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上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上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16:2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
1.用 Mg、MgO、Mg(OH)2、H2SO4溶液、Na2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 MgSO4的方法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C.氯化钠、食盐、NaCl D.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3.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2﹣、Cl﹣、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4.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5.热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东在实践基地劳动时,发现蔬菜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这是典型的缺乏钾元素的症状,他应该施下列肥料中的(  )
A.氯化钾(KCl) B.硝酸铵(NH4NO3)
C.尿素[CO(NH2)2] D.碳酸氢铵(NH4HCO3)
6.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
7.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乙
A HCl溶液 NaOH溶液
B HCl溶液 大理石
C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D CuSO4溶液 铁 粉
A.A B.B C.C D.D
8.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9.小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石灰水有剩余
C.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10.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克,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克
B.反应在A、B点之间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反应至B点时,溶液中氯离子数量和A点相同
D.反应至C点时,溶液中水的质量随m2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
11.一定温度下,向agHCl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Cl完全反应完时消耗Na2CO3的质量为m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含有溶质NaCl
C.图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为m﹣n=c﹣a
D.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n﹣b+a)g
12.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Cl﹣
B.可能不存在Na+
C.一定存在Na+、NH4+、CO32﹣、SO42﹣
D.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13.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如图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4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但不应过量,否则会影响精盐的纯度
D.溶解过程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1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B.滴入适量Cu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D.测得混合液中Na+与的个数比为2:1
15.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克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毫升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克
C.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克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6.根据现象写出相应化学式:A   B   C   D   .
17.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18.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3)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替代。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3)通过③所得的溶液中除了过量的稀硝酸外,还有哪些溶质?   。
三、探究题(每空3分,共54分)
20.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
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    。
(2)BC段减少的沉淀是    。
(3)杂质一定含有    。
21.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开展探究实验。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除了C瓶内的水流入D中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2)在A处烧杯内放置燃烧着的蜡烛,打开止水夹,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3)若利用该装置探究盐酸具有挥发性,则在A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酸,B试管加入    ,打开止水夹,根据实验现象可以作出判断。
22.为了将NaCl和CaCl2的混合物粉末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沉淀B化学式是    ,滤液C中溶质成分有    。
(2)根据以上方案得到NaCl固体测定含有杂质,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在步骤Ⅴ滤液C蒸发结晶之前,先滴加足量的    ,既能除去所含杂质,又能有效防止新杂质的引入,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小乐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写出验证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
(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
24.某KNO3化肥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KNO3是一种    肥,白色沉淀E是    ;
(2)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混合物中不含    ;
(3)小明通过白色沉淀F,认为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Cl和(NH4)2SO4、一定没有K2CO3,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四、计算题(8+9+10)
25.向盛有Fe2O3粉末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充分搅拌,粉末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往A点所示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    。
(2)加入NaOH溶液40g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映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本次实验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还是把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   。
(2)上述过程能够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3)小明提出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你是否认同此方案?并说明理由。    。
27.向200g一定质量分数的CuSO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后再加入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o~a溶液导电性逐渐   (选填“增强“或“减弱”)。
(2)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   
(3)d点溶液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表示)
(4)能否计算出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能请写出计算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A 2.C 3.C 4.B 5.A 6.C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C
16.A H2SO4 B Ba(OH)2 C Cu(OH)2 D BaSO4 .
17.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紫色的纸条变红色 。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② (选填“①”“②”或“③”)。
18.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
(2)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③④ (填序号)。
(3)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 氯化镁溶液 替代。
19.(1)硝酸钡;(2)ABD;(3)硝酸钡、硝酸钠。
20.(1)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钙;(2)碳酸钡;(3)硫酸钠。
21.(1)B试管内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C;
(3)若B中加入的是紫色石蕊溶液,则石蕊溶液变红色;若B中加入氢氧化钠和酚酞红色溶液,则红色溶液变无色。
22.为了将NaCl和CaCl2的混合物粉末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1)CaCO3;碳酸钠、氯化钠;
(2)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23.小乐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写出验证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打开弹簧夹,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 。
(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 。
24.(1)复合;硫酸钡;(2)碳酸钾;
(3)因为步骤一引入氯离子,干扰NH4Cl的检验;将步骤一中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25.(1)变红色;
(2)Na2SO4、Fe2(SO4)3;
(3)15%。
26.(1)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2)开始时,溶液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pH减小,直到pH=7;
(3)不认同,因为氢氧化钠溶解也会放出热量。
27.向200g一定质量分数的CuSO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后再加入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o~a溶液导电性逐渐 减弱 (选填“增强“或“减弱”)。
(2)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 3.31 
(3)d点溶液的溶质成分有 BaCl2、CuCl2和HCl (用化学式表示)
(4)能否计算出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能请写出计算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