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体育五年级下册小学篮球: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体育五年级下册小学篮球: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9-14 22: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内容 小篮球 教学时数 18课时 授课对象 水平三(五年级)
单元 目标 知道篮球比赛规则,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战术的动作要领,能运用篮球技战术参与篮球游戏与比赛,通过篮球训练及体能练习提高学生的全身力量及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2.在篮球游戏及比赛中充分享受篮球的运动乐趣,能够调整适时心态,与同伴友好合作,尊重规则,尊重对手。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积极主动,正确看待胜负,克服困难的精神及培养竞争意识。
课次 学习主题 学习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方法
1 原地运球+篮球基础知识(赛场的人员组成) 能掌握原地运球(高低)的技术动作,通过篮球游戏及体能练习中发展全身力量.协调及灵敏等素质; 在学练中充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3.能在规则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 1.球性练习 2.学习原地运球(高低,左右手) 3.多种游戏与比赛 游戏激发兴趣; 教师示范讲解; 个人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组织游戏与比赛。
2 原地前后左右运球+基础知识(场地线名称) 知道篮球场地线名称,能掌握原地前后左右运球的技术动作,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练习提高体能; 在游戏及比赛中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调整适时心态和同伴友好相处。 3.能在规则积极参与游戏及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球性练习 复习原地左右手高低运球 原地前后运球 尝试做左右手运球 游戏与比赛 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学生模范,自主学习; 教师讲解与示范; 学生练习,组织展示与评价; 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组织游戏与比赛
3 行进间直线运球+消极防守 1.能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上下肢力量.灵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 2.学生充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调整适时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其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信,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 1.复习原地运球 2.学习行进间运球 3.春种秋收游戏 4.行进间运球接力赛; 1.游戏激发兴趣; 2.学生模仿自主探索; 3.教师讲解与示范; 4.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5.组织展示与评价 6.组织游戏与比赛
4 行进间曲线运球+消极防守+模拟投篮 1.掌握曲线运球的动作要领,能在游戏及比赛中运用;发展上下肢力量.灵敏及协调等素质。 2.学生充分体验篮球游戏与比赛的乐趣,调整适时的心理状态,与同伴友好相处。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善于动脑,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及培养竞争意识。 1.游戏与篮球热身操; 2.尝试进行曲线运球。 3.学习与练习曲线运球。 4.4VS4; 5.体能练习: 侧滑步.开合跳.折返跑 1.游戏激发兴趣; 2.学生自主探索; 3.教师讲解与示范; 4.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5.组织比赛
5 行进间运球+防守+急停急起 通过高低.直线和曲线的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结构化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享受篮球运带来的快乐,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热身游戏: 抓尾巴。 2.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 3.游戏 4.1vs1。 5.体能练习: 追逐跑。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6 双手胸前传接球 1.学生理解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多数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运用。发展学生们移动、协调等身体素质。 2.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的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1.学习双手传接球+结合运球跳步急停 2.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7 运球跳步急停+防守+多种方式传接球 1.在有防守的情况下,运球急停后,可以通过假动作或者其他方式将球传出,传球方位准确。 2.享受篮球运动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热身 2.学习防守下的传接球结合运球跳步急停 3.同伴合作比赛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8 运球跳步急停+单手肩上投篮 1.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领,能够在游戏中运用运球急停连贯衔接单手肩上投篮。 2.享受篮球运动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热身 2.学习单手肩上投篮 3.结合运球跳步急停+单手肩上投篮 4.小组比赛 5.体能练习 1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2.学生模范,自主学习; 3.教师讲解与示范; 4.学生练习,组织展示与评价; 5.巡回指导,言语激励。 组织游戏与比赛
