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壹·“天国梦”起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①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③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材料: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
小结(笔记):
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②内因(根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贰·“天国梦”兴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之兴衰历程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建号:
起义军:
①兴起—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②发展—永安建制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王朝对峙。
③壮大—定都天京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广西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内容
目的
评价
四有两无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①积极: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鼓励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②局限:绝对的平均主义,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④壮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吗?这个纲领能否成功推行?
未实施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失败
大获全胜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⑤全盛—北伐、西征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⑥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挑选嫔妃,仪卫舆马,无不奢华。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
1856年秋
材料一:
天王府以原两江总督府为基础扩建,刚完工即失火被焚,于是再度重建。新建成的天王府方圆十余里,比明故宫大数倍。洪秀全爱好壁画艺术,于是天王府内以泥金彩绘壁画,以绸缎裱糊窗户,处处饰以精美的雕刻,十分富丽堂皇:“盘龙骞凤,重规叠矩”“穷极侈丽”。
——王彝寿《越难记》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政治
军事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⑦扭转危机—颁布《资政新篇》+重建组织
“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未实施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合作探究
实质是消灭地主阶级私有制,符合农民利益,但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但不符合农民利益。
①都体现反封建思想;
②都脱离实际;
③都未能实施。
叁·“天国梦”碎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李鸿章组建淮军
1860年
1861年
1862年
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1864年
李秀成攻克杭州,
进逼上海,遭反扑
湘军围困天京,
李秀成救援失败
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⑧结束—天京陷落
曾国藩组建湘军
美国人华尔率领洋枪队
主观原因(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曾国藩
李鸿章
华尔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材料研读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尝试动手画一画太平天国的过程图(标注重要事件即可)
发展阶段
时间
当堂练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发展:永安建制
全盛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1856
1859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后期防御
《资政新篇》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的过程图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
拓展:新特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利用“拜上帝会”,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鼓动。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内部团结一致、纪律严明。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