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东高考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广东高考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专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5 23: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基础集训
知识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2023届浙江嘉兴9月测试,24—25)下图为澳大利亚及周边海域2022年8月连续两天内的天气形势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1.这两天内正确的时间排序是 (  )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答案 D
2.此季节图中 (  )
A.甲地盛行西北风    
B.乙地草木茂盛
C.丙地太阳辐射强    
D.丁地降水较多
答案 D
(2022湖南,9—10,6分)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 m/s的风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北风辐合型
南北风辐合型
南风辐合型
3.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
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
答案 C
4.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  )
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    
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 B
(2021广州一模,7—9)2020年10月19日北京气象台发布:北京20日天空将由蓝转灰,空气质量以中等污染为主。下图是北京2020年10月21日8时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19日北京天气状况是 (  )
A.晴朗    B.多云    C.阴雨    D.大风
答案 A
6.20日天空由蓝转灰时,北京正处于 (  )
A.冷气团控制    B.冷锋过境前
C.冷锋过境时    D.冷锋过境后
答案 B
7.21日北京天气状况是 (  )
A.狂风暴雨    B.多云转雨    
C.升温转阴    D.降温转晴
答案 D
(2020北京,8,3分)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8.据图推断 (  )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答案 C
知识点二 气压系统与天气
(2022汕头一模,7—8)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称为龙卷风,2021年美国罕见的在12月份遭遇8年来等级最高的龙卷风暴,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极地升温背景下北极涡旋(北极上空大型冷性气旋系统)分裂,冷空气南下扩散有关。下图示意龙卷风发生时美国本土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推测此次龙卷风暴发的区域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2.判断北极涡旋的气流流动方向及此次龙卷风暴发前几日涡旋强度变化 (  )
A.逆时针减弱    
B.逆时针增强
C.顺时针减弱    
D.顺时针增强
答案 A
(2020江苏单科,6,2分)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此时①地最可能 (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答案 A
(2019江苏单科,8,2分)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4.此时,澳大利亚 (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答案 A
知识点三 气象灾害
(2023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摸底,5—6)由于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北疆暴雪可分为冷锋暴雪和暖区暴雪。位于北疆北部的塔额盆地和北疆西部的伊犁河谷都是向西开口的“喇叭口”地形,两地均是新疆冬季主要的暴雪区。下图示意某年1月29日至2月1日两次暴雪期间塔额盆地塔城站(图a)和伊犁河谷霍尔果斯站(图b)天气要素变化(露点是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两次降雪 (  )
A.塔城站与霍尔果斯站均为暖区暴雪
B.塔城站为冷锋暴雪,霍尔果斯站为暖区暴雪
C.塔城站与霍尔果斯站均为冷锋暴雪
D.塔城站为暖区暴雪,霍尔果斯站为冷锋暴雪
答案 D
2.两站形成暴雪的共同原因是 (  )
A.受冷气团影响    
B.受暖气团影响
C.地形抬升强烈    
D.东北风势力强
答案 C
(2021天津,4—5,6分)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据气象专家分析,此次沙尘暴源于蒙古国。图Ⅰ是此次沙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图Ⅱ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四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3.图Ⅱ四幅图片中,沙尘天气的分布与图Ⅰ天气形势相吻合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4.根据此次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判断推动此次沙尘暴快速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旋西移    B.反气旋东进
C.冷锋南下    D.暖锋北上
答案 C
(2021汕头一模,7—8)2020年12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等级寒潮预警“霸王”级寒潮自北向南带来了一场“跨年表演”。下表为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2日汕头市天气资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日期 最高温 最低温 天气
12月28日 23 ℃ 16 ℃ 多云
12月29日 26 ℃ 12 ℃ 多云转晴
12月30日 15 ℃ 6 ℃ 多云转晴
12月31日 14 ℃ 5 ℃ 晴
1月1日 15 ℃ 6 ℃ 晴
1月2日 17 ℃ 9 ℃ 晴
5.关于汕头市28日至29日最高温的变化,可能原因是 (  )
A.多云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强
B.冷气团强势,暖气团被挤压积聚
C.沿海地区,海洋调节作用强
D.山地背风坡,南下气流下沉增温
答案 B
6.此次寒潮过境,汕头市未历经降雨。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冷气团势力强劲,气流下沉
B.寒潮推进速度过快,水汽难凝
C.暖气团湿度较低,水汽不足
D.地处冬季风背风坡,气流干冷
答案 C
综合集训
知能点一 锋面系统的判读
(2022海南,6—7,6分)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据图推断,此时 (  )
A.甲地大风降温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大浪高
答案 A
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 (  )
A.冷锋    B.反气旋    
C.低压    D.西北风
答案 C
(2022茂名二模,11—12)2022年2月18日起,广东遭受严重寒潮影响。下图示意2022年2月17—26日广州市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影响17—18日广州市日平均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  )
A.暖气团受挤压    B.城市热岛效应
C.暖气团移动快    D.冷气团势力弱
答案 A
4.2月21日后广州市气温的变化说明 (  )
A.大气保温增强    B.受暖气团控制
C.寒潮完全结束    D.晴天时数增多
答案 D
(2021浙江6月选考,24—25,6分)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5.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冷锋 距地面1.5~2.0千米 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冷锋 距地面2.0~2.5千米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暖锋 距地面2.0~2.5千米 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暖锋 距地面1.5~2.0千米 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答案 D
6.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7.[2020山东,17(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
(2)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6分)
