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3 18:10:59

文档简介

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一、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1.填空。
(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
(2)正方形 绕中心点О至少旋转   °才能与原图重合。长方形 绕中心点O至少旋转   °才能与原图重合。一个任意图形绕任一点旋转   ° 一定能与原图重合。
(3)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cm就变成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增加56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4)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2m,长是1m。如下图,将它截成5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    。
2.选择。
(1)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是(  )。
A.157:100 B.100:157 C.157:200 D.200:157
(2)如图,甲、乙两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进行两种不同的切分(平均分成两块),甲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乙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A.π
B.8
C.2π
D.4π
(3)小东摆的积木从上面看到的是 (图中数据表示在这个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3.
(1)求下图的表面积。(单位:cm)
(2)求下图的体积。(单位:cm)
4.动物保护小组先测得一头大象的位置在(1,3),3小时后,测得这头大象跑到了(7,3)。
(1)在下图中分别标出这头大象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0km,这头大象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3)如果这头大象从(7,3)处向正北方向跑到(7,5)处喝水,按照以上速度,要用多少时间?
5.一根长是2m、横截面直径是40cm的圆柱体木头浮在水面上,小明发现它正好有一半露出水面。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位置;大小;形状;大小;形状
(2)90;180;360
(3)245;238
(4)1.0048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圆柱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2)正方形 绕中心点О至少旋转90°才能与原图重合。长方形 绕中心点O至少旋转180°才能与原图重合。一个任意图形绕任一点旋转360° 一定能与原图重合;
(3)56÷2÷4=7(厘米),
7-2=5(厘米)
7×7×5=245(立方厘米)
(7×7+7×5+7×5)×2=119×2=238(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245 ,表面积是238 。
(4)3.14×0.2×0.2×8
=0.1256×8
=1.0048(平方米)
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1.0048 。
故答案为:(1)位置;大小;形状;大小;形状;(2)90;180;360;(3)245;238;(4)1.0048.
【分析】(1)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叫做平移。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比较: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旋转是物体或图形绕某定点沿某方向移动;
(3)增加的表面积是4个侧面积,这4个侧面积的高是2厘米,增加的表面积÷侧面积的高÷4个=侧面积的底边长;侧面积的底边长-2=长方体的高;因为长方体高增加2cm就变成一个正方体,所以长方形的长、宽是7厘米,高是5厘米,(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高=长方体体积;
(4)将它截成5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8个底面积,3.14×半径的平方=底面积,底面积×8=增加的面积。
2.【答案】(1)C
(2)C;A
(3)C
【知识点】圆柱的特征;比的化简与求值
【解析】【解答】解:(1)正方形的边长看做2,最大的圆的直径是2,圆的半径是1,圆的面积=3.14×1×1=3.14,正方形的面积=2×2=4,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是:
3.14:4=314:400=157:200 ,选C;
(2)甲:2÷2=1,π×1×1×2=2π;
乙:2×2×2=8;
(3)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1)C;(2)C;A;(3)C。
【分析】(1)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据此先分别求出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写出它们的比,并化为最简整数比;
(2)甲比原来增加的是两个底面积,乙比原来增加的是两个切面面积,这两个切面是正方形,边长是2,据此解答;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三竖列,左边的竖列是一个正方形,中间的竖列是三个正方形,右边的竖列是两个正方形。
3.【答案】(1)解:5×5×6+3.14×2×3
=150+18.84
=168.84(平方厘米)
表面积是168.84平方厘米。
(2)解:4÷2=2(厘米)
3.14×2×2×10+3.14×2×2×6÷3
=125.6+25.12
=150.72(立方厘米)
体积是150.72立方厘米。
【知识点】组合体的表面积;组合体的体积的巧算
【解析】【分析】(1)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图中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图中的体积=圆柱体积+圆锥体积。
4.【答案】(1)
(2)解:10×6=60(千米)
60÷3=20(千米)
答:这头大象每小时跑20千米。
(3)解:(10×2)÷20=1(小时)
答:要用1小时。
【知识点】数对与位置;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列后行;
(2)大象的两个位置之间有6格,一格10千米,6格60千米;路程÷时间=速度,据此解答;
(3)从(7,3)处跑到(7,5)处,跑了2格,跑了20千米,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解答。
5.【答案】解:底面半径:40÷2=20(厘米),
2米=200厘米,
3.14×20×20×2+3.14×40×200
=2512+25120
=27632(平方厘米)
27632÷2=13816(平方厘米)
3.14×20×20×200÷2
=1256×100
=125600(立方厘米)
答: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是13816平方厘米,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125600立方厘米。
【知识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容积)
【解析】【分析】直径÷2=半径,圆柱的底面积=π×半径的平方,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底面积×2+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2=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2=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1 / 1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一、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
1.填空。
(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
(2)正方形 绕中心点О至少旋转   °才能与原图重合。长方形 绕中心点O至少旋转   °才能与原图重合。一个任意图形绕任一点旋转   ° 一定能与原图重合。
(3)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cm就变成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增加56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4)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2m,长是1m。如下图,将它截成5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    。
【答案】(1)位置;大小;形状;大小;形状
(2)90;180;360
(3)245;238
(4)1.0048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圆柱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2)正方形 绕中心点О至少旋转90°才能与原图重合。长方形 绕中心点O至少旋转180°才能与原图重合。一个任意图形绕任一点旋转360° 一定能与原图重合;
(3)56÷2÷4=7(厘米),
7-2=5(厘米)
7×7×5=245(立方厘米)
(7×7+7×5+7×5)×2=119×2=238(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245 ,表面积是238 。
(4)3.14×0.2×0.2×8
=0.1256×8
=1.0048(平方米)
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1.0048 。
故答案为:(1)位置;大小;形状;大小;形状;(2)90;180;360;(3)245;238;(4)1.0048.
