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教学重点】
1.分析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
讨论重点:坚强还是软弱?真情还是假意
【导入新课】人海茫茫,一生中我们会相遇很多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泛泛而交,有的相伴一生……人与人之间,有的真情相伴,有的假意逢迎……窦娥是蔡婆婆假的童养媳,她与婆婆间有没有真诚?如果有一个男子,在初恋离开后30年如一日保持着同样的习惯,还把他们共同的孩子以女人的名字命名,那么他对她,算是很爱了吧?周朴园与梅侍萍之间有没有真爱?“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奥菲利娅认为,哈姆莱特是 “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重点赏析《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教学进程】
任务1 坚强还是软弱
讨论1. 窦娥是软弱还是刚强?
面对张驴儿的要挟,窦娥坚决要“官休”,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控诉天地就是大胆的抗争;但是明明没有为张驴儿父亲投毒,窦娥为什么又屈招呢?(教师课前应充分准备资料,应对学生的课堂生成。)
【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不走前街走后街是怕怕婆婆伤心,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见其善良。作者刻画的窦娥心底越善良美好就越显出价值,显出冤屈之深。
窦娥因父亲求取功名欠下债务而抵债成为童养媳;窦娥因张驴儿对婆婆下毒误伤张父而替婆婆屈招受过;窦娥因官吏崩溃法治黑暗而蒙冤问斩。
善美却蒙冤又忍冤,令人悲愤。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做童养媳,二十岁就守寡三年,遵守礼法、苦度青春的弱女子挥洒同情之泪。
窦娥的反抗是徒劳的,但又是惊天动地的。窦娥所抗争的,不过是顺从自己的意愿,遵从社会的规则与人无害地活着,但善良和倔强都成了悲剧的诱因,正是因为善良和倔强,她走向了悲剧的宿命,也是因为这善良和倔强,才见出人物个性的光辉,让悲剧悲得如此彻底。窦娥的三桩誓愿是弱者的呼号,尽管微弱,却显示了人不自由毋宁死的尊严。
讨论2侍萍坚强还是软弱?
【提示】她年轻时和周朴园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婚恋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她和她的第二个儿子被赶出周家,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都不如意。她什么事都做。坎坷不幸的遭遇,没有消磨掉她的美好的品质,只是让她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对于她和周朴园过去的恋情,她虽然愤恨于当年周朴园的无情无义,不过由于部分责任在周朴园的母亲身上,因此她难免对往事有一些怀念,对周朴园也残留有一些感情。
比如,当她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不想再隐瞒自己身份的时候,周朴园却想逃避,打算中断对话,她接连两次追问:“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她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因为这样就表明周朴园对“侍萍”怀着真诚的想念,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安慰。
又如,她的身份刚一点明,周朴园的几句让她觉得受到莫大侮辱的话深深刺痛了她,她内心积聚的愤恨、痛苦化作一段段话倾泻出来,局面一时超出周朴园的控制,可是在她稍微平静一些之后,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就让她基本相信了他的“真情”。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侍萍对周朴园恨得不够彻底,她善良、温柔。
她要马上带着四凤走;她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随手撕掉;她肯定地说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勇敢,更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
她只想见见她的大儿子周萍一面,却没想到要认他;后来眼看着兄弟相斗,她感情激动,心绪混乱,差点向周萍明说自己的身份,可还是立即控制住自己。说明她的清醒。
她的典型语言,比如下面这段对话的潜台词。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他是你的弟弟呀!)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这个畜生!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周萍打亲弟弟大海的举动使她愤慨,感到阶级对立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就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当看到眼前的儿子成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时,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任务2 真情还是假意
讨论1.窦娥与婆婆之间是真情还是假意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窦娥与婆婆之间有无真情?(教师为学生提供《窦娥冤》其余三折,帮助学生从全本戏中认识理解窦娥与婆婆的情感)
