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认识公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8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间的简单换算,初步学会以公顷为单位计算土地面积。
2.能联系熟悉的生活场所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能说出或估计现实生活里1公顷土地的大小,建立1公顷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面积单位)
一般怎样描述这些面积单位 我们知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请大家想一想下题中填什么单位合适
(1)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方米)。
(2)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30(平方厘米)。
(3)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
3.引入:除了用上面的单位计量面积,你还知道其他单位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二、互动新授
1.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出示例8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阅读资料。
提问:这四幅图展示了圆明园、明孝陵、西湖、日月潭四个旅游景点的占地面积。这里用的哪个新的面积单位 为什么要用这个单位
讲解: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以写成hm2。
2.认识1公顷的含义。
引导:1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100米呢 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置疑: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究竟有多大 下面我们来实际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场景。
教师讲解:28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其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总面积大约是1公顷
学生讨论交流,大约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提问: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2320平方米,比1公顷大,还是比1公顷小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
引导:要知道有多少公顷,先要算出什么 再怎样得出多少公顷
学生独立计算,得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适当板书,集体订正。
小结:计算土地面积有多少公顷,一般先算出有多少平方米,再换算成公顷。
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10题。
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说具体是怎样换算的。
3.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
引导学生读题,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导:多大的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
组织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还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m2)。
1公顷=10000平方米
250×160=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0000平方米,是4公顷。
【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较为满意的是应用比较的教学策略。“公顷”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场所或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先通过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推想1公顷的大小,获得初步体验;然后将学生熟悉的校园面积与1公顷作比较,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促进学生对公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