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体验1】认识长度和体积单位?
活动: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和体积的知识
(1)测量工具
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及换算
长度:1千米(km)= 米(m)
1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体积:1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1升(L)= 立方分米(dm3)
1毫升(mL)= 立方厘米(cm3)
提示:(1)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量筒和量杯
(2)103 10 102 103 103 106 1 1【体验2】认识长度的测量工具?
活动:识别直尺的各物理量(1)认识直尺上各物理量
cm表示 ,测量范围是 。
每一大格是 ,每一小格是 。
(2)用直尺测量一下铅笔(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你的测量结果。
提示:(1)单位是厘米 0~15cm 1cm 0.1cm(或1mm) (2)略【体验3】体积的测量?
活动1:如何测量具有规则形状(如长方体)物体的体积?
活动2:结合小学所学知识,如何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提示:用直尺分别量出规则物体(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用量筒测量或用量杯测量1.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3.什么是分度值和有效数字?
4.什么叫做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5.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探究1 刻度尺的使用?
结合“体验2”中你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甲、乙两图测量物体方法的正误。(1)甲: 。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参考答案:(1)正确 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2)错误 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2.某同学记录的铅笔的长度为5.3,这样的记录有什么错误?
提示:在读取数值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使是0也不可以省略。另外在记录数值时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数值没有单位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正确的读数应是5.30cm。
参考答案: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且没有带单位。3.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该刻度尺还能否使用?若能使用,应怎样读数?若不能使用,请说明理由。
提示: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即将该刻度线作为测量起点),用另一端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得出物体的实际长度。
参考答案:能使用 可将某整数刻度线作为测量起点进行测量,读数时,注意减去“整刻度”前的长度。探究2 误差?
在“体验2”中,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若记录数据分别如下:18.25cm、18.27cm、18.26cm、18.52cm。
结合上面的测量数据,思考下列问题:1.前三次测量数据有略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参考答案: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测量人等因素的限制,由测量误差造成的。2.最后一次测量数据与前三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操作错误,或是读数错误造成的。
3.计算铅笔的长度是多少。
提示:根据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计算铅笔的长度,但是注意在计算前要将错误数据18.52cm删除。
参考答案:18.26cm4.根据前三次数据和最后一次数据,思考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填写表格。
提示: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时总会有误差存在,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够避免的。参考答案:探究3 体积的测量?
结合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下图,请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的上下口径相同,因此刻度均匀;量杯上下口径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匀。量杯越往上,口径越粗,同样的体积,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紧密,下面的刻度则越稀疏。它们上边都有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参考答案:2.读数方法:
(1)往量筒中倒一些水,液面的形状是 的,读数时,视线应与 的底部相平。
(2)往量筒中倒一些水银,液面的形状是 的,读数时,视线应与 的顶部相平。
参考答案:(1)凹形 凹面 (2)凸起 凸面3.如图,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若俯视则示数偏 ,若仰视则示数偏 。
参考答案:B 大 小4.结合图示,说一说如何利用量筒测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提示:可先在量筒中注入一些水(多少以能使固体浸没水中且水在量筒的满刻度以下为标准),然后把石块放入使其浸没,则水上升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参考答案:(1)在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V1)的水。(2)用细线系住石块并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刻度为V2。(3)石块的体积为V2-V1。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1.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_____,都占据一定的_____。
2.光年:_____单位,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______。
(2)常用单位及换算
1km=___m
1m=___dm=____cm=___mm=___μm=___nm尺度空间长度米(m)103101001031061092.常用工具:直尺、卷尺、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千分
尺)等。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认:认清刻度尺的_____和_______,所测长度不能超过刻度
尺的量程。
(2)放: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_____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_____被测物体的末端所对应的刻度线,且
要读出_______和_______。
(4)记:数值要注明_____。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量程分度值零刻线紧靠正对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误差:
(1)概念: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
①_________不够准确;
②_________不够完善;
③_____不够细致等。
(3)常用的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与错误区别:错误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
误差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只能_____。测量值真实值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观察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不可以减小三、体积的测量
1.单位:
(1)国际单位:___,符号__。
(2)常用单位及换算
1m3=___dm3(L)=___cm3(mL)米3m31031062.测量工具:
(1)规则固体:_______。
(2)液体:_____、_____。
①使用前:观察_____,认清_______,所测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_____。
②读数时:视线要同_____________相平,或与_____________相
平。
(3)不规则固体:可使用_____或_____,借助_______来间接测量。刻度尺量筒量杯量程分度值量程凹形液面的底凸形液面的顶量筒量杯排水法【拓展延伸】
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
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放后的总长
度L,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n,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
l=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
币的厚度等。(2)平移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刻度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如测小球、硬币、圆柱等物体的直径,生活中测量人的身高等。(3)化曲为直法
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不易拉长的细
软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
再用刻度尺测量。如测量如图所示的
曲线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细线与曲线
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4)化直为曲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线段的长度。如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度。考点1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典例1】(201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思路导引】判断刻度尺使用是否正确时,从以下关键点判断:选对、放正、紧贴、平行。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分度值是一小格的刻度,A刻度尺分度值是1mm,B刻度尺分度值是2mm,故A刻度尺更精确;在测量过程中,要用零刻线或较清晰的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并让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故A刻度尺放置正确。
答案:A A【方法归纳】从三个关键点判断刻度尺的使用考点2 刻度尺的正确读数?
【典例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宽度是 cm。【思路导引】【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该刻度尺的一个大格是1cm,每个大格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即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那么物体的宽度是1.40cm。
答案:1mm 1.40【方法归纳】正确读取物体长度的方法
(1)步骤:
(2)数值:物体长度=末刻度-起始刻度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
A.秒 B.千米 C.米 D.厘米
【解析】选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千米和厘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故选C。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解析】选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有关知识。要比较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刻度尺时要能一次测量,故量程一定要大于2m。故排除C、D。根据分度值越小越精确,选用分度值为1mm的更精确。故选A。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
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
【解析】选D。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是不可避免和消除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只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5.如图所示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对于起始刻度不在零刻度线的,应读出起始刻度和末刻度,再用末刻度减去起始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测量物体的起始刻度为4.00cm,末刻度为7.10cm,故物体A的长度是7.10cm-4.00cm=3.10cm。
答案:3.106.如图所示是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那么该量筒的分度值是 ,所测液体的体积是 。【解析】由放大图可看到1大格为10mL,则分度值为1mL;读数时以液体凹面底部为准,其体积应为59mL。
答案:1mL 59mL天佑同学买了一盒自动铅笔用的铅芯,但包装盒上注明的铅芯直径看不清楚了,天佑想用实验方法测出铅芯的直径,他只有最小分度值是1 mm的三角板一块,天佑能否测量出铅芯的直径?请写出实验步骤。
【学生自答】
把几根铅芯排列在一起,测出宽度,求平均值。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教师点评】
运用“累积法”的思想对“微小”长度进行测量,很好。
①物理语言要求科学、严谨,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
把铅芯排列在一起的要求是紧密。
②求平均值一说过于简略。
【正确答案】
可以测出铅芯的直径
将15根铅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用刻度尺测量出这一排铅芯的总宽度,总宽度除以15,即为一根铅芯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