答案 (1)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2)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知能点二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和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2023届广东高三开学考,5—6)2019年10月,澳大利亚暴发了一场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火灾蔓延至整个大陆,造成至少5亿只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死亡,并可能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在大火发生区常见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旋转前进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火焰龙卷风。下图示意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及火灾现场的火焰龙卷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时刻,火灾严重区的火势可能 (  )
A.减弱    B.增强
C.向东南扩散    D.向西南扩散
答案 A
2.“火焰龙卷风”属于 (  )
A.反气旋    B.低压槽
C.气旋    D.高压
答案 C
3.(2022浙江6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分)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4分)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 (1)位于西北(北)部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于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4.[2022全国甲,37(1)(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
(2)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分讲集训
(2023届汕头金山中学摸底考试,18—20)据2022年6月2日“湖南气象网”消息:预计6月2日至5日湖南省自北向南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端午节假期(3日至5日)全省自北向南有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湖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受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和中低层低涡切变共同影响,湘北、湘中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一般在端午节前后易形成较长时间的降水天气,从而产生“端午水”的汛期现象。那么,此次降水类型主要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答案 C
2.西南暖湿气流主要来源于 (  )
A.南海北部湾    B.印度洋孟加拉湾
C.东海杭州湾    D.黄海胶州湾
答案 B
3.下列关于对材料中的“中低层低涡”所指天气系统的理解,表述正确是 (  )
A.对流层的高气压或气旋
B.平流层的低气压或气旋
C.对流层的高气压或反气旋
D.对流层的低气压或气旋
答案 D
(2022韶关二模,6—8)下图示意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此时 (  )
A.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吹东北风
B.南部沿海海域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C.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吹东南风
D.京津唐地区的雾霾可能较为严重
答案 A
5.此时N地 (  )
A.受气旋控制    
B.气压可能为1 034 hPa
C.受反气旋控制    
D.气压可能为1 038 hPa
答案 C
6.若该日持续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与赣南地区相比,江淮地区 (  )
A.大气逆辐射强    B.昼夜温差大
C.大气对流旺盛    D.空气湿度大
答案 B
(2022广东一模,14—16)强对流过程中,水滴下降时对空气拖曳能产生下沉气流。图1、图2分别示意2015年9月11日阿拉伯半岛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1
图2
7.过境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 A
8.地面辐射出现低谷主要因为 (  )
A.气温降低    B.蒸发吸热
C.大气反射增强    D.相对湿度增大
答案 C
9.推测曲线M可能代表 (  )
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短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地面吸收短波辐射
答案 C
(2021浙江1月选考,24—25,6分)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0.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
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
答案 B
11.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2020浙江1月选考,14,2分)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12.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B
13.(2022湖南长郡中学一模,17创新点:逆向思维与独立思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35°N以南)属于青藏高原主体。一般来说,由于北部祁连山脉的阻挡,影响青海省北部地区的地面冷空气一般有两股,一股是强冷空气灌入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从而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而自西向东影响北部大部地区,在后部冷空气很强时也可以南溢进入高原主体,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西路冷空气”。另一股冷空气往往沿着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区迅速东移南下,因沿途路径相对较为平坦,移速较快,很容易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形成向西回流倒灌的冷空气,成为影响青海东北部地区的另一股冷空气,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常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下图为青海湖锢囚锋生消过程中降水落区分布概念模型图。
(1)图中左阶段,青海湖出现增温现象,请分析其原因。(6分)
(2)图中中阶段形成锢囚锋,判断东西路冷空气势力强弱,并说明原因。(6分)
(3)图中三个阶段雨区,请任选一个雨区,简述其分布与形成差异。(6分)
答案 (1)东西两路冷空气沿地形相对低洼处向青海湖地区汇集,西路冷空气已经到达青海湖西侧开始堆积,而东路冷空气则已沿东部河谷地形倒灌进入青海湖东侧,处于二者之间的青海湖地区受两侧冷空气锋前暖空气挤压的影响,这一区域整层空气相对前一天有所增温膨胀。
(2)西路冷空气势力强于东路冷空气势力。原因:西路冷空气顺阿尔金山山口进入,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加快,西路冷空气势力更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高气温更低,西路冷空气势力更强;西路冷空气顺地势从高处往低处自西向东运动,重力叠加,势力增强。
(3)左图中的两个雨区均为冷锋雨区,各分布在冷气团一侧。中间图中的两个雨区均为锢囚锋雨区,均匀分布在锋线两侧。右图中的雨区是在锢囚锋消亡后,随着冷空气向南部高原爬升,降水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南部偏北地区出现较强的降水,形成冷锋雨区。
14.(2022北京,17,8分)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南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图(a)为毛里求斯岛地图,图(b)为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16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1)分析在强热带气旋影响下,此时毛里求斯岛的主导风向和降水状况。(5分)
(2)说明岛上不适合发展内河航运的理由。(3分)
答案 (1)强热带气旋中心位于毛里求斯岛西北方,因南半球热带气旋顺时针旋转,该岛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在气旋的辐合上升作用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下,该岛出现强降雨。
(2)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落差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等。
15.(2018课标Ⅱ,37,22分应用点:揭秘美国龙卷风走廊的成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4分)
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