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比(试题)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在10∶15=中,比的前项加上10,要想让比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的后项也加上10 B.比的后项乘2
C.比的后项乘10 D.比的后项乘3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3g∶5g的比值是=g
B.甲,乙两数的比是2∶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C.一场足球赛的比赛结果是2∶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为0
D.比的前后项都不能为0
3.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9,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10,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B. C. D.
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A.3∶2 B.4∶3 C.9∶8 D.8∶9
5.当树叶的最宽处与叶长之比近似等于黄金分割比0.618时,叶片不但好看,而且通风、采光效果最好。下面树叶的宽与长的比值最接近黄金比的是( )。
A.宽30mm,长60mm B.宽30mm,长50mm
C.宽20mm,长60mm D.宽40mm,长60mm
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则它们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A.3∶4;16∶9 B.4∶3;16∶9 C.9∶16;4∶3 D.16∶9;4∶3
二、填空题
7.36∶48=12∶( )=( )÷12==( )(填小数)。
8.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比是( ),在相同的时间里,行的路程比是( ),往返AB两城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
9.用一条长4.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米。
10.一套桌椅共240元,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一张椅子( )元,一张桌子( )元。
11.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为150,差与减数的比为2∶3,那么被减数是( )。
12.李阳和明明同时从公园的南、北门出发,相向而行,李阳每分钟行走100米,明明速度与李阳的速度比是4∶5,两人出发20分钟后相遇,公园南、北门相距 ( )米。
三、判断题
13.A是B的,则B与A的比是9∶8。( )
14.a÷b=2.5,则a∶b=2∶5。( )
1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16.男生比女生多,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是7∶5。( )
17.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都不为0),那么甲∶乙=5∶6。( )
四、解答题
18.解决问题。
19.如图是一种玻璃清洁剂,建议使用时清洁剂和水的比是,现有清洁剂225克,应该加水多少千克?
20.一种混凝土是按水泥、沙子、石子3∶4∶5的比例配成的,现要配这种混凝土240吨,应准备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21.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2.一批零件,已加工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占总数的,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前项加上10,求出前项扩大的倍数,进而解答。
【详解】(10+10)÷10
=20÷10
=2
在10∶15=中,比的前项加上10,要想让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乘2。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A.求比值用前项÷后项;B.通过甲乙两数的比2∶5,将甲数看作2,乙数看作5,甲数÷乙数即可;C. D.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据此分析;
【详解】A. 3g∶5g的比值是=g,比值是一个数,不带单位,选项说法错误;
B. 甲,乙两数的比是2∶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说法正确;
C. 一场足球赛的比赛结果是2∶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为0,足球比赛的结果与数学中的比不是一回事儿,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选项说法错误;
D. 比的前后项都不能为0,比的前项可以是0,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比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D
【分析】把两个瓶子盐水体积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甲瓶、乙瓶的盐含量和水含量,再求出两瓶混合后的盐含量和水含量,然后就可以求出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
【详解】解:甲瓶盐含量:2÷(2+9)= ,
水含量:9÷(2+9)= ;
乙瓶盐含量:3÷(3+10)= ,
水含量:10÷(3+10)= ;
两瓶混合盐含量: ,
水含量: ,
盐:水= : =59:227;
盐:盐水=59:(59+227)=59:286;
答: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59:286.
故选D.
4.D
【分析】本题根据倒数的知识,可采用假设法,假设甲数×=乙数×=1,求出甲、乙,进而求出两个数的比即可。
【详解】假设甲数×=乙数×=1,则甲数=,乙数=;
甲∶乙=∶=8∶9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采用了假设法,假设法是数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5.B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分别写出树叶的宽与长的比,再分别求出比值,与0.618差最小者,最接近黄金分割比。
【详解】A.30∶60=30÷60=0.5,0.618-0.5=0.118;
B.30∶50=30÷50=0.6,0.618-0.6=0.018;
C.20∶60=20÷60≈0.333,0.618-0.333=0.285;
D.40∶60=40÷60≈0.667,0.667-0.618=0.049;
0.285>0.118>0.049>0.018
所以,下面树叶的宽与长的比值最接近黄金比的是B选项中树叶。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黄金分割比的意义、比的意义、求比值。
6.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那么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也是4∶3,再根据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边长的平方比,所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16∶9。
【详解】由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
所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4∶3,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16∶9。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掌握正方形的边长比等于周长比,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边长的平方比是解题关键。
7.16;9;4;0.7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除以3就是12∶16;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36∶48=36÷4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除以4就是9÷1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6∶48=,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2就是,9÷12=0.75。
【详解】据分析得,36∶48=12∶16=9÷12==0.75(填小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化小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小数和比的互化,难度中等。
8. 6:5 6:5 5:6
【详解】去时速度:返回速度=30:25=6:5
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行的路程的比就是速度之比,即为6:5
将AB之间路程看为单位1,去时的时间=1÷30,返回的时间=1÷25,因此往返AB两城所需时间比为:=25:30=5:6.
