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短歌行》《归园田居》
教学实录学习
主情境任务:
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校团委准备举办“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的经典诵读会,拟推出《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歌的诵读,请大家踊跃参加,让“经典咏流传”。
活动一:设计诵读——初悟归心
为呈现最佳的诵读效果,学校团委特邀请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朗诵方案设计。请你从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提供你的朗诵方案。
《短歌行》朗读示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慢(慷慨激昂,气满声高)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慢(沉郁悲壮,气沉声低)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慢(凝重苍凉,气缓声沉)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慢(苍劲悲凉,气沉声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慢(惆怅轻柔,气徐声柔)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慢(深沉悠长,气徐声柔)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慢(深情舒缓,气舒声平)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快(轻快高昂,气满声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任务二:
为更好地感悟两首诗歌蕴含的情志,团委要求各班小组合作交流,围绕诵读方案绘制情感曲线图并说明理由。
2.撰写理由——俱为归途
要求:两首诗歌中都有“归”字,请围绕“归”这一关键词,设计一段300字左右的选读理由。
(1)山河情——曹操的“天下归心”
曹操倾慕人才,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借代手法表达对有名气、有才学的人才的思慕之意;他求贤若渴,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萍”,以借喻手法表达他渴望将人才归置在自己阵营中;他赞美贤才,就有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中将贤才比作皎洁明净、光照宇内的明月的感叹;他邀请贤才,就有了“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中对贤才们来“看望”自己的真诚感激;他企盼贤才,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贤才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归顺自己阵营。
总之,曹操极度渴慕贤才归顺自己,帮助自己实现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
(2)田园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歌运用白描、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勾勒出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图景,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田园的恬淡、宁静与安详。又通过“尘网”“羁鸟”“池鱼”一系列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身处官场时内心的压抑与束缚,表达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由此,诗人提出“守拙归园田”,选择守住自己愚拙的本性,追求“真我”。退隐田园后,诗人内心无比轻松愉悦,“樊笼”“自然”二者间强烈的对比,表达出诗人摆脱束缚、重获自由的喜悦心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一语双关,既是房屋的芜杂、有闲,更是诗人心境的悠闲无扰,有刘禹锡笔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娴静之感。陶渊明在十亩田园中享受着祥和快乐,在深思熟虑后辞官归隐躬耕田亩,保持自我的高洁之身。
任务三:诵读——再悟归意
经过前期充分地筹备,经典诵读会正式开始,请你根据朗诵方案和情感。
任务三:碰撞——对话归途
诵读活动结束之际团委精心策划惊喜环节,邀请两位同学扮演曹操和陶渊明,现场呈现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同学,请你准备好台词。要求:对话要得体,符合人物的身份和阅历。
曹操道:“看您气度不凡,您一定是五柳先生。孟德不才,这厢有礼了。”
他忙放下锄头还礼道:“不敢,不敢,潜还礼了。曹大将军,有何请教?”
曹操道:“久闻先生大才,今有幸相遇,不知先生可愿出山助吾一臂之力,成一统天下之千秋伟业?”
陶渊明道:“能得曹公赏识,潜不胜感激!然潜才缺谋浅,恐负曹公盛望,且潜志在田园,无心官场,恐不胜其任呀!”
曹操道:“陶公过谦矣,君之大才,世人皆知。若得陶公相助,吾定会鼓瑟吹笙,契阔谈滋,想来一统天下的伟业也指日可待。待吾问鼎天下之际,定不忘陶公恩情,之后封侯拜相,食邑万户,岂不快哉!如何是这田间山野所比得?”
陶渊明道:“潜不胜惶恐,吾一介草民怎得如此殊荣?然潜实是名不符实,且潜确是无心官场,只想在乡野孤老终生,也不追求食邑万户了。潜心意已决,将军还是另请他贤吧!”
曹操道:“善,陶公气节,吾深佩之。如此,吾便不再强求,只望陶公在闲时与吾共饮几盏小酒,畅谈乡土人情、大好河山。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习近平
作业——绘写归途
1.结合诗作内容,为曹操画一张“求贤令”的海报或为陶渊明画一张“归园田居”手抄报,向学校团委投稿。
2.品读两首诗歌,以“进退皆人生,吾心即归途”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