9 行进间运球+消极防守+单手肩上投篮 1.能在消极防守的情况下通过作假动作+投篮,投篮动作基本不变。 2.享受篮球运动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 2.学习行进间运球结合消极防守的投篮组合动作。 3.同伴合作练习与比赛 4.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0 行进间运球+防守+单手肩上投篮 1.能在突破防守的情况下,单手肩上投篮,运用所学技术积极参与比赛。 2.享受篮球运动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 2.学习行进间运球突破防守的单手肩上投篮组合动作 3.分小组进行练习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1 接球+单手肩上投篮 能够做到主动迎球,接球后衔接单手肩上投篮。 2.积极参与游戏与比赛,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游戏 学习传接球衔接单手肩上投篮组合 3.分组进行练习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2 跑位+接球+单手肩上投篮 能做出无球跑动,基本做到跑向球主动接球+投篮 2.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热身 2.学习无球跑位,传接球结合投篮组合 3.分小组练习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3 有防守的运.传投.综合练习 1.通过有防守的运.传.投综合练习及抢篮板球,知道多打少时及时分球,少打多时,以防有球队员为主,根据场上情况能做出适合的反应。享受篮球运动并能积极参与,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 2.学习有防守的运传投组合练习3.分小组练习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4 运.传.投综合练习+抢篮板球 知道2v2和3v3时采用人盯人防守,并能在提示下盯住所防队员能够根据投篮者的出手方向.角度.速度等判断球的飞行路线,并积极抢篮板球。 能积极参与游戏与比赛,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正确看待练习时的碰撞,与同伴友好相处; 3.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1.游戏热身 2.学习人盯人防守,无球跑位及运球投篮的组合动作。 3.分小组进行练习 4.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5 基础配合+抢篮板球 知道简单的技战术组合,空切和突破分球,在攻防对抗中,能够根据投篮者的出手方向.角度.速度等判断球的飞行路线,并积极抢篮板球。 能积极参与游戏与比赛,调整适时状态适应新合作环境,正确看待练习时的碰撞,与同伴友好相处; 培养学生的良好竞争意识,勇于挑战的品质。 热身游戏。 2.学习跑位,抢篮板球的方法及时机3.同伴合作比赛 4.3vs3 5.体能练习 1.游戏激发兴趣;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巡回指导,师生互动,言语激励; 4.组织展示与评价 5.组织游戏与比赛
16 — 18 半场3人vs 3人 知道单一技术比赛和组合技术比赛的规则和方法,及半场3vs3 比赛流程,能够明确比赛队员,裁判员,教练等角色,在比赛中能够合理运用所学技战术,发挥团队力量,尊重裁判,尊重对手。 了解,比赛场地规则.犯规.违例.罚球.发球等。 正确看待胜负。 团队比赛:半场3vs3 挑战赛: 单一技术比赛:全场行进间运球比赛(速度);全场运球急停急起比赛(速度); 组合技术比赛:运球+传球接力赛(传接球成功率);运球急停投篮比赛(命中率);接球投篮比赛(命中率); 比赛组织过程:介绍比赛流程,组织双方运动员参与比赛,公平执裁。 颁奖典礼:冠军,亚军,季军。
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大单元第6课时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立足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练赛评”为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情感体验,在课的过程中,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及比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良好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大单元教学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内容,篮球胸前传接球是篮球中基本的技术动作,是串联进攻,突破防守,获得投篮机会的主要手段。本单元让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的传接球时机,传的力量、角度、观察与判断等各种关系、要素、内容,最终达到在各种运动学习条件下的学生之间实现“快、准、稳”,从学会动作到会用动作的技能目标;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接纳他人。本单元采用小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为主,以赛季型教学方式为主,旨在通过各种运动情境的再造与比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学练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并能在体育展示或比赛中运用。运用比赛规则参与裁判工作,观看体育比赛并能进行简要评价。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男生对篮球项目学习的兴趣浓厚个别男生基础较好,个别女生对篮球不感兴趣,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运动兴趣学生运动能力。本课选择围绕篮球的胸前传接球和四角多球传接球进行教学,教学方式以游戏比赛穿插在教学之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从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实用技能并进行团结合作的品德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一项内容。 学生前期没有进行过赛季型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细致地指导,给学生完整、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理解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多数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运用。发展学生们移动、协调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体育品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的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内容:
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四角轮换传接球
体能练习:补偿性双人体能练习
比赛:闪电传球大比拼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球的力度、时机、准确性。
难点:传球的时机以及接球手型的保持。
七、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探究体验法.讲解示范法.纠错法.游戏.比赛法.激励评价法等方式进行教学。