9.0.8
【分析】用铁丝长度÷2,先求出一组长和宽的和,根据长和宽的比,长和宽共5+1份,用长宽和÷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长和宽的对应份数,求出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4.8÷2÷(5+1)
=2.4÷6
=0.4(米)
0.4×5=2(米)
0.4×1=0.4(米)
2×0.4=0.8(平方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10. 40 200
【分析】根据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先求出桌子和椅子的价钱之比,然后按比分配。
【详解】桌子和椅子的价钱之比,
240-40=200(元)
【点睛】本题最关键的是求出桌子和椅子的价钱之比,然后按比分配是比较简单的。
11.75
【分析】差与减数的比为2∶3,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在这里把差看作是2份,则减数就是3份,被减数就是(2+3)份,用150÷(2+3+5)即可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5份(被减数)是多少。
【详解】2+3=5(份)
150÷(2+3+5)
=150÷10
=15
15×5=75
被减数是75。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比的应用。根据比的意义及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别求出被减数、减数、差各占多少份,求出1份的数,再求被减数。
12.3600
【分析】已知李阳的速度是100米/分,明明速度与李阳的速度比是4∶5,也就是明明速度是李阳的,用100乘求出明明的速度。然后根据速度和乘时间等于路程,即可求解。
【详解】100×=80(米/分)
(100+80)×20
=180×20
=3600(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速度和×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式。
13.×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B看作8份,A看9份,然后根据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可得A和B的比是9∶8,则B和A的比是8∶9。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是B的,则B与A的比是8∶9。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和比的关系,明确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假设b为1,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用2.5×1即可求出a,再写出a、b两数的比,然后化简,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详解】假设b为1,
a∶2.5×1=2.5
2.5∶1
=(2.5×2)∶(1×2)
=5∶2
所以a÷b=2.5,则a∶b=5∶2。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法与比的关系以及比的化简,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15.×
【分析】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又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3∶4,可先按比例分配,求得每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三类的方法,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
【详解】180°×=40°
180°×=60°
180°×=80°
因为三个内角都比直角小,且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需要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且熟悉三角形的分类。
16.√
【分析】根据“男生比女生多”可知,女生人数为单位“1”,则男生人数为(1+),再写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即可。
【详解】女生人数为单位“1”,男生人数为(1+);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1+)∶1=∶1=7∶5。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单位“1”,进而确定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假设式子的值为1,求出甲数和乙数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求出甲数和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甲数×=乙数×
假设甲数×=乙数×=1,则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4)∶(×4)=5∶6
故答案为:√
【点睛】分析题意找出甲乙两数的关系,并用求倒数的方法计算出甲数和乙数的值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黄瓜种12平方米,茄子种6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地的总面积为单位“1”,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总面积×(1-)=种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据此用10×3×(1-)即可求出种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用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除以总份数即可求出每份的面积,再乘黄瓜和茄子各自对应的份数即可。
【详解】10×3×(1-)
=10×3×
=18(平方米)
18÷(2+1)
=18÷3
=6(平方米)
黄瓜:6×2=12(平方米)
茄子:6×1=6(平方米)
答:黄瓜种12平方米,茄子种6平方米。
【点睛】先求出种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解答。
19.千克
【分析】已知清洁剂和水的比是,也就是说玻璃清洁剂中水的质量是清洁剂的500倍。据此解答。
【详解】(克)
112500克千克
答:应该加水112.5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以及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20.水泥60吨;沙子80吨;石子100吨
【分析】由题意可知,水泥占3份,沙子占4份,石子占5份,即把混凝土平均分成了(3+4+5)份,用240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的数量,进而求出水泥、沙子、石子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3+4+5
=7+5
=12
水泥:240÷12×3
=20×3
=60(吨)
沙子:240÷12×4
=20×4
=80(吨)
石子:240÷12×5
=20×5
=100(吨)
答:应准备水泥60吨,沙子80吨,石子100吨。
【点睛】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4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先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接下来利用按比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长、宽、高和的比,结合上步所得,用乘法即可得解。
【详解】长:96÷4
=24×
=12(厘米)
宽:96÷4
=24×
=8(厘米)
高:96÷4
=24×
=4(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4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按比分配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按比分配的方法求出长、宽、高所占的分率。
22.360个
【分析】将总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加工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可以确定此时已加工的个数占总数的,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占总数的,再加工的个数占总数的(-),再加工的个数÷对应分率=总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50÷(-)
=150÷(-)
=150÷
=150×
=36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360个。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