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乡愁》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乡愁》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14: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堂课,我将和大家共同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请大家看向大屏幕,和我一起齐声朗读。
(学生齐读)
乡愁: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怀念家乡的不绝情思。
乡愁诗:表达远离故乡的人对家乡思念、对故土眷恋、对亲人怀念的古今诗歌。
师:同学们要注意,乡愁并不是忧愁,只是表达对于忧伤的一种情绪,特指对家乡非常怀念的一种情绪,远离家乡在外时间较长的游子就会有乡愁,主要是思念家乡的情绪。那么乡愁诗又指的是什么呢?由于长时间地离开家乡,对家乡思念之情,就用诗歌来表达,这样的诗歌就叫乡愁诗。
评一
此时对于乡愁诗的解释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学生受到自己年龄小的原因影响,并不能真正理解乡愁和乡愁诗的意思,老师恰到好处的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乡愁和乡愁诗。
师: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首席慕蓉的乡愁诗歌,请大家看着大屏幕随着我一起轻轻地朗读。
(屏显)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这句诗已经成了名言名句,被很多在外的游子们引用表达思乡的情结。
评二
通过老师带感情地吟诵这首诗歌,给了学生更加感性的理解和认识,给课堂中的氛围营造带来了一种悠远深沉的感觉。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们一起看一下作者余光中的个人资料。
(屏显)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余光中是厦门人,他却一直没有住在厦门,而是住在厦门街,这也算是他对厦门的一种特殊情感的安慰吧!我们再来看一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教师深情吟诵)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
——余光中《当我死时》
师:这种思乡的情绪,已经使作者想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啊?请大家和我一起吟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余光中《乡愁四韵》
评三
老师对于材料的选择非常用心,所选择的材料非常简洁,但是又十分符合乡愁的主题,通过与学生的联合朗读,教师的深情实意与学生的齐声吟诵彼此相印,进一步浓厚了课堂的氛围,似乎将整节课都拉入了老师和学生的乡愁意味中。
师:余光中实际上就是一个乡愁诗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怀念家乡、思念大陆,那么《乡愁》就是其中最为著名和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这首诗我们一定要用非常美的一种朗读方式来诠释它。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和我一起读出来。
(屏显)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师:(先酝酿一下感情)(范读)“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这种深情,就是余光中写作时的感受。请大家用相对舒缓的语气,充满深情地表达这首乡愁诗,语气要轻、感情要深,请大家感受一下。
(学生各自小声读诗)
师:好的,同学们,我想听你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思乡情绪。
(学生齐读第一节诗)
师:想知道我听完的感受吗?这一段诗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出韵味,而你们刚才所读的这一段,我只想说四个字,韵味——没有。(笑)读的时候声音要小,情绪是舒缓的、慢慢的,这种乡愁不像黄河滔滔那种奔流直下,而是一种小溪般潺潺流水的感觉,再听我朗读一下第一节,注意听这种语气和情感上的变化。
(教师示范朗读第一节)
师:只有这样的吟诵才能找到乡愁的感觉,你们有找到感觉吗?可以各自再慢慢找一找。
(学生再次各自小声试读第一节)
师:下面,我再带着大家朗读一遍。
(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师:这里要注意一下,不是nà头,发音应该是nèi头,这个字后面如果紧接着的是个数词,就读nèi,而不能读nà。要注意有一种舒缓的、慢慢的、悠远的感觉,好,跟着我再来一次。
(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再仔细阅读,找一找乡愁的感觉,我要将乡愁的韵味和节奏,通过舒缓的情绪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进行练习)
师:这里我将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进行了区分,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朗读到这一块时,速度要降下来,感情要更充沛一些。比如“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在空格的地方就是你语气需要暂停的地方,需要舒缓一些的情绪来进行表达,大家跟着我的节奏一起来一遍。
师: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学生齐读)
师:这一句要特别注意,我发现你们的韵味都没有表达正确,就是“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你们再朗读一遍,预备,起!
