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高考一轮文言文复习
之
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古今异义
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1、词义扩大
“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古今词义的变化
色:
古义:
今义:
脸色;
颜色
皮:
古义:今义:
兽皮
皮肤
池:
古义:护城河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今义:池塘
妇人:
古义: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曰妻
今义:已婚妇女
2、词义缩小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如:“臭”,
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其臭如兰,乳臭未干,铜臭),
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
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温良恭俭让),又可表示责备之意(二世使人让章邯),
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金
例: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
今义:金子,黄金
妻子
古义:妻子与儿子
今义:老婆
丈夫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丈人
古义:老年人的通称
今义:岳父
事故
古义:事情(包括好事坏事)
今义:意外的不幸。
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到表示乙事物。
如:“涕”
古代:指眼泪(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现在:指鼻涕
如:“偷”
古代:指苟且(偷安,偷合苟容)、浅薄、不厚道(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今义:指偷窃
3、词义转移
君王不放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会厚道纯朴
走:
古义:
今义:
跑
步行,行走
闻
古义:耳朵听见
今义:鼻子闻到
烈士
古义: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有志建功立业之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穷
古义:处境困难(穷且益坚)
今义:经济贫穷
狱
古义:案件(文字狱,小大之 狱,虽不能查)
今义:监狱
如:“很”,
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深,
现在:表示的程度则更弱化了
如:“怨”,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
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4、词义弱化
“恨”,
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
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
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口诛笔伐),
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5、词义强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卑鄙”:
古代: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
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爪牙”:
古代:指得力的帮手,褒义词,
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6、感彩变化
下流:
古义:地位或处境低下;
今义:品德恶劣
回归教材P154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古义
演变类型
②金石可镂。(《劝学》)
今义:
黄金
古义
演变类型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义:
出门所带的箱子、包裹等
古义
演变类型
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氓》)
今义:
埋怨,责怪
古义
演变类型
⑤恨晨光之熹微。
今义:仇视,怨恨
古义
演变类型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贬义词
古义
演变类型
一般指黄河
词义扩大
②金属
词义缩小
③外交使者,出使的人
词义转移
④仇恨,怨恨
词义弱化
⑤遗憾
词义强化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感彩变化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左右
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不超过
不过
以为
认为
【翻译】齐宣王喜欢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拉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把(他用过的弓)给近臣看,近臣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群臣)都说:“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了大王谁还能使用它呢 ”宣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然而(他)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难道不可悲吗!
今义:仅仅。
古义
古义
今义:左面和右面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答案 D
B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都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
D我李广从年轻到现在,和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仗,
A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
C卫青打算上书向天子报告这次军队(失利)的详细情况。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养生丧死无憾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答案:A
A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B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安葬死了的人,老百姓就没有遗憾
C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D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
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答案 C
C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
得上自己’
A在这时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B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D我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最接近的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朝廷之臣莫不畏
答案:D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指请客的主人,也指会议、比赛等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
没有这个人的助力我是达不到如今的地位的
答案:B
加点词的意义古今基本
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C.弃甲曳兵而走
D.蟹六跪而二螯
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并解释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③天下云集响应
可怜 古义:可爱之意,褒义词,
今义: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牺牲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响应 古义: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今义: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④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⑤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⑥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约束 古义:盟约 今义:限制
举 古义:攻克 今义:抬起
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不同色调的物理特性
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⑧沛公居山东时
⑨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⑧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⑨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1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11)璧有瑕,请指示王
(12)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1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 古义:古代是指给人看
今义: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2)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 古义:指大腿
今义:指臀部
(1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 古义:指告诫、告诉
今义:感谢
(1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1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1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果然 古义:饱饱的样子
今义:与事实想的一样
想起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们,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开辟,才有了现在这点立足之地。
到郊野去的人,带上三餐的食物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古义:情意深厚。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②英雄人物。
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7.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8.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19.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
22.垄断
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
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