【分析】(1)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叫做平移。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比较: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旋转是物体或图形绕某定点沿某方向移动;
(3)增加的表面积是4个侧面积,这4个侧面积的高是2厘米,增加的表面积÷侧面积的高÷4个=侧面积的底边长;侧面积的底边长-2=长方体的高;因为长方体高增加2cm就变成一个正方体,所以长方形的长、宽是7厘米,高是5厘米,(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高=长方体体积;
(4)将它截成5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8个底面积,3.14×半径的平方=底面积,底面积×8=增加的面积。
2.选择。
(1)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是(  )。
A.157:100 B.100:157 C.157:200 D.200:157
(2)如图,甲、乙两名同学对同一个圆柱进行两种不同的切分(平均分成两块),甲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乙切分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A.π
B.8
C.2π
D.4π
(3)小东摆的积木从上面看到的是 (图中数据表示在这个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1)C
(2)C;A
(3)C
【知识点】圆柱的特征;比的化简与求值
【解析】【解答】解:(1)正方形的边长看做2,最大的圆的直径是2,圆的半径是1,圆的面积=3.14×1×1=3.14,正方形的面积=2×2=4,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是:
3.14:4=314:400=157:200 ,选C;
(2)甲:2÷2=1,π×1×1×2=2π;
乙:2×2×2=8;
(3)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1)C;(2)C;A;(3)C。
【分析】(1)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据此先分别求出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写出它们的比,并化为最简整数比;
(2)甲比原来增加的是两个底面积,乙比原来增加的是两个切面面积,这两个切面是正方形,边长是2,据此解答;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三竖列,左边的竖列是一个正方形,中间的竖列是三个正方形,右边的竖列是两个正方形。
3.
(1)求下图的表面积。(单位:cm)
(2)求下图的体积。(单位:cm)
【答案】(1)解:5×5×6+3.14×2×3
=150+18.84
=168.84(平方厘米)
表面积是168.84平方厘米。
(2)解:4÷2=2(厘米)
3.14×2×2×10+3.14×2×2×6÷3
=125.6+25.12
=150.72(立方厘米)
体积是150.72立方厘米。
【知识点】组合体的表面积;组合体的体积的巧算
【解析】【分析】(1)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图中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图中的体积=圆柱体积+圆锥体积。
4.动物保护小组先测得一头大象的位置在(1,3),3小时后,测得这头大象跑到了(7,3)。
(1)在下图中分别标出这头大象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0km,这头大象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3)如果这头大象从(7,3)处向正北方向跑到(7,5)处喝水,按照以上速度,要用多少时间?
【答案】(1)
(2)解:10×6=60(千米)
60÷3=20(千米)
答:这头大象每小时跑20千米。
(3)解:(10×2)÷20=1(小时)
答:要用1小时。
【知识点】数对与位置;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列后行;
(2)大象的两个位置之间有6格,一格10千米,6格60千米;路程÷时间=速度,据此解答;
(3)从(7,3)处跑到(7,5)处,跑了2格,跑了20千米,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解答。
5.一根长是2m、横截面直径是40cm的圆柱体木头浮在水面上,小明发现它正好有一半露出水面。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解:底面半径:40÷2=20(厘米),
2米=200厘米,
3.14×20×20×2+3.14×40×200
=2512+25120
=27632(平方厘米)
27632÷2=13816(平方厘米)
3.14×20×20×200÷2
=1256×100
=125600(立方厘米)
答: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是13816平方厘米,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125600立方厘米。
【知识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容积)
【解析】【分析】直径÷2=半径,圆柱的底面积=π×半径的平方,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底面积×2+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2=这根木头与水接触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2=这根木头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