(学生齐声朗读)
师:错了,你们在朗诵这一句的时候并没有用一种慷慨的语气,要有一定的拖音,不能整个都是一个节奏。“我”这里就要停顿一下,“新娘”这里也是一样的,都要进行一点停顿,要读得很有意味和情味才行,大家再来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嗯,这一遍就要好很多,nèi头的发音也对了,节奏感也还不错,证明大家是可以把握好的,这样读起来听着效果就非常好,你们能读成这样,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请大家再看大屏幕。
(屏显)
用短暂的停顿升华意境
师:这里强调的就是通过短暂的停顿,来实现升华意境的目的,要重点注意“在那头”“大陆在那头”这两个地方,需要有一点点短暂停顿,将那种感慨和思念的感觉读出来,现在我们一起将这一段再朗读一下,注意我刚才说的几个要点,短暂的停顿和舒缓的语气,注意情绪的表达。
(学生一起读最后一段)
师:不管我们是朗读诗歌,还是背诵诗歌,都一定要将情感融入其中,掌握好诗歌的节奏,才能体现出诗歌的韵味。
师:好的,我们再来看一看余光中对他的乡愁是怎样阐释的。
(屏幕显示)
师:大家看屏幕显示,前三句的诗歌主要是对女性的思念,那么到了最后一句,一下升华到整个大陆这个大母亲,使得诗歌的意境突然变得开朗,通过这一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就可以完整地体现出这里的乡愁已经不只是作者的家乡,是一种对国家的思念,可以体现为国愁,所以诗歌的韵味一下子就拔高了很多。
教师结合屏幕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 这三句主要体现的就是女性,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指的是祖国母亲。余光中这里有一个表达的技巧,将前三节和后面的一节关系进行了巧妙的搭配,在最后一节时,升华到了祖国母亲,这是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
评四
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朗读并传授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节奏的控制和语气的控制,对诗歌的情绪和意境实现升华,其角度非常精细,层次也十分分明,并且通过多变的形式和老师临场的调控,营造了课堂中非常活泼的氛围,也帮助学生做到了知识点的掌握。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首诗,请大家着重注意这首诗的形态,也就是四节时彼此之间的顺序,能不能看出他的手法和结构之美,继而发现它的意境。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都写几行文字,表达对这首诗在某一个方面的美感,只写其中一个观点就行,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开始写)
师:大家都写完了吧,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我看大家都写了很多内容,谁想发言请举手。
生甲:我写的是“具体化”,因为这首诗把乡愁比喻成了邮票、船票和坟墓以及海峡,是将乡愁进行了具体化,可以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读者更好地体会那种惆怅的心情。
师:说得不错。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
生乙:我写的是作者的递进情绪,先写邮票,再写船票、坟墓,最后到海峡,是一步一步递进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家人的思念慢慢递进到对整个祖国的思念,使得感情的升华也一步一步得到了提升。
教师:你说的就是层层深入,慢慢递进,很好。这里其实还体现出来一点,就是以时间作为整个线索,比如小时候啊,长大了以后啊。
生丙:作者通过几样具体的东西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比如邮票是想念母亲,船票则是思念新娘,海峡则是表达思念大陆母亲。
师:说得非常好,这里体现的是诗中的空间感,这些线索在空间中慢慢传递,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师:好的,老师再来给你们讲一讲欣赏这首诗的重要角度。请同学们做好学习笔记。
(屏显,教师讲析,学生做笔记)
题材之美:它以深情动人的美好题材“乡愁”及鲜明主题到处传扬,走进人们的心灵,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复沓之美:全诗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美,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跌宕起伏的乡愁深情。
纯朴之美:《乡愁》纯用口语表现情感,用简练而浅近的文字,表现了深邃浓郁的思乡之愁。
画面之美:第一幅写幼年求学,母子分离;第二幅写成年之后,离乡背井:第三幅写母亲去世,生离死别;第四幅写:隔于海水,“家”不能归。
时空之美:全诗时序分明,写出了人生中大半个世纪的乡愁!
每一节诗都在轻轻叙说着一个久久思念、苦苦思念、深深思念的故事。
评五
教师建议每位同学写几行文字,集中地欣赏《乡愁》在某一个方面的表达之美。这样的要求降低了学生的操作难度; 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动笔之“静”与前面的朗读之“动”相得益彰。最令人叫绝的是老师的精讲精析,让学生真有收获,令人叹服!
师:好的,这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后还可以查看其他有关乡愁的诗歌,有好的感受咱们下节课再进行讨论交流,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