【明确】①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窦娥的正面形象则主要是在与蔡婆婆的对比中体现。为了蔡婆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表明上看是具有极强的利他精神的,不过窦娥的观念中也不乏利己的思想,在(后庭花)、(青哥儿)和第一折末尾的“赚煞”曲中,窦娥一再强调蔡婆婆的忘了昔日和丈夫的恩情,这难免不是把她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了蔡婆婆身上,窦娥受到父亲在三从四德上的观念影响,认为女子应该对丈夫忠诚,坚守贞洁而不是随心转嫁,她认为蔡婆婆也应该对自己的前夫忠诚,不过,蔡婆婆并非是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就移情他人,寡妇改嫁并非完全不被社会接受,著名词人李清照就曾改嫁,“再嫁之类的事情在两宋比较普遍。从程颐默许儿媳改嫁到王安石嫁儿媳,甚至连仁宗曹后也是再嫁之女,所有这些无不说明在整个宋代女子再嫁的习以为常。仅《夷坚志》一书所载的女子改嫁的事就达61处。”但是从南宋理学的对女子守节的强化开始,元代在汉人中也有所继承,所以,窦娥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从自己角度出发的要点,但是这不能替代她一系列为蔡婆婆和丈夫家庭的忠心,所以窦娥是具有很强利他精神的正面人物,其贞德与烈性也正是作者和后人所称赞的道德意志。
小结:窦娥的悲剧使人神共愤,以至于在戏剧场景的处理上采用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三年大旱”两种超自然现象和一种自然灾害来表现“恶”势力占主导下的楚州社会。楚州已经是一场人间炼狱,都映射在窦娥的冤案之中,首先是从商必贪,再是流氓横行,唯一的执法机构贪污受贿,再加上自然灾害,楚州地界的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恶势力在最初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自私与贪恋成为了此地的代名词。然而,戏剧的处理并没有在此结束,出于人们感情满足需要,一个正义的结局需要被实现,“以挟乐天的精神故,故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催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窦娥冤》的悲剧有一个二元结构所造成,它包括正邪的对立,利己与利他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冲突,伦理两难的困境,种种冲突似乎都在指向人性一些难以战胜和跨越的因素。真正的悲剧不仅沟通文学虚拟世界与人类社会,而且将人的道德与罪名深深刻在历史的竹简之上,无法逃避的责任伴随着无法挽回的伤痛,那一幕幕场景就是人类千百年无法治愈的伤口,无可弥补神经。在悲剧的法则下,不可能有补偿。窦娥悲剧对于现实的意义是,尽可能培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自我认知和他者识别能力,从而避免在险恶环境中的伦理困境和生存危机,人们会去相信正义不会缺席,但是人们很难去弥补迟到的正义带来的永恒的伤疤。但是这场斗争不会停止,就像夸父对落日的追寻那样,明知前途未卜,但仍负重前行。
讨论2(也可采用辩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思辨性思维)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中到底有几分真情?(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但要求有理有据)
1.真情说
其一,三十年前20几岁的周朴园,对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侍萍产生恋情,是自然真实的感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抛弃而投河自尽。
其二,周婚后生活不美满,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和周结婚的第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身体不好,加上周不爱她,婚后不久就死了。蘩漪个性傲慢,根本不是周朴园喜欢的那种女人,在这种情形下,周朴园自然怀念初恋情人。
2.假意说
其一,听说侍萍还活着,周朴园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见。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害怕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有损门第。这表明了周朴园的伪善和丑恶。
其二,当他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冲突中来。先是声色俱变地责问,接着试图以“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为由,企图稳住侍萍,使其不再提旧事;口口声声表白不忘旧情,以期逃避侍萍的谴责;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暴露了他的冷酷和凶残。
【参考资料】《语文学习》2021.11黄邵震·三十年来心事——也谈《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三十年前,侍萍作为周家下人梅妈的女儿,已经为周朴园生过一个男孩且又刚生下第二个男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没有看到周家为此兴起过什么大的波澜。比较合理的解释,一方面周家是默认侍萍的存在的,另一方面侍萍也自认为至少是有做妾的可能并是能接受这一现实的。其实,在旧式封建地主家庭里,这样的情况本就是司空见惯的。
在当年的那场事件中,周朴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是主动帮凶还是软弱无力?在当时,周朴园与侍萍是隔离的。很显然,周朴园若是主动帮凶,就不需要对他进行消息封锁。
在“朴侍再会”的初始部分,周朴园谈及“梅小姐”曾说:“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也就是说,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晚上得知侍萍抱着刚出生的第二个儿子冒雪出走之后,在短时间内曾追寻过侍萍,并且一直追到河边。如此,则说明当时的周朴园不仅不是帮凶,甚至还挣扎过。只是,周朴园的这些挣扎是软弱的、无力的。
