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铁金属材料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铁金属材料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7 10: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铁金属材料提升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含Mg2+和A1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的MgC12和AlCl3两种溶液,若使溶液中的
Cl -完全沉淀,用去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A.1∶3 B.1∶2 C.3∶1 D.3∶2
2.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
②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③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
④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盐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仅有Fe和O
B.步骤①的反应为2Fe2++ O2+4H+ = 2Fe3++2H2O
C.Fe2(SO4)3可看作该过程的催化剂
D.若32 g SO2参与反应,需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O2
4.在加热情况下,用足量CO还原7 g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2.5 g沉淀,此混合物不可能为:
A.FeO、Fe2O3 B.FeO、Fe3O4
C.Fe2O3、Fe3O4 D.FeO、Fe2O3、Fe3O4
5.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
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溶液液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
6.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浓H2SO4具有吸水性,因而可作干燥剂
B.向50 mL18.4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铝钝化,故常用铝罐车运输冷的浓硝酸
D.稀硝酸中可大量含有Cu2+、Fe2+、Cl-、SO42-
7.将一定量的金属M(在化合物中显+2价)加入到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金属活动性一定强于铜
B.M可能是金属铁
C.所得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
D.滤液中的正离子可能为M2+和Zn2+
8.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 B.氮的固定
C.氯气加压变成液氯 D.工业制取单质铝
9.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马上有灰绿色沉淀生成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10.由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推断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炭被氧化成CO2
B 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凝胶 非金属性:Cl>Si
C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溶解 先产生BaSO3沉淀,后BaSO3溶于硝酸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显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暴露在空气中会被缓慢氧化,其氧化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步骤离子方程式
(2)如何检验b步骤反应后的溶液中含Fe2+
(3)取10mLb步骤反应后的溶液测定其成分,通入标准状况下Cl222.4mL恰好完全反应。然后调节pH,使溶液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重,得固体质量为0.32g,则该溶液中c(Fe3+)= (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12.Ⅰ.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室制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
Ⅱ. 请补充完整,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KI+KIO3+H2SO4═I2+K2SO4+H2O:
(2)MnO4-+NO2-+    ═Mn2++NO3-+H2O:
13.铜是生产和生活中用量较多的金属。
(1)下列有关铜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铜与O2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
(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①请写出方案Ⅰ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方案中稀硝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挥发性 B.酸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②方案Ⅱ比方案Ⅰ更易于实施,理由是 。请写出方案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铜铝混合物质量是m1g,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14.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元素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横坐标为物质类别,纵坐标为铁元素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2)甲和碳可以形成合金,将10g此种合金放入氧气中高温灼烧,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得到沉淀1.4g。则此合金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生铁 B.高碳钢 C.中碳钢 D.低碳钢
(3)若己为饱和氯化物溶液,将其滴入沸水中可得红褐色胶体,用光束照射胶体,可以看见一条光亮的“通路”,此现象称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某小组同学为了获取在制备丙的过程中,沉淀颜色的改变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证据,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I.向三颈瓶中加入饱和FeSO4溶液,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
II.打开磁力搅拌器,立即加入10%NaOH溶液;
III.采集三颈瓶内空气中O2含量和溶液中O2含量(DO)的数据。
实验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部分变为红褐色。
实验数据:
【解释与结论】
①搅拌的目的是 。
②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在制备丙过程中,沉淀颜色改变与氧气有关”的结论,其实验证据是 。
15.铁、铝、铜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
(1)FeCl3溶液用于腐蚀印刷铜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把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OH)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过量的铁会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 Fe(NO3)2+O2+(2n+4)H2O=2Fe2O3 nH2O+8HNO3,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第一个反应的还原剂是 ,第二个反应每生成1molNH4NO3,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③如何检验NH4NO3溶液中的NH4+离子,请描述操作 ,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④Fe(NO3)2在保存过程中容易被氧化,为防止被氧化常加入 。
⑤上述生产结束后,流程中氮元素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填字母) 。
a、氮氧化物 b、硝酸铵 c、硝酸亚铁 d、硝酸
