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5 07: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中世纪的圣母像僵硬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通过宗教题材突出了人性,展现了一位母亲的慈爱,更加突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黑暗的中世纪”
材料一: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巷道、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5世纪—15世纪,欧洲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一切。
教会利用至高无上的地位,控制科学,政治,经济,垄断文化,他们认为,凡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为了维护神学的权威,教会把一切敢于公开反对和置疑神权的学说或人视为异端,疯狂的消灭和摧残。
中世纪,没有自由、没有个人幸福、没有理想,人们成为上帝忠实的奴仆(欧洲当时95%以上是文盲。)。14到15世纪,就有5万人以上被投河或烧死。
文化落后,思想愚昧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无知和迷信的时代”
尽管中世纪的黑暗势力强大,但教会的专制并没有阻挡人们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信念,更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随着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他们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
第五单元 · 走向近代
第14课 文艺复兴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自省于心 自励于学
1.掌握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背景、影响等概况。
2.识记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体会人文主义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
3.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感悟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学习目标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1、含义:
2、时间:
3、地点:
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
古旧而恬美的佛罗伦萨
水城威尼斯
材料1:12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便成为自由城邦 ,交通的便利和商业的繁荣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加之自由的政治氛围, 使这里产生了西方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向达:《文 艺 复 兴 新 探》
材料3: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4: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①根本原因: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④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材料2: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②资产阶级想要冲破罗马教廷对精神的禁锢。
禁欲主义
无所作为
形式虚伪
神学理论
禁锢人性
悲观主义
追求现世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真实情感
重视科学实践
鼓励发展个性
乐观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反对封建神学不是反对基督教
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文艺复兴”真的只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材料: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实质: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②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材料一: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阶段 代表人物 国家 成就
先驱
全盛
扩展
但丁
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
达芬奇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意大利
意大利
英国
《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阅读教材第66—68页,完成下面表格填写
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出生于佛罗伦萨,担任过公职,参与政治活动。后因反对教皇,而被没收全部家产,终生放逐,最后客死他乡。他的代表作《神曲》,使用意大利方言写成该作品。恩格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人。”
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
——但丁
《十日谈插画》
文学三杰
但丁
薄伽丘
彼得拉克
提出“人学”来对抗 “神学”,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十日谈》,强调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讽刺基督教会,批判等级观念。
达.芬奇(1452-1519)多才多艺,既是画家,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绘画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复杂,充分展现人性美!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
发源地
根本原因
核心思想
影响
代表人物及作品
14-17世纪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实质
人文主义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意】但丁
【意】达·芬奇
【英】莎士比亚
《神曲》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课堂小结
项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不同点 目的
主要思想
方式
影响
相同点 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冲破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民主与科学
人文主义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宣传民主与科学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打击,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都反对封建制度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都推动了文学领域的发展
比较:新文化运动
历史回望:
以思想解放助力使命担当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古代,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文景之治,从唐朝的贞观之治到乃至体现中国古代历史最后繁荣的康乾盛世,无不是由于思想的大变革进而推动的社会大进步。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了欧洲人们的认知;在日本,明治维新则带领近代日本走上富图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成就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些历史事件都一一印证着,正是由于思想的先在解放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习近平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013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