特性,层层递进开展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调查生活中灯泡亮了的各种用途,观察灯泡知道其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以及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3.知道简单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元件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灯泡才能发光。
科学思维:
1.能对电的相关知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敢于根据现象,重组思维,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2.设计实验方案用口述、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探究实践:
1.会选择用相关材料设计连接简单的电路。查找灯泡不亮的多种原因,准确分析及时调整。
2.通过连接开关,解释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中灯泡亮与灭的一种方法。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态度责任:
1.愿意和同学合作,能积极参与分享观点。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像与推测,多次动手探究中发现解决方法。跟同伴完整表达自己的改进意图和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连接简单的电路。
教学难点:能解释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法。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有关电的应用。
2.教师准备:实验记录单、视频、课件等。实验器材:导线、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开关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活问题导入。
课前调查:你知道灯泡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
预设:照亮、紫外线灯消毒等。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视频,一起来欣赏。
教师:你知道这是哪儿?这是在干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你有什么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预设:灯泡是为什么能发光?它是怎么亮起来的?
(二)探究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连一连,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1.认识器材(灯泡、电源(如电池))
a.教师:猜一猜,让灯泡亮起来,需要哪些器材?灯泡能发光,它的结构和材料有什们特殊性?
(学生观察手中的灯泡,说出灯泡的构造。并讨论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预设:灯丝是主要发光部分,玻璃泡是保护灯丝等。
b.教师:除了灯泡,还需要哪些器材,才能使灯泡发光?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它们的结构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预设:干电池有凸起的部分是正极,平底部分是负极。
教师:电池是提供电能的,我们也称为电源。(像灯泡这样,我们把消耗电能的电器称为用电器。导线是起到连接和传输电流的作用。)
2.让灯泡亮起来。
a.教师:有了这些器材我们就能让灯泡亮起来么?
请小组讨论,设想并制定你们的实验方案。小组汇报交流。
3.学生分组操作,验证设想。
教师:灯泡亮了么?你是怎么连接的?在探究中用到了哪些器材?
教师提示:动手之前先动脑,探究之前先说一说在实验时注意事项。
重点提示:注意千万不要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出示辅助性材料,请学生观察说出它的作用及安装。
预设:用来固定电池的电池盒(凸起的部分安装电池正极;有弹簧部分是负极)等。
教师小结: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电池、电线、小灯泡这三种器材。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就是一个闭合电路。
4.反思灯泡不亮的原因并改善教学方案。实验有灯泡不亮的小组,教师提问:“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小组内思考灯泡不亮的原因,并调整自己的探究过程。
预设:换灯泡,是不是灯丝断了。预设:灯泡螺丝没拧紧,电线没接触灯泡两节点。
等小结:小灯泡亮起来的线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灯泡不亮的线路则是断开的。
●试一试,怎样控制灯泡的亮灭。生活中我们不是让灯泡一直常亮状态的。我们怎么控制灯泡的亮灭呢?
预设:用开关连接到电路里。
1.认识常见开关,互相说一说开关能控制电路闭合的原理。
2.连接能自由控制灯泡亮灭的电路。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开关,在刚才电路的基础上重新连接,要能控制灯泡的亮灭,并操作电路,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时,把连接的情况画下来。
教师:断开开关时的电路与合上开关时的电路相比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断开开关,灯泡就不亮了。合上开关就能亮了。
●画一画,实验电路图。教师:实验完成后,用实物图的形式或用线路图的形式在记录表上将自己实际连接的电路画出来。
讨论:用什么样的画法既准确又快速的画出线路图?
预设:用通用符号来代替。长短线代表电源(长线是正极、短线是负极。)
●认一认,简单电路,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教师利用学生的电路图,边总结边解说:电池是电的一种来源,人们习惯把它叫做电源;灯泡是用电工作的,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用电工作的?
预设: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
师:凡是用电工作的,人们统称用电器;电线又叫导线。
师:一个完整的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预设:电源、导线、灯泡、导线 4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
预设:一个简单电路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4个部分。
(三)总结回顾、应用拓展
1. 同学们,看似神秘的“电”,我们已不再陌生了。谁来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让灯泡亮起来。请大家课下继续研究“在一个电路中,怎样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试着连一连。
板书:11灯泡亮了
电源(如电池)
开关
简单电路 导线
用电器(如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