学法: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观察法.探究性学习.自我鼓励学习,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八、教学过程
集队、课堂常规→动态热身篮球操→游戏→体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分组练习 →比赛展示(能力分组)→体能练习→身体拉伸→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宣布下课
九、教学亮点
1.游戏化教学
2.练习结构化设计
3.突显各个练习环节的评价
十、场地器材
一个篮球场;41个篮球;雪糕筒标志碟敏捷圈;音响
十一、安全措施
1.及时了解学生学情,依据学情制定教学设计;
2.检查场地及器材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3.充分热身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变化;
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自我及他人人身安全;
5.规范课堂常规,强调练习秩序。
学校 班级 五年级 单课次 执教教师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理解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多数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和运用。发展学生们移动、协调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3.体育品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的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习内容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体能练习
重点 传球时蹬地、伸手、压腕、拨指 难点 传球的时机以及接球手型的保持
场地器材 场地: 篮球场 器材:小篮球、标志桶、马甲、大呼啦圈、小篮筐、辅助练习道具、音箱
安全措施 1.注意练习时间与间隔距离要适宜,避免相互碰撞。 2.关注到全体学生,在课中随时留意学生的身体情况。 3.课前充分准备,循序渐进,提前了解学生阳康后身体状况。 4.对场地器材进行仔细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教学流程 集队、课堂常规→动态热身篮球操→游戏→体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分组练习 →比赛展示(能力分组)→体能练习→身体拉伸→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宣布下课
课的结构 达成 目标 学习 内容 学生 活动 组织 方式 教师 活动 评价 时间 运动 负荷
课堂常规 1.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明确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 1.1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1.2检查服装,强调安全问题,合理安排见习 生 1.1.1 集队要快静齐 1.1.2 服装符合上课要求 1.1.3 认真听讲,明确课堂容 组织1: 1.1.1.1 教师提前到达教学场地。 1.1.1.2 师生问好。 1.1.1.3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3 小
动态热身运动 2.激活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使身体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1 热身跑 2.2 篮球操(球性练习 2.3 游戏:反应大比拼(一人传球,一人以最快速度接球) 2.2.1 按音乐节 奏和教师口令 做热身。 2.2.2听从老师 指挥,注意 力集中,做好 热身操,充分 活动身体各 关节。 组织2: 2.1.1.1 教师语 言要清晰,讲解 课堂要求。 2.2.2.2跟音乐, 带领学 生动态 热身。 2.2.2.3讲解游 戏方法,安全提 醒。 5 中
技术技能学习 通过体验原地双手传接球,规范学生传接球技术动作,为后面课程打好基础。 4. 通过各种观看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动作。 5.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接球练习,利用 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 加团队合作精神。 6.通过比赛和分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 展示学习成果,激发 学生参与 锻炼的积极性。 3.1 学生2人一组感受体验原地传接球,可利用各种不同方式传球。 4.1 导入新课《胸前传接球》,1.“以引定向”,问题式导入: 怎样传球快速有力? 4.2 辅助练习,利用道具前后两人一组徒手无球练习、有球练习 5.1 分组练习:对角跑动传接球 5.2 分组练习传准练习规则:四角传球,传球后迅速跑到接球队伍后边 6.1 分层比赛A、B两组: A组:进行运球移动定点传接球比赛 B组:3V3半场篮球赛 3.1.1 原地传 接球练习,激 活球性。 4.1.1 听讲解、 看示范,了解 练习方法。4.1.2 “比较法”体验练习①跨步传球VS原地传球②伸臂压腕传球VS曲臂不压腕传球 5.1.1 巩固正 确的传球技 术 5.2.1 积极参 与,体会动作 要领。 6.1.1 遵守比 赛规则,积极 参与,体现团 体精神。学生 分水平进行 练习。 组织3、4 : 组织5.1: 组织5.2: A B C D 组织6: A组: 3.1.1.1 组织学 生自主原地进 行传接球练习 4.1.1.1 学生认 真听讲 5.1.1.1 组织学 生进行行进间传接球练习,巡 回指导纠错。 5.2.1.1 教师讲 解练习,纠错评价练习。 6.1.1.1 教师讲 解比赛方法、规 则和要求、安 全提示等。 6.2.1.1 教师巡 视各小组练习 情况,巡回指导 3 3 8 6 小 小 中 高
体能练习 7.通过不同的训练项目增强运球的稳定性,提高球性。 7.1 体能练习: 学生根据音乐完成练习动作: ①坐姿左右转体 ②俯卧开合跳 ③俯卧左右拨球 ④快速左右跳 ⑤快速前后跳 7.1.1克服困难,与同伴合作坚持完成体能任务。 组织7: 7.1.1.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8 高
拉伸放松运动 8.放松恢复 9.总结归纳享受成功找出差距 8.1拉伸放松 9.1 分享练习的成功与喜悦 9.2 布置课后作业 (1) 观看篮球比赛 (2) 对墙练习双手胸前球技术 8.1.1跟随教师做放松练习 9.1.1认真聆听总结与评价,进行反思;明确家庭作业。 组织8: 8.1.1.1指导学生放松练习 9.1.1.1总结讲评本课情况,安排学生归还器材4.和学生再见 4 小
评价 反馈 完善
平均心率 140-160次/分钟 强度指数预计 1.5
运动心率曲线图预计 群体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 75%
个体运动密度 (练习密度) 55%
课后反思 通过游戏来巩固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组织不够好,这也是我今后的上课在选择游戏的环节需要加以改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