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 制作”领域的课程。教材介绍了鞋子的发展历史,也展示了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本课程需要学生能简单了解鞋的历史、鞋的发展变化,了解设计制作方法,进行鞋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已开始初步形成大胆想象,探索创新、动手实践的意识,但他们的学习活动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游戏性强的特点。本课中学生需要简略了解鞋的历史,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简单了解古今有关鞋的文化、了解鞋的特点及制作过程,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设计装饰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制作出外形各异的鞋,体现出创意性、功能性与观赏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鞋文化的了解,能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设置情景导入、课件演示、体验感悟、展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探索欲望,感受表达乐趣,体验成功喜悦。
五、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鞋的历史与文化,欣赏各种类型的鞋,感悟鞋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六、教学难点
学生能动手完成一双有创意的作品,选择不同的材料对鞋进行装饰。
七、教学准备
课件、成品创意鞋、剪刀、双面胶、彩带卡纸、超轻黏土,勾线笔等。
八、教学过程
1.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老师准备开一家鞋店,缺少优秀的设计师,孩子们愿意帮助我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鞋吗?
(学生回答,教师表扬积极性,并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活动情景进行导入,学生能不知不觉进入学习内容,使学生兴趣盎然。
2.感知新课
了解鞋的发展历史
师: 我们为什么要穿鞋呢?它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人类的祖先最初是光着脚的,但他们在打猎、劳动的过程中,脚经常被树枝、石子弄破,于是他们就把树皮、兽皮裹在脚上,这就产生了鞋。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鞋子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播放鞋发展变化的图片)
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清朝木头做的的花盆鞋、麻线制作的草鞋、魏晋布做的高底靴子等。制作鞋子的材料越来越丰富。
感受现在的鞋的功能、造型的变化
师过渡:了解了以前的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代的鞋子吧!(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问:你最喜欢那一双鞋?为什么?能和老师说一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讨论回答,分享自己喜欢的鞋和理由)
师总结: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们通过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鞋子。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PPT,通过每放一张图片的同时介绍每双鞋子的独特之处。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当代多样的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认识鞋的结构
师提问:有同学知道鞋子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谁来告诉我们一下呢?(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在黑板上板书鞋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鞋底、鞋跟、鞋带、花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准备好的鞋底和鞋面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来理解鞋子的结构。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创意鞋的制作过程,合情合理的创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意愿。
3.作品欣赏,总结鞋的装饰材料和方法。
师通过多媒体一张一张的出示图片,播放典型作品,让孩子们观察。并提问:他们用了哪些方法和材料来装饰鞋子的?组织小组讨论1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的创意思想,总结鞋子的装饰方法和使用的不同材料)
观看视频,了解鞋的基本制作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受鞋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设计要求,通过分小组合作制作一双独特新颖的鞋子,提醒小组内要合理分工,讲解制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新颖的装饰材料,分发给各小组并运用到作品中去。再次激发他们的动手欲望及对美术课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装饰材料的不同也可以让鞋独特新颖、与众不同。教师进行创作指导。(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和多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课件循环播放作品图片和轻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
5.展评
师模拟组织开展鞋店开业,组织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作品,并和学生一起进行介绍和评价。(学生欣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为自己小组的作品自豪,感受团队的力量,同时也增强自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模仿生活中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通过展示,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培养了参与意识,学生兴奋、激动、情绪高涨,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总结学生们制作的各种各样鞋的优点和可以更加优化的地方,并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用激励的语言给学生一节课的活动及展示出的创造才能以肯定,和同学互谈感受,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将来可以走上设计师之路。
6.总结课堂、课后拓展
7.结束课堂,提醒做一个环保的孩子,眉山的“双创”人人有责。
8.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