16.⑴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①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 ,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
②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3Cl2 + 6NaOH =5NaCl + NaClO3 + 3H2O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氧化产物是 。
17.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OH溶液③Cu④Na2FeO4⑤Na2CO3 10H2O⑥稀硫酸⑦CO2⑧镁铝合金。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能导电的物质有 ,属于电解质的有 。
(2)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次氯酸等还强。工业上制取高铁酸钠的方法如下: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 6NaNO3+ 6NaCl+8H2O。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向含10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完全反应后,在低温条件下蒸发结晶,最终得到14.8g固体。
①蒸发结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②所得固体中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8.Fe(OH)2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为: 。为了获得白色的Fe(OH)2沉淀,可以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你觉得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
(4)检验Fe3+存在的最佳试剂是 ,现象是 。
(5)写出Fe与H2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实验室中为了存放氯化亚铁溶液,经常在其中放入表面除锈的铁钉,防止Fe2+的氧化,以离子方程表示 ;为了存放氯化铁溶液,经常在其中滴入一定量的盐酸,防止Fe3+的水解,以离子方程表示Fe3+的水解 。
20.为测定某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尾气中的含量,将尾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密闭容器中的250 mL 0.200 mol/L的酸性溶液。若管道中尾气样品流量为8 L/min,经过5 min溶液恰好褪色(假设尾气样品中的其他气体与酸性溶液不反应)。
请回答:
(1)配制250 mL 0.200 mol/L的酸性溶液需用天平称量 g 固体(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2)该尾气样品中的含量为 g/L。
三、实验题
21.(A)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实验③中的现象为 ;
(3)实验①、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 。
(B)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温同压下,在体积和浓度均为100 mL 2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各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 g。
(C)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22.利用下列实验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Ⅰ 实验Ⅱ
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1)实验Ⅰ中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实验Ⅱ中,能够证明生成了SO2的证据是 。
(3)实验Ⅱ中,可以使用 吸收尾气。
(4)实验Ⅰ和Ⅱ中,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23.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M=204g/mol]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广泛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FeCO3与甘氨酸反应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①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②甘氨酸具有两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柠檬酸易溶于水和酒精,具有强酸性和强还原性。
I.制备FeCO3:
实验小组将足量的废铁屑和500mL1.0mol·L-1稀硫酸反应,再与200mL1.0mol·L-1NH4HCO3溶液充分混合,装置如图,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沉淀。
(1)仪器甲的名称为 。
(2)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加入药品,塞上塞子,待丁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观察到的现象为 。
II.制备(NH3CH2COO)2Fe:
将步骤I得到的沉淀全部转移到仪器B,同时加入200mL1.0mol·L-1甘氨酸溶液和适量柠檬酸。通入氮气,通过A向B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充分反应。
(4)仪器a的作用是 。
(5)实验过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C的导管插入液面下的作用是 。
(6)柠檬酸的作用是 。
(7)反应结束后,将B中液体蒸发浓缩,加入 (填试剂名称),过滤、洗涤并干燥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 %(假设上述各步反应均完全)。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B
6.D
7.B
8.C
9.B
10.D
11. 2FeS2+7O2+2H2O= 4SO42- +2Fe2+ +4H+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溶液中含有Fe2+ 0.2mol L-1
12. 2Al+2OH-+2H2O=2AlO2-+3H2↑ 2Na2O2+2H2O=4NaOH+O2↑ Al3++3NH3·H2O=Al(OH)3↓+3NH4+(或CO2+AlO2-+2H2O= Al(OH)3↓+HCO3-)
13. BD 3Cu+8H++2NO3-=3Cu2++2NO↑+4H2O BC 称量操作简单宜行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4.(1)氧化
(2)B
(3) 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
(4) 使沉淀与氧气充分接触 4Fe(OH)2+O2+2H2O=4Fe(OH)3 根据图2和图3可以知道,瓶内空气中、溶液中O2含量均降低,沉淀颜色发生改变,说明O2参与反应
15. 2Fe3++Cu=2Fe2++Cu2+ SO2+2Fe3++2H2O=SO42-+2Fe2++4H+ 2Fe(OH)3+ 3ClO-+ 4OH-= 2FeO42-+ 5H2O + 3Cl- 3Fe+8HNO3= 3Fe(NO3)2+2NO+4H2O Fe(NO3)2 1mol 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反之则无 NH4++OH﹣NH3↑+H2O 铁粉 b
16. 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2FeCl3+ Cu = 2FeCl2+ CuCl2 5:1 NaClO3
17.(1) ①③④⑤⑦ ②③⑥⑧ ④⑤
(2)
(3)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和NaHCO3
18. 4Fe(OH)2+O2+2H2O = 4Fe(OH)3 铁粉 加热至沸腾 防止空气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进入溶液 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3Fe + 4H20(g)Fe3O4+ 4H2
19. 2Fe3++Fe →3Fe2+; Fe3++3H2O Fe(OH)3+3H+
20.(1)7.900
(2)0.2
21. PbO2>KMnO4>H2O2 溶液紫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5PbO2+2Mn2++4H+=5Pb2++2MnO4—+2H2O 2Al+2OH-+2H2O===2AlO2-+3H2↑ 2.16 g C
22. 氧化性 品红溶液褪色 碱液 温度不同
23. 分液漏斗 Fe2++2HCO3-=FeCO3↓+CO2↑+H2O 乙内有气泡产生,液体沿长导管进入丙,丙中产生沉淀 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流下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化二价铁 便于吸收尾气,同时防止空气进入B中 促进FeCO3溶解和防止Fe2+被氧化 乙醇 7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