至此,我们可以说基本还原了当年事件的真相。当年朴侍之事在周家是得到默认的,赶走侍萍主要是由于外部的压力,执行人是周老太太,在整个事件中,周朴园都表现得软弱无力。三十年前,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他们确实有过一段真正欢好的愉悦时光。事实上,“软弱”恰恰就是“真情”的反映,因为如果没有真情,也就没有软弱的理由了。
但是,周朴园真正“爱”的,不是鲁侍萍,也不是梅侍萍,而是寄居在“侍萍”这一美好幻象之内的自己。三十年,周朴园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个“只爱自己”的人。而这一转变,从根本上说,即是一种人性的扭曲。
讨论3“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说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怎样的人?(此篇为自读课文,简单讨论即可)
哈姆雷特本来是天之骄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在皇家,没有生活的压力,哈姆雷特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改变了这一切。父亲去世,叔父继位,自己的母亲改嫁给自己的叔父,叔父毒死了自己的父亲。这一系列的事情对这位骄傲的王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的性格也开始发生改变,变得更加复杂。
参考答案1一个内心怯懦犹豫不决的人
在第三幕中,哈姆雷特本来有一个大好的机会可以杀了克劳狄斯,可是哈姆雷特的宗教信仰告诉他,“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的,这样还算是复仇吗。”最后哈姆雷特还是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杀了克劳狄斯。
参考答案2一个鲁莽,而又血气方刚的青年
在故事中,哈姆雷特冲进了皇后的寝室中,斥责皇后的不贞,还错杀了大臣波隆尼尔,在这个时候,哈姆雷特深深表现出希腊人易冲动,易暴怒的特点。
参考答案3一个人文主义者
在书中,哈姆雷特不断对人类的生命和意义发出哲学的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问题”。
哈姆雷特虽然有着卓越超群的才能,但是他的骨子里有一种自负,而这种自负也把他推向了深渊
在敌强我弱的情景中,哈姆雷特处处周旋屡次成功脱身,但是最后的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最后哈姆雷特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 ”他虽然很得民心,但是却并没有与人民站在统一战线上。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再勇猛但个体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最终哈姆雷特处于了孤立的境地,于是就有了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这种局面。而这与他的自负离不开关系。
参考答案4一个正义与理智的形象
在书中,哈姆雷特不知一次对现状发出深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也是他内心的冲突。选择默默承受还是义无反顾来铲除邪恶使其在内心中做着激烈地挣扎,最后哈姆雷特选择了改变现状这个重任。即便是对手很强大,但是哈姆雷特并没有任何的退缩,他与敌人斗智斗勇,设计让叔父自爆,以及通过装疯卖傻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
从这些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哈姆雷特不是一个单面的形象,也不是一个单纬度的性格,他是一个集合了高贵与粗俗,理智与冲动等矛盾的复杂的人物,而这与悲剧的世界密不可分。
【拓展】比较哈姆莱特与本学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
如果说哈姆雷特复杂的性格,来自他的个人痛苦的遭遇,来自于他不被时代理解的人文主义理想,他的行动和思想中充满了延宕,那么贾宝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和哈姆雷特有着共通之处。
首先,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内部成员。有着自己信仰或坚持的礼教。再者他们都是矛盾的性格。
哈姆雷特一方面崇尚理想,一方面又意气用事,错杀大臣,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巨人,一方面在复仇的行动上多次延宕,一方面对美十分追求,一方面又摧毁了自己的情人。
再说说贾宝玉,一方面向往自由,希望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表示厌恶,另一方面又默认了家族认为的金玉良缘。一方面鄙视礼法,一方面又悉数遵从,一方面提倡主奴关系的平等,关心自己的奴婢,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封建社会主子高高在上的样子。
哈姆雷特和贾宝玉都是十分成功的人物角色,两个人的性格都有着互相矛盾的地方,这也是跨时代跨距离的两个文学大家在人物塑造上的不约而同。
【布置作业】
写作台本及表演:选择三篇文章的一个片段,写作台本,进行话剧表演,丰富审美体验。
【设计理由及操作】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戏剧的表演特点,结合实际教学课时需求,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三文中喜欢的片段进行台本写作并表演,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戏剧特征、剧中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为保证课本剧表演的效果,比赛前,老师要提前制定好评分标准,比如台词的流利程度、感情的融入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